患者,男,25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剧烈咳嗽,持续发热就诊。入院后

题目

患者,男,25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剧烈咳嗽,持续发热就诊。入院后测得体温103.3°F,相当于多少摄氏度温度()

  • A、38.1
  • B、38.6
  • C、40.3
  • D、40.1
  • E、39.6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男,40岁。因“发热、咳嗽、咳痰5天”就诊。初步诊断:急性支气管炎。应用林可霉素和庆大霉素控制感染。最大的风险很可能是:

A: 呕吐、胃肠不适

B: 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C: 咳嗽症状加重

D: 体温升高


答案:B

第2题:

患儿,男,2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咳嗽、发热入院。现体温39.0℃,半小时前突发抽搐,持续约1分钟后停止,呈嗜睡状。为避免再发抽搐,护理的重点是

A、多晒太阳

B、居室定期食醋熏蒸

C、按时预防接种

D、加强体格锻炼

E、体温过高时应及时降温


参考答案:E

第3题:

患者女,31岁,肺结核病史两年,因“发热、咳嗽3天”入院。今晨患者剧烈咳嗽后出现呼吸困难,其最可能并发了

A、急性肺部感染

B、心力衰竭

C、自发性气胸

D、呼吸衰竭

E、肺气肿


参考答案:C

第4题:

患者,男,25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剧烈咳嗽,持续发热就诊。此时最好的降温方法是()

  • A、头部置于冰槽
  • B、全身湿敷
  • C、冰袋头部冷敷
  • D、32℃温水全身拭浴
  • E、化学冰袋头部冷敷

正确答案:D

第5题:

患者女,31岁,肺结核病史两年,因“发热、咳嗽3天”入院。今晨患者剧烈咳嗽后出现呼吸困难,其最可能并发了

A.急性肺部感染
B.心力衰竭
C.自发性气胸
D.呼吸衰竭
E.肺气肿

答案:C
解析:
肺结核病人剧烈咳嗽可能引起胸腔内压力升高,肺泡破裂出现气胸,胸膜腔压力增大,肺受压,病人出现呼吸困难。

第6题:

患者,男,23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剧烈咳嗽,持续发热而就诊,测体温持续在39~40℃左右一周时间,且一天内体温波动幅度不超过1℃。其热型为 ( )A、稽留热

B、弛张热

C、间歇热

D、不规则热

E、超高热

对其发热护理下列哪项不正确 ( )A、每8小时测量一次体温

B、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C、做好口腔护理

D、少量多餐,注意补充营养

E、注意观察病情,防止退热时大量出汗发生虚脱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A

第7题:


患者,男,25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剧烈咳嗽,持续发热就诊。

入院后测得体温103.3°F,相当于多少摄氏度温度
A.38.1
B.38.6
C.40.3
D.40.1
E.39.6

答案:E
解析:

摄氏=5/9(°F-32)。5/9(103.3°F-32)=39.6℃
温水拭浴,通过蒸发和传导作用,增加机体的散热,多用于高热患者的降温。

第8题:

患者,男,4岁。因发热、咳嗽、喘息2天入院。初步诊断:支气管肺炎。不应该选择控制肺部感染的药物有:

A: 氨苄西林

B: 头孢唑啉

C: 罗红霉素

D: 左氧氟沙星


答案:D

第9题:

患者男,25岁,下班回家后出现发烧、头疼、咳嗽。到附近医疗就诊,诊断为细菌感染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不宜使用的抗菌药物是( )。

A.青霉素
B.红霉素
C.螺旋霉素
D.甲硝唑
E.氧氟沙星

答案:D
解析: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进行抗菌药物治疗时,可酌情使用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抗菌药物。BC两项,均属于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其中螺旋霉素的主要适应证是敏感菌引起的呼吸系统感染。E项,氧氟沙星为常用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胆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及盆腔感染等。D项,甲硝唑为硝基咪唑类合成抗菌药,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厌氧菌引起的口腔、腹腔、女性生殖系统、下呼吸道、骨和关节等部位的感染。

第10题:

患者,男,33岁,因咳嗽、发热2天到卫生院就诊,经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肌内注射链霉素0.5g,10分钟后,患者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继而抽搐、昏迷,即行紧急抢救,40分钟后,呼吸心跳停止。患者死后,其家属认为该院未对患者作皮试就行注射,是院方责任。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这是一起()

  • A、医疗意外
  • B、并发症
  • C、医疗责任事故
  • D、严重医疗差错
  • E、医疗技术事故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