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国签订了一份关于共同开发海洋资源的条约,该条约在签订时完全

题目

甲乙两国签订了一份关于共同开发海洋资源的条约,该条约在签订时完全符合当时的国际强行法规则,但是在两国缔结条约并开始履行义务3个月后,国际社会缔结了一项新的国际强行法规则,而甲乙两国的条约正好与该规则相抵触,甲乙两国都是《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缔约国。关于此种情况,正确的判断是( )

  • A、根据"约定必守"的最高规范,由于甲乙两国的条约缔结于强行法规则之前,条约有效
  • B、条约自始无效
  • C、条约自与新的强行法规则发生抵触时起失效
  • D、失效或继续有效与否由甲乙两国决定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乙丙三国是邻国。甲丙两国签订了一项双边贸易条约,条约约定为了方便两国贸易将在两国之间修建一条铁路,但因为地形原因该条铁路要穿过乙国的领土。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规定,若想在乙国领土上修建该条铁路,需要符合下列哪个条件?( )

A.须经乙国以口头或书面方式表示同意

B.在支付相应费用后即可在乙国的领土上修建该条铁路

C.如果乙国没有反对的意思表示,就可以在乙国的领土上修建该条铁路

D.必须经乙国以书面方式明示同意


正确答案:D
【考点】条约对第三方设定义务的效力
【解析】《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5条规定:“如条约当事国有意以条约之一项规定作为确立一项义务之方法,且该项义务经第三国以书面明示接受,则该第三国即因此项规定而负有义务。”甲丙两国签订的条约为第三国乙国设定了义务即在乙国领土上修建铁路,若想使该条约对乙国发生效力。必须由乙国书面明示表示同意,D项正确。

第2题:

甲乙两国缔结某条约并约定甲乙两国文字的文本同样为作准文本,以第三种文字的文本作为参考文本。条约生效后,两国发现三个文本的某些用语有分歧。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下列关于该条约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

A.甲乙两国应接受各自语言文本的拘束

B.因乙国文本解释对甲国更有利,则甲国可以仅依乙国文本进行解释适用

C.乙国可依对其有利的第三种语言的文本进行解释适用,不必考虑甲乙国语言文本

D.由于三种文本用语分歧,该条约无效


正确答案:A
根据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3条的规定,A正确。BC错,因为缔约国不得从对方文字约文的不同解释中获得利益。D错,条约的分歧应采用公约规定的方式消除,或依目的及宗旨调和,而不是无效。只有A正确。

第3题:

甲国分立为乙国和丙国,依国际法的有关规定,甲国先前加入的《共同开发转基因

产品条约》对乙、丙两国的效力问题正确的是:( )

A.完全无效,但乙、丙可重新加入

B.经乙、丙承认后可约束两国

C.有效,因为该条约原来在全国领土都有效

D.无法确定,要具体分析


正确答案:C
34.答案:C 考点:条约的继承讲解:本题中的条约为非人身性条约,属继承范围。在国家分立的情况下,对被继承国全部领土有效的条约对所有继承国继续有效。

第4题:

甲、乙两国同为一开放性多边条约的缔约国,丙国是即将加入该条约的国家,但其意欲对该条约中的一些条款提出保留。甲乙丙均为《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缔约国。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

A.甲乙两国必须接受丙国提出的保留
B.若甲国不接受丙国的保留,则丙国的保留不生效
C.该条约生效后,丙国仍可以提出保留
D.若甲国不接受丙国的保留,该条约对甲丙两国不产生效力

答案:C
解析:
A 错误。对于条约的保留,其他缔约国可以对于该保留予以接受和提出反对。无论知何,其他国家没有对于保留必须接受的义务。B 错误。只要至少有一缔约国接受该项保留,就成为有效。C 正确。条约的保留是指一国在签署、批准、接受、赞同或加入一个条约时所作的单方声明,无论措辞或名称如何,其目的在于排除或更改条约中某些规定入条约时一国仍有保留的权利,所以在条约生效之后,一国仍可作出保留。D 错误。在保留国与反对保留国之间,若反对保留国并不反对该条约在保留国与反对保留国之间生效,则保留所涉及的规定,在保留的范围内,不在该两国之间适用。

第5题:

1922年2月,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了《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该条约又被称为(  )。

A.《四国条约》
B.《五国条约》
C.《九国公约》
D.《非战公约》

答案:C
解析:

第6题:

甲乙丙三国订有贸易条约。后甲乙两国又达成了新的贸易条约,其中许多规定与三国前述条约有冲突。新约中规定,旧约被新约取代。甲乙两国均为《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缔约国。根据条约法,下列判断哪一项是错误的?(    )

旧约尚未失效

新约不能完全取代旧约

新约须经丙国承认方能生效

丙国与甲乙两国间适用旧约


C

本题考点为条约法上的条约的冲突及条约对第三国的效力。条约的冲突是指一国就同一事项先后参加的两个或几个条约的规定相互冲突。解决条约的冲突一般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先后就同一事项签仃的两个条约的当事国完全相同时,不论是双边还是多边条约,一般适用后约取代前约的原则,即适用后约,先约失效。(2)先后就同一事项签仃的两个条约的当事国部分相同,部分不同时,在同为两条约当事国之间,适用后约优于先约的原则。(3)适用条约本身关于解决条约冲突的规定。由以上内容可知,本题选C.

 

第7题:

甲乙丙丁等20国签订了一个条约,甲国对其中一条款提出了保留,乙国接受了该项保留,而丙国则反对该项保留,依《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下列关于条约保留的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

A.该条约在甲乙国之间按照保留的范围生效

B.甲国提出保留后,即受保留的约束,不得撤销

C.在其他当事国之间,这项保留不影响条约的规定

D.甲国的保留未得到丙国的同意,则该条约在两国之间必然不生效力


正确答案:AC
A对,在保留国与接受保留国之间,按保留的范围改变该保留所涉及的条约规定。8错,保留是一种单方表示即可成立的行为,除条约另有规定外,保留得随时撤回,对保留提出的反对亦得随时撤回。C对,在保留国以外的其他当事国之间,保留不影响条约的规定。D错,如果保留经另一缔约国反对时,条约在反对国与保留国之间并不因此而不生效力,但反对国明确表示相反意思者不在此限。反对保留的国家如果并未反对该条约在该国与保留国之间生效,则在该两国之间仅不适用所保留的规定。

第8题:

甲乙两国缔结某条约时,约定甲乙两国文字的文本同样作为准文本,并以第三种文字的文本作为参考文本。条约生效后,两国发现三个文本的某些用语有些分歧:依乙国文字文本进行解释对甲国更加有利,而依据第三种语言文本进行解释,对乙国更有利。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下列关于该条约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

A.甲乙两国应接受各自语言文字的拘束

B.甲国可以仅根据乙国文本进行解释适用,因为该文本对其有利且为作准文本

C.乙国可以根据第三种语言的文本进行解释适用,因为该文本为参考文本,不必考虑甲乙国语言文本

D.由于三种文本用语有分歧,该条约无效


正确答案:A
【考点】条约文本
【解析】《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3条规定:“如果一个条约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字写成,除条约规定遇有解释分歧时应以某种文字为准,每种文字的文本同样作准……条约用语在各种在各作准文本内应推定意义是相同的,如遇分歧,除条约明文规定的一种文字解释外,各方只接受其本国文字约文的约束,而且不得从对方文字约文的不同解释中获得利益。”作准文字以外的条约译文,不能作为作准文本,但在解释时可作为参考。

第9题:

甲乙丙二三国签订了一投资贸易条约,甲乙两国就相同的事项又签订了新条约,两公约先后作出了不同的规定,新条约以甲乙两国文字的文本同样作为准文本,以第三种文字的文本作为参考文本。条约生效后,两国发现三个文本的某些用语有分歧。依《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规定,下列关于该条约的说法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在甲乙两国之间,旧约优先适用
B.因甲乙两国新约的文本之问有分歧,该条约无效
C.甲乙两国可任意选择对己方有利的文本解释适用新约
D.条约的分歧应当依公约的目的及宗旨调和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条约法——条约的适用。A错,依《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规定,先后就同一事项签订的两个条约,在同为两条约当事国之间,适用后约优于前约的原则。在同为两条约当事国与仅为其中一条约的当事国之间,适用两国均为当事国的条约。新约与旧约的当事国不同,因此,未使旧约失效。B错误,D正确,条约的分歧应采用公约规定的方式消除,或依目的及宗旨调和,而不是无效。C错,因为缔约国不得从对方文字约文的不同解释中获得利益。

第10题:

甲国对乙国发动战争后,对两国间的条约产生下列何种影响?


A.甲乙此前签订的东段边界条约立即失去效力
B.两国共同参加的战争法方面的条约开始实施
C.两国的引渡和商务条约,除另有规定外,也停止效力
D.甲乙互助同盟条约立即废止


答案:B,C,D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