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某公司施工人员在调试炉气净化装置除尘器下锥体的过程中,有1人进入除尘器后中毒,其他人员盲目施救,使事故进一步扩大,最终造成3人死亡,6人不同程度一氧化碳中毒。经抢救患者情况稳定后,还需密切观察;属于迟发脑病的危险因素()A、急性期病情重B、昏迷时间长C、休息不够充分D、乏力持续时间长E、以上都是

题目

青海某公司施工人员在调试炉气净化装置除尘器下锥体的过程中,有1人进入除尘器后中毒,其他人员盲目施救,使事故进一步扩大,最终造成3人死亡,6人不同程度一氧化碳中毒。经抢救患者情况稳定后,还需密切观察;属于迟发脑病的危险因素()

  • A、急性期病情重
  • B、昏迷时间长
  • C、休息不够充分
  • D、乏力持续时间长
  • E、以上都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中年患者男性,诊断“一氧化碳中毒”,经在医院抢救治疗2d后意识转为正常出院。出院后第30天,患者出现痴呆、失语再次来诊。该患者初步诊断为

A.缺血性脑血管病

B.老年痴呆症

C.自主神经紊乱

D.脑出血

E.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


正确答案:E

第2题:

地面焚烧炉的调试过程中,为使燃料气进入燃烧炉后安全充分的燃烧,对火炬气进行由压力检测控制的( )燃烧。

A、多级

B、一级

C、分级

D、两级


参考答案:C

第3题:

患者女,28岁。因一氧化碳中毒送入院,护士观察病情时,应特别警惕的并发症是

A、肺水肿

B、脑水肿

C、水电解质素乱

D、迟发性脑病

E、昏迷


答案:D

第4题:

下列关于有爆炸危险性粉尘的处理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含有燃烧和爆炸危险性粉尘的空气,在进入排风机后应采用不产生火花的除尘器进行处理
B.对于遇水可能形成爆炸的粉尘,不宜采用湿式除尘器
C.处理有爆炸危险性粉尘的除尘器、排风机的设置可与其他普通型的风机、除尘器设置在一起
D.净化有爆炸危险粉尘的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宜布置在厂房外的独立建筑内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9.3.5,含有燃烧和爆炸危险粉尘的空气,在进入排风机前应采用不产生火花的除尘器进行处理,对于遇水可能形成爆炸的粉尘,严禁采用湿式除尘器,AB选项错误;根据9.3.6,处理有爆炸危险粉尘的除尘器、排风机的设置应与其他普通型的风机、除尘器分开设置,C选项错误:根据9.3.7,净化有爆炸危险粉尘的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宜布置在厂房外的独立建筑内,建筑外墙与所属厂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0m,D选项正确。P158-162

第5题:

与足月儿相比,早产儿黄疸的特点为

A、程度重,持续时间长
B、病情比较轻,持续时间短
C、病情比较轻,持续时间长
D、基本相同
E、程度重,持续时间短

答案:A
解析:
早产儿黄疸持续时间长,病情比足月儿较重。

第6题:

患者中年男性,诊断“一氧化碳中毒”,经在医院抢救治疗2d后意识转为正常出院。出院后第30天,患者出现痴呆、失语再次来诊。该患初步诊断为

A.缺血性脑血管病

B.老年痴呆症

C.自主神经紊乱

D.脑出血

E.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


正确答案:E

第7题:

患者,男性,54岁。在家休息时发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急救后好转,但仍有潜在的发症是

A:昏迷
B:水电解质紊乱
C:肺水肿
D:脑水肿
E:迟发性脑病

答案:E
解析: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潜在并发症是迟发性脑病。

第8题:

含尘气体进入除尘器后,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尘粒沿圆筒壁旋转下降,净化的气体通过排气管排出,分离下来的尘粒通过排尘口进入下部的卸尘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没有运动部件、造价便宜、维护管理方便的除尘器是( )。

A.惯性除尘器

B.旋风除尘器

C.湿式除尘器

D.静电除尘器


正确答案:B

第9题:

除尘系统设计的下述原则正确的是( )。

A.净化有爆炸危险粉尘和碎屑的除尘器及管道均应设置泄爆装置
B.净化有爆炸危险粉尘的干式除尘器应布置在系统的负压段
C.除尘器和过滤器应布置在除尘系统的负压段
D.处理干式除尘器收集的粉尘时,应采取防止二次扬尘的措施

答案:A,B,D
解析:

第10题:

2008年12月24日9时左右,D钢铁有限公司2号高炉重力除尘器泄爆板发生崩裂,导致44人煤气中毒,其中17人死亡、27人受伤。
据了解,事故发生前4个班的作业日志表明,炉顶温度波动较大(最高610℃,最低109℃),炉顶压力维持在54~68 kPa之间。24日零点班该炉曾多次发生滑尺(轻微崩料),至事故发生时,炉内发生严重崩料,带有冰雪的料柱与炉缸高温燃气团产生较强的化学反应,气流反冲,沿下降管进入除尘器内,造成除尘器内瞬时超压,导致泄爆板破裂,大量煤气溢出(煤气浓度45%~60%)。因除尘器位于高炉炉前平台北侧,时季风北向,大量煤气漂移至高炉作业区域,作业区没有安装监测报警系统,导致高炉平台作业人员煤气中毒。没有采取有效的救援措施,当班的其他作业人员贸然进入此区域施救,造成事故扩大。
据初步分析,造成事故的原因:一是在高炉工况较差的情况下,加入了含有冰雪的落地料,导致崩料时出现爆燃,除尘器瞬时超压,泄爆板破裂,造成大量煤气泄漏。二是生产工艺落后,设备陈旧,作业现场缺乏必要的煤气监测报警设施,没有及时发现煤气泄漏,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三是隐患排查治理不认真。事故发生前,炉顶温度波动已经较大,多次出现滑尺现象,但没有进行有效治理,仍然进行生产,导致事故发生。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认定此次事故的性质和事故等级,并简要说明理由。
2.简要写出此次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
3.写出D钢铁有限公司事故整改措施。
4.简述D钢铁有限公司高炉煤气中毒隐患治理方案的内容。
5.简要说明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答案:
解析:
1.事故的性质是责任事故。理由:事故是由于人们违背自然或客观规律,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等存在主观失误或过错的行为,致使本不该发生的而发生的事故。 事故等级为重大事故。理由: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含10人)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含50人)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含5000万元)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此次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已经采取的措施。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3.D钢铁有限公司事故整改措施:
(1)建立健全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建立健全并落实全员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3)指定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
(4)加强安全培训教育,吸取事故经验教训。
(5)配备并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6)在煤气有可能泄漏区域装设CO检测仪,流动人员配发便携式CO检测仪。
(7)指定煤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定期演练,配备应急防护器材。
4.D钢铁有限公司高炉煤气中毒隐患治理方案的内容:
(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3)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4)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5)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6)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5.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1)启动煤气中毒事故专项预案。
(2)迅速通知调度中心、煤气防护站和医疗救护单位。
(3)抢救事故所有人员必须统一指挥,事故现场设立警戒区,监测CO浓度。
(4)对中毒者进行抢救,脱离煤气危险区域,抬到安全通风处。对于重度中毒患者,停止呼吸做人工呼吸,心跳停止者进行人工复苏胸外按压术。
(5)急救车送往就近医院,途中必须有医务人员护送,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抢救的,抢救不能停止。
(6)现场做好检查和复产工作,未查明事故原因和采取必要安全措施前,不得动火或恢复送气。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