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2岁,体检时B超发现肝内多发实质占位性病变,无寒战、高热等症状,否认乙肝、肝硬化及血吸虫病史。查体:肝肋下未扪及,Hb105g/L,WBC5.3×109/L,血AFP6.1μg/L,CEA2.5μg/L,SCC-Ag121.5μg/L。血囊虫、弓形虫、血吸虫及绦虫抗体均阴性。18F-FDGPET/CT显像示:肝内多发低密度影放射性分布异常浓聚,SUVave3.6~5.2,SUVmax4.5~8.6,双肺胸膜下多发小结节,结节未见放射性分布异常浓聚,食管胸下段可见一长约3cm放射性分布异常浓聚影,SUVave4.9,SUVmax6.5。手术中,对切除不彻底的病变留置金属标记,6周后再行局部放疗,为评估放疗效果,再次行18F-FDGPET/CT显像,结果示金属标记影处及周边可见局灶性浓聚影,为排除由于CT衰减校正时过度补偿所致的PET伪影,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第1题:
男性,46岁。健康体检时B超发现右肝有一1.5cm×2cm大小占位性病变,下一步检查首选
A、ALP
B、GGT
C、AFP
D、AFα(α-岩藻糖苷酶)
E、CA19-9
第2题:
男性,54岁,体检8超发现肝右叶3Cm实质性占位,查甲胎蛋白(AFP)1000ng/ml,肝功能正常,8年前有肝炎病史。最佳处理方案是( )。
第3题:
不属于肝细胞癌CT表现的是
A.肝实质内在出现孤立的界限清楚的占位性病变
B.肝实质内见多发的界限清楚的占位性病变
C.肝实质内呈弥漫的界限不清的浸润性病灶
D.动脉期密度显著增强,静脉期密度最高,平衡期为等密度
E.动脉期为低密度,静脉期为高密度。迟延扫描仍为高密度
第4题:
肝细胞癌CT表现,错误的是()
第5题:
患者男性,42岁,体检时B超发现肝内多发实质占位性病变,无寒战、高热等症状,否认乙肝、肝硬化及血吸虫病史。查体:肝肋下未扪及,Hb105g/L,WBC5.3×109/L,血AFP6.1μg/L,CEA2.5μg/L,SCC-Ag121.5μg/L。血囊虫、弓形虫、血吸虫及绦虫抗体均阴性。18F-FDGPET/CT显像示:肝内多发低密度影放射性分布异常浓聚,SUVave3.6~5.2,SUVmax4.5~8.6,双肺胸膜下多发小结节,结节未见放射性分布异常浓聚,食管胸下段可见一长约3cm放射性分布异常浓聚影,SUVave4.9,SUVmax6.5。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第6题:
男性,46岁。健康体检时B超发现右肝有一1.5cm×2cm大小占位性病变,下一步检查首选
A.ALP
B.GGT
C.AFP
D.AFα(α一岩藻糖苷酶)
E.CA19—9
第7题:
男性,46岁。健康体检时B超发现右肝有一1.5cm×2cm大小占位性病变,下一步检查首选()。
AALP
BCGT
CAFP
DAFu(α-岩藻糖苷酶)
ECA19-9
第8题:
患者男性,39岁。健康体检时发现AFP400μ/L。腹部B超:肝右叶占位性病变,大小约9.4×7.2cm。该患者最危险的并发症是
A、肝癌破裂出血
B、肝肾综合征
C、肝性脑病
D、肝癌继发感染
E、肺转移
第9题:
患者,男性,72岁,近两个月出现肝区疼痛,食欲缺乏,乏力,右上腹部可扪及包块,压痛,肝脏质硬,既往乙肝病史,CT平扫发现肝内多发低密度占位性病变。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第10题:
患者,男性,50岁。有慢性肝炎病史20年,近期肝区持续胀痛。查B超发现肝右前叶4cm×3cm占位性病变。如果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手术的禁忌证不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