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月小儿。因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体温39.8℃,需用冷生理盐水

题目

7个月小儿。因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体温39.8℃,需用冷生理盐水灌肠降温,所需盐水的量及温度是()

  • A、100ml,28~32℃
  • B、100ml,39~41℃
  • C、200ml,39~41℃
  • D、200ml,28~32℃
  • E、300ml,28~32℃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儿女,4岁。因高热、惊厥1次就诊。体格检查:体温39.8℃,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意识模糊,便常规有脓细胞。针对此患儿,护士提出的护理问题不正确的是

A、体温过高

B、组织灌注无效

C、感知改变

D、潜在并发症:脑水肿、呼吸衰竭等

E、焦虑(家长)


参考答案:C

第2题:

患儿,8个月,因上感发热,体温39.8℃,突然出现双眼凝视,意识丧失,全身抽搐。该患儿惊厥的原因可能是


正确答案:A

第3题:

小儿,15个月,因发热、咳嗽、食欲减退、呕吐2天后出现惊厥入院。体检:体温39.8℃,咽部充血明显,前囟平坦。分诊护士考虑该患儿惊厥的原因首先可能是

A、脑炎

B、低血糖

C、癫痫发作

D、缺血缺氧性脑病

E、高热惊厥


参考答案:E

第4题:

患儿男,10个月。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体温39.8℃。此时对患儿最主要的护理措施是

A.预防感染
B.冷生理盐水灌肠
C.蓝光照射
D.口腔护理
E.拍背排痰

答案:B
解析:
患儿因上呼吸道感染引起高热,此时最佳的护理措施是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敷、温水擦浴或冷盐水灌肠等。

第5题:

小儿,15个月,因发热、咳嗽、食欲减退、呕吐2天后出现惊厥入院。体检:体温39.8℃,咽部充血明显,前囟平坦。分诊护士考虑该患儿惊厥的原因首先可能是

A.脑炎
B.低血糖
C.癫痫发作
D.缺血缺氧性脑病
E.高热惊厥

答案:E
解析:
由急性上呼吸道感引起的高热惊厥在婴幼儿期较为常见,一般只要高热解除,惊厥即可缓解,惊厥停止后神志即可恢复正常。

第6题:

男,7个月,因发热就诊。测体温39℃,拟采用物理降温,不正确的方法是

A.温水浴

B.冷湿敷

C.放置冰袋

D.75%乙醇溶液擦浴

E.冷盐水灌肠


正确答案:D

第7题:

患儿,2个月,发热2天,体温38.9~39.8℃,根据相关检查结果诊断为肺炎。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家长询问抗感染治疗时间,根据治疗原则,正确的回答是

A、7~10天

B、10~14天

C、体温正常后

D、体温正常后3天

E、临床症状消失后3天


参考答案:E

第8题:

患儿男,2岁。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体温39.4℃,需用乙醇擦浴降温,配制的浓度是

A 10%

B.30%~50%

C.60%

D.70%~75%

E.95%


正确答案:B

第9题:

高热患者体温达39.8℃,为其降温的最佳措施是

A:头部置冰袋
B:乙醇擦浴
C:颈部腋下及腹股沟置冰袋
D:头部冷湿敷
E:头部用冰帽

答案:B
解析:
头部置冰袋、头部用冰帽,主要用于头部降温,防止脑水肿,降低脑组织代谢、减少其耗氧量,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减轻脑细胞损害,故不选A、E。乙醇擦浴主要作用是高热降温,B正确。颈部、腋下及腹股沟置冰袋主要用于术后局部消肿,止血、镇痛,扁桃体摘除后冰囊可置于颈前颌下,故不选C。头部冷湿敷为高热患者降温没有乙醇擦浴降温效果好,临床不作为首选的物理降温方式,故不选D。

第10题:


患者男,18岁。发热待查入院。入院后查体温39.8℃,脉搏112次/分,呼吸24次/分,24h体温波动在1℃以上,最低体温仍超过正常水平,持续3天不退热。

物理降温时,宜采用
A.头置冰袋或冰囊
B.头戴冰帽或置冰
C.头部冷湿敷
D.4℃生理盐水灌肠
E.25%乙醇溶液擦拭

答案:E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