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人聚集的闹市,对犯人执行砍头并与众弃之的传统死刑执行方法称为

题目

在众人聚集的闹市,对犯人执行砍头并与众弃之的传统死刑执行方法称为:()

  • A、弃市
  • B、枭示
  • C、辜
  • D、枭市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死刑执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死刑执行要有执行依据

B、人民法院在指挥死刑执行前,应书面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

C、执行死刑不仅应当公布,而且应当示众

D、指挥死刑执行的审判员对临刑前的罪犯应当严格验明正身,以确保执行无误


参考答案:B

第2题:

下列关于死刑缓期执行的说法正确是( )。

A.死刑缓期执行由最高人民法院进行核准

B.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有故意犯罪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C.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且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两年期满后减为20年以下有期徒刑

D.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核死刑缓期执行的规定。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

第3题:

在古代,死刑要由皇帝核准才可执行,这一制度称为()


参考答案:规定了“三复奏”和“五复奏”两种

第4题:

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下列关于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

B.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

C.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三十年有期徒刑

D.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参考答案:C

第5题:

下列关于执行死刑的选项错误的有:( )。

A.执行死刑前,罪犯提出会见其近亲属或者其近亲属提出会见罪犯申请的,人民法院不应准许

B.执行死刑禁止有辱罪犯人格的行为但可以将罪犯游街示众

C.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

D.执行死刑前,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


正确答案:AB
《高法解释》第343条规定:“执行死刑前,罪犯提出会见其近亲属或者其近亲属提出会见罪犯申请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故本题A项表述不正确。第346条规定:“执行死刑前,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询问有无遗言、信札,并制作笔录,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执行死刑应当公布,禁止游街示众或者其他有辱被执行人人格的行为。”故本题B项表述不正确,D项表述正确。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10条的规定,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命令,故本题C项表述正确。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AB。

第6题:

刑事诉讼法对死刑的执行规定了严格的程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审人民法院接到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15日内执行

B.执行死刑前,罪犯提出会见其近亲属或者其近亲属提出会见罪犯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允许

C.按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死刑应当公布,因而执行死刑应当示众

D.执行死刑的,应当由核准执行死刑法院的院长签发执行死刑命令


正确答案:B
《刑事诉讼法》第211条规定:“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七日以内交付执行。”由此可见A错误。《高法解释》第343条规定:“执行死刑前,罪犯提出会见其近亲属或者其近亲属提出会见罪犯申请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由此可见B正确。《刑事诉讼法》第212条第5款规定:“执行死刑应当公布,不应示众。”故C错误。第210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故D不正确。但应注意:在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复核权之后,这种说法就是正确的了。

第7题:

下列有关执行死刑哪项说法是不正确的?( )A.执行死刑应当公布B.执行死刑不应示众C.执行死刑后,作出死刑判决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罪犯家属D.死刑可以用注射的方法执行


正确答案:C
《刑事诉讼法》第212条规定:“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讯问有无遗言、信札,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在执行前,如果发现可能有错误,应当暂停执行,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执行死刑应当公布,不应示众。执行死刑后,在场书记员应当写成笔录。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执行死刑情况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后,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罪犯家属。”A项、B项、D项正确,C项不正确,应选C。

第8题:

按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12条的规定,死刑的执行方法有()。

A.砍头

B.枪决

C.电椅

D.注射


参考答案:BD

第9题:

张某因犯杀人罪被某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并经高级人民法院核准。在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期间张某未犯新罪。二年期满后的第二天,高级人民法院尚未裁定减刑,张某将同监另一犯人打成重伤。该高级人民法院对伍某应当作出什么处理?( )

A.裁定核准死刑立即执行

B.将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改判为死刑立即执行,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C.先依法裁定减刑,然后对所犯新罪另行审判

D.维持原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裁判,以观后效


正确答案:C
根据《刑诉解释》第361条的规定:“被判处死刑缓刑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期满后,即应当减刑。如果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期满后尚未裁定减刑前又犯新罪的.应当依法减刑后对其所犯新罪另行审判。”题中高级人民法院虽未裁定减刑,但张某的2年缓刑执行已经期满,应当减为无期徒刑,其伤人行为应当另外以故意犯罪数罪并罚。

第10题:

在众人聚集的闹市上,对犯人执行砍头并与众弃之的执行死刑的传统方法在古代称为:( )

A.弃市

B.枭首

C.辜

D.诛


正确答案:A
本题考查的是秦代的刑罚。秦代的死刑执行方法很多。弃市,即所谓杀之于市并与众弃之的死刑执行方法。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项。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