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放射性药物的主要特点。

题目

简述放射性药物的主要特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化学量很少,几乎不存在体内蓄积而致化学损害;
(2)具有放射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SPECT显像放射性药物的基本性能和特殊要求。


正确答案: 药物的基本性质如下:
(1)理想的物理性质:①射线种类:γ射线最好。②射线能量:100~300KeV正电子对为511KeV。③物理半衰期:以几小时为宜。
(2)理想的生物特性(生化性质):定位性能、血液清除快(血池显像例外),进入靶器官快,靶/非靶放射性比值高。生物半排期要适当、减少辐射、时间要能保证检查顺利进行。

第2题:

简述给予病人的放射性药物剂量应考虑的因素。


正确答案: 放射性药物剂量的设计要求以能得到最优化的显像效果,同时应考虑放射性药物在体内的生物分布,器官的放射性敏感性及放射性核素的物理化学特性。根据病人的身材适当增减剂量。对Tc放射性药物,如主要分布在个别器官,剂量要用得低;如用于肺灌注显像的Tc-MAA,一般剂量为111-185MBq(3-5mCi)。用游离Tc作甲状腺显像时,合适的剂量约为74-185MBq(2-5mCi),而作全身骨显像则用555-740MBq(15-20mCi)。Tc放射性药物,如主要分布在个别器官,剂量要用得低;如用于肺灌注显像的Tc-MAA,一般剂量为111-185MBq(3-5mCi)。用游离Tc作甲状腺显像时,合适的剂量约为74-185MBq(2-5mCi),而作全身骨显像则用555-740MBq(15-20mCi)。

第3题:

以下关于放射性药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放射性药物是临床核医学发展的重要基石

B、放射性药物是由放射性核素本身及其标记化合物组成

C、放射性药物主要分为诊断用放射性药物和治疗用放射性药物

D、放射性药物是一类普通药物,可常规应用


正确答案:D

第4题:

简述放射性药物骨显像剂99mTc--MDP有何优缺点?


正确答案:优点为:血流一次通过骨的摄取率高,软组织清除快,因此靶本底比值高。肾脏的排泄率高于PYP,同时MDP在骨骼、红骨髓和性腺的吸收量较PYP低。制备方便,无明显药物反应。
其缺点为:注射需3小时靶和非靶组织的比值才升高,方能获取清晰图象。

第5题:

简述实验室工作台上如发生放射性药物液体外漏时应采取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实验室内,工作台上如发生放射性药物容器破损,药物液体外漏时切忌用抹布擦洗,用水冲或用拖把清除等方法,而要用专用的吸纸将外漏液体吸干,并加以适当的屏障,暂时停止使用等方法使其自然衰变,以减少放射性污染源的扩散。

第6题:

放射性药物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治疗效果为______的作用,不是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


正确答案:射线

第7题:

简述理想的放射性药物的生物学特性要求。


正确答案: 放射性药物的生物特性要求放射性药物是在靶器官中聚集快、血液中清除快,在体内能得到尽量高的靶/非靶比值。即在靶器官和病变组织中有高的分布,尽量少进入非靶组织。

第8题:

简述PET放射性药物的主要优点


正确答案: PET常用的标记核素C、O、N、F等均是组成生物机体的固有元素,能进行真正的示踪研究,用这些核素标记得到的放射性药物不会显著影响该药物原有的生物活性,且半衰期短,病人所受的辐射剂量小。C、O、N、F等均是组成生物机体的固有元素,能进行真正的示踪研究,用这些核素标记得到的放射性药物不会显著影响该药物原有的生物活性,且半衰期短,病人所受的辐射剂量小。

第9题:

简述放射性药物骨显像剂99mTc--MDP(亚甲基二膦酸)的标记方法


正确答案:将4~5ml的99mTcO4-淋洗液,加到冻干品瓶中,充分摇匀,溶液为透明状,pH值5.0~7放置5分钟后可做注射用。最大注射量不超过5ml要求标记率大于90%,有效放置时间6小时。

第10题:

简述放射性药物操作时的技术要求?


正确答案:1.操作放射性药物前,充分做好准备,要有相应的防护措施,操作者事先应做冷试验,做到技术熟练。
2.操作带挥发性放射源时,(如131I等)须在通风橱内进行,必要时穿隔离衣,带手套。
3.操作液体放射性物质时,应在塑料、不锈钢、玻璃台面等室内进行,用吸管吸取放射性液体时绝不许用口吸取,应用橡皮球或塑料管注射器。
4.操作γ放射性核素时,根据其剂量大小在工作人员和放射源之间设臵铅砖,铅玻璃等防护屏。操作β放射性核素时,应使用原子序数较小的材料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