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某想买高档音响,无奈手头有点紧,于是某日趁和自己做生意的朋友赢

题目

温某想买高档音响,无奈手头有点紧,于是某日趁和自己做生意的朋友赢某之子小西放学之机,将小西骗到自己的出租屋内,打电话要挟赢某用20万元换孩子。随后赢某报警,温某知道赢某报警后将小西杀死。请问对温某的行为应当:()

  • A、以敲诈勒索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
  • B、以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
  • C、以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的牵连犯,择一重罪处断
  • D、以绑架罪定罪处罚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甲窃取了某单位印鉴齐全的空白转账支票,自己不敢去商店使用,于是找到邻居某乙,说是拾到一张支票,请乙帮忙去买些高档音响,并许诺给乙一台录像机。乙跑到商场冒充签发支票单位的人员,骗购了大量高档音响。乙的行为构成()

A.盗窃罪

B.盗窃罪共犯

C.诈骗罪

D.诈骗罪共犯


参考答案:C

第2题:

现在基金的收益怎么样?

有点闲钱想买点基金,有经验的朋友帮忙介绍下?感谢!


汇丰信普动态策略混合型基金 不错
一般受益都会高于存款的
任何一个基金都有盈亏的可能。好不好只能看最后的市场表现。现在说什么基金号,只是个人的分析和观点。比如我说现在可以考虑定投指数基金,也只是我的观点。
收益按照赎回时的净值扣除手续费减去你申购/认购时的投入和费用,就是你的收益。
结果或盈利或亏损
可以从广发基金,上投和南方公司选几支.
关键看你的投资风格,再选择不同的.

高收益的风险波动也高!

比如广发下面的由风险低到高:

广发货币-->广发稳健-->广发聚发-->广发聚丰-->广发小盘

上投的:
上投货币-->上投双息--.上投阿尔法-->上投优势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资金量和风格组合一下.
例如稳健型的
上投货币30%-->上投双息40%--.上投阿尔法 20%-->上投优势10%

随便举个例子而已,供参考!
任何一个基金都有盈亏的可能。好不好只能看最后的市场表现。现在说什么基金号,只是个人的分析和观点。比如我说现在可以考虑定投指数基金,也只是我的观点。
收益按照赎回时的净值扣除手续费减去你申购/认购时的投入和费用,就是你的收益。
结果或盈利或亏损。

第3题:

某车挂牌、购置保险半年后,自行加装了真皮座椅、高档音响。后来发生属于保险责任的落水事故,定损时对于自行加装的真皮座椅、高档音响,应该如何处理?()

A、既然落水属于保险责任,应该予以赔偿

B、真皮座椅、高档音响不是原车配置,车主又未曾投保“新增设备险”,无需赔偿

C、真皮座椅、高档音响可以不按实际价值赔偿,但应该按普通座椅和音响损失的价值赔偿


参考答案:B

第4题:

甲、乙两个顾客都是音乐发烧友,往往不惜重金购买昂贵的音响。某音响效果制造商最近新推出一套新产品,现公司的营销人员把甲、乙两都作为营销对象。但营销人员很快通过最新的信息知道甲顾客已在上个月花重金买了一套索尼音响,而乙顾客由于当时手头紧而没有买。针对这一情况,营销人员迅速作出决策,舍弃甲顾客而对乙顾客进行重点营销,最后乙顾客买走该公司音响一套。分析说明这个案例所隐含的道理,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谈谈自身体会。


正确答案:信息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具有持续性从上述简单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如果该音响公司不是持续获取有用信息,选取营销对象,舍弃甲顾客而重点对乙顾客进行营销的话,结果只是一套音响都卖不出去。因为甲顾客刚花重金买了一套音响,他不大可能再花一笔钱购买该公司的新产品,而对于乙顾客,购买需要强烈,只是由于客观原因使得原计划的购买行为没有发生,但心中已有了一定的购买目标。如果营销人员不是继续挖掘信息,重点对乙顾客进行营销的话,他很可能选择原计划的品牌,而对该公司的新产品置之不理,正是由于该公司的营销人员细心、持续的挖掘信息,准确选题利弊,把乙顾客作业营销重点,才使得成功。由此可见,信息需要持续挖掘,不断更新,筛选可能的潜在客户,挑选其中一部分最有可能成为现实购买者的客户进行重点营销是非常重要的。

第5题:

关于诈骗罪,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王某站在街边等公共汽车,李某看上了他的箱子。于是谎称天上有飞碟,趁王某抬头看飞碟之际,将王某
的箱子拿走。李某成立诈骗罪
B.郑某将一只壶的壶底落款“民国叁年”磨去,放在自己的古玩店里出卖。某日,钱某看到这只壶,误以为
是明代文物。甲见钱某询问,谎称此壶确为明代古董,钱某信以为真,按明代文物交款买走。由于钱某自己产生了认识错误,郑某不成立诈骗罪
C.孙某在饭店请客时,其朋友先走,孙某出门送客。孙某发现饭店没有人跟出来,而自己的朋友也全都走了,
于是也溜走了。孙某不成立诈骗罪
D.A将一架钢琴卖给B。B付了全款。由于自己的孩子一个月后要参加钢琴考级,A请求B一个月后再抬走钢
琴,B答应。后来,C来A家玩,称赞A的钢琴。A就将钢琴卖给了C,并让C抬走。A对B成立诈骗罪


答案:C
解析:
【 解析】C。A属于“调虎离山”,被害人并无处分行为,故为盗窃罪。B是隐瞒真相的诈骗。C属于民事赖账,因为其并无欺骗老板的行为,老板也无处分行为。D成立侵占罪。因为此时钢琴的所有权已经转移给B,A属于侵占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

第6题:

李某,女,25岁,王某,男,23岁,李某和王某是好朋友。李某平时爱慕虚荣,但是家境一般,深感手头拮据。2010年4月1日,李某因手头紧,想去某棋牌室赌一把碰碰运气,结果果然赢了被害人朱某(女,24岁)5000元人民币。朱某说自己手头也紧,暂时没那么多钱,承诺过几天筹到钱就还李某所欠赌债,李某无奈之下只好同意。过后,李某多次找朱某索债,但是朱某一直借故推脱。李某找到王某,商议如何向朱某讨回赌债。王某建议,将朱某弄至王某所租的出租屋内,逼其还钱。于是,李某出面,于2010年5月1日将朱某约至王某的出租屋内,索要所欠赌债。朱某说手中没钱,李某说:“没钱你就别想走,可以打电话让你父母借。”朱某拒绝并欲离开,被王某制伏,关在出租屋内。2010年5月2日,王某趁李某出去吃饭之机,不顾朱某反抗,强行和朱某发生了性关系,李某吃饭回来后得知此事,严厉训斥了王某。2010年5月3日,朱某借口给父母打电话让父母筹钱,趁机让父母报警。朱某的父亲报警后,2010年5月3日晚警察将朱某救出,并将李某和王某抓获。根据上述案情,请回答下列问题:


正确答案:
(1)李某和王某构成非法拘禁罪的共同犯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为索取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非法拘禁他人行为如何定罪问题的解释》(2000.7.13法释[2000]19号)中就为索取高利贷、赌债等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而非法拘禁他人行为如何定罪问题作了如下解释:行为人为索取高利贷、赌债等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李某和王某事前共谋,并且共同实施了非法拘禁的行为,完全符合我国刑法中非法拘禁罪的犯罪构成,构成非法拘禁罪的共同犯罪。  
(2)王某另外单独构成强奸罪。王某趁李某出去吃饭之机,不顾朱某反抗,强行和朱某发生了性关系,其行为构成强奸罪。且强奸行为不能被非法拘禁行为所包含,应另定强奸罪。并且强奸行为是王某单独实施,李某并未参与,也不知情。李某吃饭回来后得知此事,还严厉训斥了王某,这也表明王某的强奸行为是实行过限行为,违背了李某的意愿。因此王某单独构成强奸罪。  
(3)综上,对李某应以非法拘禁罪一罪定罪量刑。对王某应定非法拘禁罪、强奸罪,实行数罪并罚。

第7题:

共用题干

于海盗窃了某单位印鉴齐全的空白转账支票,自己不敢到商店使用,于是于海找到邻居朱洋声称自己捡到了一张空白转账支票,情愿花200元请朱洋帮助其到商场买一套高档音响。朱洋就跑到商场冒充签发支票单位的工作人员购买了一套价值9000多元的高档音响,则朱洋的行为属于:
A:盗窃罪
B: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C:诈骗罪
D:票据诈骗罪

答案:D
解析:
采用杀人、毁损等手段进行保险诈骗时,应数罪并罚,故张某构成两罪。放火罪为危险犯,张某已构成危险犯的既遂,但保险诈骗罪为结果犯,张某未得到保险金,故是未遂。
钱某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似乎构成保险诈骗罪,但本案属于自编自演型的保险诈骗,应立足于“利用职务之便”这个特征,实际上是职务犯罪,即将公款侵吞为自己所有,应当构成D项贪污罪。且保险诈骗罪的主体为特定主体。至于用单位资金1000元投保,也应计入贪污数额之中。
A类属于因诈骗对象特定而区分(集资诈骗对象是公众资金;贷款诈骗是金融机构资金;保险诈骗是保险公司理赔款),不拘手段,相互之间不生竞合。B类属于因诈骗手段、方法而分(使用假的、废的、空的、冒用他人的“票据、凭证、信用卡一、信用证、有价证券”),不拘对象,之间不生竞合。C类,使用B类特定犯罪手段犯A的对象,则生竞合,属于“交叉”竞合。也可认为是想象竞合。D类,诈骗包容各种方式、各种对象的诈骗,属于“包容”竞合,一般认为是法条竞合c
依据《刑法》第194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构成票据诈骗罪:(1)明知是伪造、变造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2)明知是作废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3)冒用他人的汇票、本票、支票的;(4)签发空头支票或者与其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骗取财物的;(5)汇票、本票的出票人签发无资金保证的汇票、本票或者在出票时作虚假记载,骗取财物的。本题中,朱洋的行为符合上述第(3)项的规定,构成票据诈骗罪。

第8题:

甲某因经商手头缺资金5万元,遂找到某国有银行工作的朋友乙某,伪称自己母亲病重,需借钱5万元。于是甲某从国有资金中私自挪用5万元借给乙某。乙某经商获利,2个月后将钱归还,甲某将钱归账,朱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

A.构成挪用资金罪

B.不构成犯罪

C.构成挪用特定款物罪

D.构成挪用公款罪


正确答案:B
【考点】挪用公款归他人使用的
【解析】挪用公款归他人使用的,不知道他人将公款用于营利活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构成挪用公款罪;明知他人用于营利活动,应当认定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本案中甲某误以为乙某借钱为母治病,而挪用公款,时间没有超过3个月,不构成犯罪。

第9题:

蔡某想做生意,无奈手中缺钱,某日趁自己做生意的朋友律某之子小东放学之机,骗其到自己事先租用的一所房子内,打电话要挟律某用20万元换孩子。律某报警,蔡某发现后将小东杀死。对蔡某的行为应当(  )。
A.以敲诈勒索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
B.以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
C.以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的牵连犯,择一重罪处断
D.以绑架罪处罚


答案:D
解析:
【精解】绑架之后又实施了杀害人质的行为,符合两个独立的构成要件,属于实质的数罪,但是我国《刑法》第239条明确规定,杀害被绑架人或者致使被绑架人死亡的,直接按照绑架罪定罪,并判处绝对确定的法定刑——死刑。故选D项。与此相似的是,拐卖妇女的过程中强奸被拐卖的妇女的,也仅仅按照拐卖妇女罪定罪处罚,而不另外成立强奸罪。在组织卖淫的过程中强奸被组织卖淫者,也按照组织卖淫罪定罪处罚,而不另外成立强奸罪。

第10题:

在你上班的时候,有个非常要好的朋友突然来找你,通常你会()。

  • A、安排明友先到某个地方等自己,利用工作间隙去找他
  • B、告诉朋友自己在工作,另约时间见面
  • C、放下手头的工作,去见朋友
  • D、向领导反映真实情况,征得领导同意之后再去见朋友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