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17岁,8岁时因老师发问首次突然昏倒,17岁时因频繁晕厥

题目

患者女,17岁,8岁时因老师发问首次突然昏倒,17岁时因频繁晕厥、抽搐4年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ECG示窦性心律,Q-T间期460ms,T波电交替。下列治疗中不必要的是()

  • A、β-受体阻滞剂
  • B、心脏起搏
  • C、避免使用延长Q-T间期的药物
  • D、口服苯妥英钠
  • E、植入IC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女,17岁,8岁时因老师发问首次突然昏倒,17岁时因频繁晕厥、抽搐4年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ECG示窦性心律,Q-T间期460 ms,T波电交替。诊断应首先考虑A、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

B、儿茶酚胺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

C、先天性长Q-T综合征

D、获得性长Q-T综合征

E、癫痫

对明确诊断无意义的检查是A、家族成员有早发猝死史

B、运动试验

C、动态ECG

D、Valsalva试验

E、颅脑CT

下列治疗中不必要的是A、β-受体阻滞剂

B、心脏起搏

C、避免使用延长Q-T间期的药物

D、口服苯妥英钠

E、植入ICD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C


问题 2 答案:E


问题 3 答案:D

第2题:

患者,女,32岁。因知晓丈夫背叛,突然昏倒,不知人事,呼吸气粗,口噤握拳,舌苔薄白,脉伏,选用的治法为

A、开窍,顺气,解郁
B、补气,回阳,醒神
C、平肝潜阳,理气通瘀
D、补养气血
E、行气豁痰

答案:A
解析:
该患者为气厥实证。
证候:由情志异常、精神刺激而发作,突然昏倒,不知人事,或四肢厥冷,呼吸气粗,口噤握拳,舌苔薄白,脉伏或沉弦。
治法:开窍,顺气,解郁。
方药:通关散合五磨饮子加减。

第3题:

患者,女,30岁,因与近邻口角后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噤握拳,呼吸气粗,四肢厥冷,苔薄白,脉沉弦。治疗最佳方剂为

A、通瘀煎

B、五磨饮子

C、柴胡疏肝散

D、导痰汤

E、四味回阳饮


参考答案:B

第4题:

患者女,64岁。突然出现心慌,伴短暂晕厥。心电图如图所示,图A为入院时描记的,图B为晕厥时监护导联的心电图。为预防心动过速再发作首选的治疗方法为()

  • A、静滴利多卡因
  • B、静滴胺碘酮
  • C、食管调搏超速终止
  • D、提高心室率,如心脏临时起搏或静滴异丙肾上腺素
  • E、静脉注射奎尼丁

正确答案:D

第5题:

患者女,17岁,8岁时因老师发问首次突然昏倒,17岁时因频繁晕厥、抽搐4年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ECG示窦性心律,Q-T间期460ms,T波电交替。诊断应首先考虑()

A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

B儿茶酚胺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

C先天性长Q-T综合征

D获得性长Q-T综合征

E癫痫


C

第6题:

晕厥发作时患者因肌张力消失不能保持正常姿势而倒地,它的特点通常不包括( )。

A.突然发作
B.迅速恢复
C.常留有严重的后遗症
D.短暂的意识丧失

答案:C
解析:
晕厥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又称为昏厥。本症系因短暂的全脑血流量突然减少,一时性大脑供血或供氧不足,以致网状结构功能受抑制而引起意识丧失,历时数秒至数分钟,发作时不能保持姿势张力,故不能站立而晕倒,但恢复较快。

第7题:

患者女,17岁,8岁时因老师发问首次突然昏倒,17岁时因频繁晕厥、抽搐4年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ECG示窦性心律,Q-T间期460ms,T波电交替。对明确诊断无意义的检查是()

A家族成员有早发猝死史

B运动试验

C动态ECG

DValsalva试验

E颅脑CT


E

第8题:

患者女,33岁,因头部外伤后头痛、呕吐7小时,行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时突然呼吸停止。可能发生了( )。

A.脑干缺血

B.枕骨大孔疝

C.小脑幕切迹疝

D.出血突然增加

E.颅内压突然增加


答案:B 

第9题:

晕厥是因为多种原因所致突发性、短暂性、一过性的意识丧失而昏倒,系因多种因素导致一时性、广泛性脑缺血、缺氧引起,并在短时间内自然恢复。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患者,女,35岁,因遭受精神刺激而发生突然昏倒,不知人事,呼吸气粗,口噤拳握,舌苔薄白,脉沉弦,治疗时应选()

  • A、补气、回阳、醒神
  • B、开窍、活血、顺气
  • C、活血、顺气、降逆
  • D、开窍、顺气、解郁
  • E、益气、回阳、救逆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