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紫外线消毒的机理()

题目

使用紫外线消毒的机理()

  • A、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 B、使菌体蛋白发生光解、变性
  • C、使空气中的氧电离产生臭氧
  • D、降低菌体内氧化酶的活性,使其丧失氧化能力
  • E、破坏结构,使其失去转化能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紫外线消毒适用范围、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适用范围: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的消毒。
2.使用方法:①物品表面消毒:30W紫外线灯,有效距离为25一60Cm,照射强度>=70uw/cm2,时间20一30min。②室内空气消毒:每10m2安装30W紫外线灯管一支,有效距离<2m,消毒时间为30一60min。
3.注意事项:
(1)保持紫外线灯表面清洁。
(2)室内应清洁干燥,适宜温度20一40℃,相对湿度应<=60%,相对湿度>60%时应延长照射时间,灯亮5一7min后开始计时。
(3)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直接照射到人。
(4)定期检查灭菌效果。

第2题:

常用的紫外线消毒器有哪几种?

A.紫外线空气消毒器

B.紫外线表面消毒器

C.紫外线饮水消毒器

D.紫外线消毒箱

E.紫外线消毒锅


正确答案:ABCD

第3题:

消毒灭菌使用的紫外线多为

A、A波

B、B波

C、C波

D、D波

E、真空紫外线


参考答案:C

第4题:

空气消毒不宜使用

A:紫外线照射
B:臭氧消毒
C:甲醛熏蒸
D:醋酸熏蒸
E:过氧化氢喷雾消毒

答案:E
解析:
空气消毒采用的方法中应除外过氧化氢喷雾消毒。过氧化氢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速效、无毒、对金属及纺织物有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很大,纯品稳定性好,稀释液不稳定等特点,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擦拭等。

第5题:

使用紫外线消毒时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1) 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的清洁,一般每两周用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2)用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低于20℃ 或高于 40℃,相对湿度大于 60% 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3) 用紫外线消毒物品表面时,应使照射表面受到紫外线的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4) 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5)紫外线强度计至少1年标定1次。

第6题:

患者使用后的棉被可以采取以下哪些方法进行消毒:()。

A、暴晒

B、紫外线照射

C、臭氧

D、高压灭菌

E、使用床单位消毒器


参考答案:ABCDE

第7题:

空气消毒不宜使用A.紫外线照射B.臭氧消毒C.甲醛熏蒸D.醋酸熏蒸SX

空气消毒不宜使用

A.紫外线照射

B.臭氧消毒

C.甲醛熏蒸

D.醋酸熏蒸

E.过氧化氢喷雾消毒


正确答案:E
空气消毒采用的方法中应除外过氧化氢喷雾消毒。过氧化氢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速效、无毒、对金属及纺织物有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很大,纯品稳定性好,稀释液不稳定等特点,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擦拭等。

第8题:

我国大型自来水厂普遍使用的水的消毒方法是( )。

A.氯化消毒

B.煮沸消毒

c.紫外线消毒

D.臭氧消毒

E.碘消毒


正确答案:A

第9题:

废水的二级处理出水消毒使用的消毒剂有()。

A:氯气
B:臭氧
C:紫外线
D:溴

答案:A,B,C,D
解析:
出水消毒是污水二级或三级处理过程的最后一步操作,消毒剂主要有氯气、臭氧、紫外线、二氧化氯和溴。

第10题:

用紫外线灯进行消毒,描述错误的是

A.紫外线灯使用超过1000小时应更换
B.空气消毒的有效照射距离不超过2米
C.紫外线灯可使用75%乙醇擦拭
D.物品表面消毒的有效照射距离不超过25~60cm
E.紫外线灯强度低于700uW/cm应更换

答案:C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