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中国企业代表国内某食品原料产业向商务部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

题目

甲乙丙中国企业代表国内某食品原料产业向商务部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要求对原产于ABC三国的该原料进行相关调查。商务部终局裁定确定倾销成立,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决定征收反倾销税。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反倾销税的纳税人是该原料的出口经营者
  • B、在反倾销调查期间,商务部可以建议出口经营者作出价格承诺
  • C、终裁决定确定的反倾销税额高于已付或应付临时反倾销税或担保金额的,差额部分应予征收
  • D、终裁决定确定的反倾销税额低于已付或应付临时反倾销税或担保金额的,差额部分应予退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部分中国企业向商务部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要求对原产于某国的某化工原材料进口产品进行相关调查。经查,商务部终局裁定确定倾销成立,决定征收反倾销税。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构成倾销的前提是进口产品对我国化工原材料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威胁 B.对不同出口经营者应该征收同一标准的反倾销税税额 C.征收反倾销税,由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做出决定,商务部予以执行 D.与反倾销调查有关的对外磋商、通知和争端事宜由外交部负责


正确答案:A
暂无

第2题:

中国生产某化工产品的产业2017年向商务部提出了反倾销调查的申请,针对甲乙丙三国企业向中国出口的某化工产品,理由是其化丁产品的价格过低,根据相关规则,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反倾销税的纳税人为向中国倾销化工产品的甲乙丙三国出口人
B.反倾销税税额不应超过终裁决定确定的倾销幅度
C.商务部可要求甲乙丙三国企业作出价格承诺,否则不能讲口
D.只要倾销进口产品来自两个以上国家,即可就倾销进口产品对国内产业造成的影响进行累积评估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反倾销措施。依《反倾销条例》第40条的规定,反倾销税的纳税人为倾销进口产品的进口经营者。A错。依第42条的规定,反倾销税税额不超过终裁决定确定的倾销幅度。B对。依第31条的规定,倾销进口产品的出口经营者在反倾销调查期间,可以向商务部作出改变价格或者停止以倾销价格出口的价格承诺。商务部可以向出口经营者提出价格承诺的建议。商务部不得强迫出口经营者作出价格承诺,选项C有强迫出口经营者价格承诺的意思。C错。依第9条的规定,倾销进口产品来自两个以上国家(地区),并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可以就倾销进口产品对国内产业造成的影响进行累积评估:(1)来自每一国家(地区)的倾销进口产品的倾销幅度不小于2%,并且其进口量不属于可忽略不计的……该条表明,不是在任何情况下,只要倾销进口产品来自两个以上国家,就可以累积评估。D错。

第3题:

下列有关反倾销的说法,正确的有:

A.倾销指在正常贸易过程中进口产品以低于正常价格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

B.损害是指倾销对已经建立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威胁,或者对建立国内产业造成实质阻碍,这与保障措施的损害规定是一样的

C.反倾销调查可以自下而上,由国内产业或代表国内产业的自然人,法人或者有关组织向商务部提出,也可以由上而下,由商务部自主决定立案调查

D.倾销幅度低于3%后可终止反倾销调查


正确答案:C
   倾销是指在正常贸易过程中进口产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出口价格进入我国市场,故A项错误。损害是指对已经建立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威胁,或者对建立国内产业造成实质阻碍,此外,反倾销条例要求在倾销和损害之间要有因果关系,倾销进口必须是国内产业损害的原因。保障措施是在关税减让使得进口产品数量增加,导致进口国内相同产品或与其竞争的产品生产者受到严重损害威胁时,由进口国采取的消除或减轻该损害或损害威胁的措施,故与反倾销中的损害是不同的,故B项错误。反倾销的发起方式有两种,即由国内产业或者代表国内产业的自然人、法人或者有关组织向商务部提出反倾销调查的书面申请,另一种是特殊情形下,商务部有充分证据认为存在倾销和损害以及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的,可以决定立案调查。故C项正确。终止反倾销调查的情形如下:申请人撤销申请;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存在倾销、损害或者二者之间有因果关系;倾销幅度低于2%;倾销进口产品实际或者潜在的进口量或者损害可以忽略不计的;商务部认为不适宜继续进行反倾销调查。故D项错误。

第4题:

甲、乙、丙中国企业代表国内某食品原料产业向商务部提出反倾销调査申请,要求对原产于A国、B国、C国的该原料进行相关调查。经查,商务部终局裁定确定倾销成立,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决定征收反倾销税。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一些说法是正确的?()
A.反倾销税的纳税人是该原料的出口经营者
B.在反倾销调査期间,商务部可以建议出口经营者作出价格承诺
C.终裁决定确定的反倾销税额髙于已付或应付临时反倾销税或担保金额的,差额部分不予征收
D.终裁决定确定的反倾销税额低于已付或应付临时反倾销税或担保金额的,差额部分不予退还


答案:B,C
解析:
。依《反倾销条例》第40条,“反倾销税的纳税人为倾销进口产品的进口经营者”。A选项称是“出口经营者”,是不正确的。依条例第31条第2敖,“商务部可以向出口经营者提出价格承诺的建议”。B正确。依第43条第3款,“终裁决定确定的反倾销税,髙于已付或者应付的临时反倾销税或者为担保目的而估计的金额的,差额部分不予收取;低于已付或者应付的临时反倾销税或者为担保目的而估计的差额的,差额部分应当根据具体情况予以退还或者重新计算税额”。D选项称应多退少补是错误的,C选项正确。

第5题:

甲国的某种钢产品大量低价进入中国,中国钢产业向中国商务部提出反倾销调查的申请。关于反倾销调查及反倾销措施,依《反倾销条例》,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商务部如需派员赴甲国进行调查,需要甲国的司法协助
B.如商务部建议价格承诺的话,甲国的钢产品出口商必须接受
C.反倾销税税额不应超过终裁确定的倾销幅度
D.针对甲国某钢产品的反倾销税征收期限为5年,不能延长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反倾销措施。A错依《反倾销条例》第20条第3款的规定,商务部认为必要时,可以派出工作人员赴有关国家(地区)进行调查,但是,有关国家(地区)提出异议的除外。B错,依第31条第2款,商务部可以向出口经营者提出价格承诺的建议,出口经营者不是必须接受。C对,依第42条,反倾销税税额不超过终裁决定确定的倾销幅度。D错,依第48条,反倾销税的征收期限和价格承诺的履行期限不超过五年。但是,经复审确定终止征收反倾销税有可能导致倾销和损害的继承或者再度发生的。反倾销税的征收期限可以适当延长,

第6题:

在我国,反倾销调查发起的方式包括()。

A.依据国内外企业的申请

B.海关总署自主立案

C.依据国内产业的申请

D.商务部自主立案


正确答案:CD
【解析】国内产业或者代表国内产业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等申请人,可以以书面形式向商务部提出申请,申请书应当包括法定的内容和证据。在特殊情况下,商务部没有受到反倾销调查的书面申请,但是有充分证据认为存在倾销和损害而且二者之间有因果关系,可以决定立案调查。故CD两项正确。

第7题:

应国内化工产业的申请,中国商务部对来自甲国的某化工产品进行了反倾销调查。依《反倾销条例》,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6年)

A.商务部的调查只能限于中国境内
B.反倾销税税额不应超过终裁确定的倾销幅度
C.甲国某化工产品的出口经营者必须接受商务部有关价格承诺的建议
D.针对甲国某化工产品的反倾销税征收期限为5年,不得延长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反倾销措施。A项,《反倾销条例》第20条第3款规定:“商务部认为必要时,可以派出工作人员赴有关国家(地区)进行调查;但是,有关国家(地区)提出异议的除外。”A项错误。
B项,该条例第42条规定:“反倾销税税额不超过终裁决定确定的倾销幅度。”B项正确。
C项,该条例第31条规定:“倾销进口产品的出口经营者在反倾销调查期间,可以向商务部作出改变价格或者停止以倾销价格出口的价格承诺。商务部可以向出口经营者提出价格承诺的建议。商务部不得强迫出口经营者作出价格承诺。”C项错误。
D项,该条例第48条规定:“反倾销税的征收期限和价格承诺的履行期限不超过5年;但是,经复审确定终止征收反倾销税有可能导致倾销和损害的继续或者再度发生的,反倾销税的征收期限可以适当延长。”D项错误。

第8题:

甲、乙、丙中国企业代表国内某食品原料产业向商务部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要求对原产于A国、B国、C国的该原料进行相关调查。经查,商务部终局裁定确定倾销成立,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决定征收反倾销税。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反倾销税的纳税人是该原料的出口经营者 来源:考试大

B.在反倾销调查期间,商务部可以建议进口经营者作出价格承诺 

C.终裁决定确定的反倾销税额高于已付或应付临时反倾销税或担保金额的,差额部分不予征收 

D.终裁决定确定的反倾销税额低于已付或应付临时反倾销税或担保金额的,差额部分不予退还 


【答案】C

  【考点】反倾销税

  【解析】选项A错误。《反倾销条例》第四十条规定,反倾销税的纳税人为倾销进口产品的进口经营者。选项B错误。《反倾销条例》第三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商务部可以向出口经营者提出价格承诺的建议。商务部不得强迫出口经营者作出价格承诺。这里是可以向出口经营者(而非进口经营者)建议作出价格承诺,而非进口经营者。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反倾销条例》第四十三条第三款规定,终裁决定确定的反倾销税,高于已付或者应付的临时反倾销税或者为担保目的而估计的金额的,差额部分不予收取;低于已付或者应付的临时反倾销税或者为担保目的而估计的金额的,差额部分应当根据具体情况予以退还或者重新计算税额

 

第9题:

甲、乙、丙企业代表国内某化工原料产业向商务部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经查,商务部终局裁定确定倾销成立,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决定征收反倾销税。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反倾销税的纳税人是该原料的出口经营者
B.初步裁定确定倾销成立,并由此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商务部有权要求出口经营者作出价格承诺
C.终裁决定确定的反倾销税额高于已付或应付临时反倾销税或担保金额的,差额部分不予征收
D.反倾销税的征收期限和价格承诺的履行期限不能超过4 年,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但也不能超过10 年

答案:C
解析:
反倾销税的纳税人为倾销进口产品的进口经营者,选项A 错误。商务部可以向出口经营者提出价格承诺的建议,但商务部不得强迫出口经营者作出价格承诺,选项B 错误。反倾销税若追溯征收,适用“多退少不补”的原则,C 项符合“少不补”,正确。反倾销税的征收期限和价格承诺的履行期不超过5 年,但是经过复审确定终止征收反倾销税有可能导致倾销和损害的继续或者再度发生的,可以适当延长反倾销税的征收期限。选项D 错误。

第10题:

部分中国企业向商务部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要求对原产于某国的某化工原材料进口产品进行相关调查。经查,商务部终局裁定确定倾销成立,决定征收反倾销税。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构成倾销的前提是进口产品对我国化工原材料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威胁
B.对不同出口经营者应该征收同一标准的反倾销税税额
C.征收反倾销税,由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作出决定,商务部予以执行
D.与反倾销调査有关的对外磋商、通知和争端事宜由外交部负责


答案:B,C,D
解析:
《反倾销条例》第2条规定,进口产品以倾销方式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并对巳经建立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威胁,或者对建立国内产业造成实质阻碍的,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进行 调查,采取反倾销措施。所以A项说法正确。
《反倾销条例》第41条规定,反倾销税应当根据不同出口经营者的倾销幅度,分别确定。对未包括在审查范围内的出口经营者的倾销进口产品,需要征收反倾销税的,应当按照合理的方式确定对其适用的反倾销 税。所以B项说法错误。
《反倾销条例》第38条规定,征收反倾销税,由商务部提出建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根据商务部的建议作出决定,由商务部予以公告。海关自公告规定实施之日起执行。C选项说法错误。
《反倾销条例》第57条规定,商务部负责与反倾销有关的对外磋商、通知和争端解决事宜。所以D项说法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