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外源型法的现代化的特点,下列哪些选项的表述可以成立?

题目

关于外源型法的现代化的特点,下列哪些选项的表述可以成立?

  • A、外源型法的现代化具有自发性
  • B、外源型法的现代化具有反复性
  • C、外源型法的现代化具有依附性
  • D、外源型法的现代化具有被动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中国法的现代化的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A.是一个自发的、自下而上的、缓慢的、渐进变革的过程

B.属于外源型法的现代化

C.启动形式是立法主导型

D.具有被动性和反复性


正确答案BCD,B.属于外源型法的现代化

  C.启动形式是立法主导型

  D.具有被动性和反复性

 

第2题:

中国法的现代化的特点包括:

A.我国的法律体系总体上倾向于大陆法系,但吸收了英美法系的一些特点

B.法的现代化的启动形式是立法主导型,明显属于外源型法的现代化

C.法律制度变革在前,法律观念变革在后

D.以清末收回领事裁判权为契机,中国法的现代化在制度层面上正式启动


正确答案:ABCD
[考点] 中国法的现代化的特点
[答案及解析] ABCD。1902年,张之洞以兼办通商大臣的身份,与各国修订商约。英、日、美、葡四国表示,在清政府改良司法“皆臻完善”之后,愿意放弃领事裁判权。为此,清政府下诏,派沈家本、伍廷芳主持修律。以收回领事裁判权为契机,中国法的现代化在制度层面上正式启动了。故D项说法正确。
从起因看,中国法的现代化明显属于外源型法的现代化,西方法律资源也就必然成为中国法的现代化的主要参照。中国近百年法的现代化的历史,既与所有外源型法的现代化有共同之处,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i(1)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2)由模仿民法法系到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由于近代以来法的现代化方式的影响,加上新中国成立后引入的前苏联法律模式也是受民法法系的影响,所以,我国总体上仍然倾向于民法法系,但吸收了普通法系的一些经验,如审判程序等。故A项说法正确。(3)法的现代化的启动形式是立法主导
型。从清末修律开始,中国法的现代化一直是立法主导型,即通过大规模的、有明确针对性的立法,自上而下地建立全新的法律体制。故B项说法正确。(4)法律制度变革在前,法律观念更新在后,思想领域斗争激烈。近代以来,中国法的现代化在国家正式制度层面上推进较快。但先进的思想观念被社会接受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如此一来,“精英”意识与“大众”意识之间就存在差距了。在思想理论界,对法的现代化的认识也并不统一,观点分歧相当大。故C项正确。

第3题:

关于法的现代化,下列观点哪些正确?( )。

A.我国固有法制强调皇权至上、等级特权。轻视法的作用,所以我国法的现代化不能建立在我国固有法制基础之上

B.我国的法的现代化要立足本国,放眼世界,面向未来

C.以法的现代化的最初动力来源为尺度,法的现代化可以分为内发型、外发型和混合型三种样式

D.法的现代化是一个从人治向法治社会发展转型的过程,核心是立法的现代化


正确答案:BC
「考点」法的现代化「解析」中国的法的现代化是建立在中国固有法制的基础上的,A不正确。法的现代化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故D不正确。

第4题:

关于法的发展、法的传统与法的现代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4年)

A.中国的法的现代化是自发的、自下而上的、渐进变革的过程
B.法律意识是一国法律传统中相对比较稳定的部分
C.外源型法的现代化进程带有明显的工具色彩,一般被要求服务于政治、经济变革
D.清末修律标志着中国法的现代化在制度层面上的正式启动

答案:B,C,D
解析:
从起因看,中国法的现代化明显属于外源型法的现代化。从清末修律开始,中国法的现代化一直是立法主导型,即通过大规模的、有明确针对性的立法,自上而下地建立全新的法律体制。故A项错误。法律传统之所以可以延续,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法律意识强有力的传承作用,即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可以经常随着国家制度和政权结构的变化而变化,但是人们的法律意识却相对比较稳定,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因此,B项正确。外源型法的现代化一般是在外部环境的强有力的作用下,在迫切需要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背景下展开的,故带有明显的工具色彩,一般被要求服务于政治、经济变革。故C项正确。清末修律以收回领事裁判权为契机,中国法的现代化在制度层面上正式启动了。故D项说法正确。

第5题:

关于法律的现代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为哪一选项?( )。

A.内发型法律的现代化产生的一般是比较稳固的、与社会相协调的现代法体系

B.外源型法的现代化过程往往受到某个或某几个既存的现代法体系的影响

C.外源型法的现代化大多经历传统与现代的激烈对抗

D.为了保证法律发展的结果,防止新旧法律的对抗,我们应该放弃自上而下推动式的法律现代化


正确答案:D

「考点」法律的现代化「解析」法律的现代化可以分为内发型和外源型。内发型法的现代化是法律同社会相适应基础上的现代化。而外源型现代化则往往体现为超前性现代化。所以外源型现代化往往存在着依附与对抗。但是也不能一味等待法律的自我演进,一定程度的推动式发展是必要的。

第6题:

除《保险法》另有规定或者保险合同另有约定外,保险合同成立后,下列关于合同解除的表述正确的是()

A、投保人可以解除合同

B、保险人可以解除合同

C、投保人可以不解除合同

D、保险人不可以解除合同


参考答案:AD

第7题:

下列关于选项按钮组控件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户可以选择任意几个按钮

B.通过ButtonCount属性设置选项按钮的数目

C.当用户选中按钮时,其他的按钮都变为未选中状态

D.数据源可以是字符型或数值型


正确答案:A
解析:选项按钮组往往包含若干个选项按钮,用户只能选择其中一个按钮,当用户选中按钮时,其他的按钮都变为未选中状态。通过ButtonCount属性设置选项按钮的数目,它的数据源是一个字段变量或内存变量,可以是字符型或数值型。

第8题:

关于法律发展、法律传统、法律现代化,下列哪些选项可以成立?( )。

A.中国法律的现代化的启动形式是立法主导型

B.进入20世纪以后,各国、各民族法律的特殊性逐渐受到普遍关注,民族历史传统可能构成现实法律制度的组成部分

C.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对各国法律进行法系划分已失去了意义

D.法的继承体现时间上的先后关系,法的移植反映一个国家对同时代其他国家法律制度的吸收和借鉴


正确答案:ABD
「考点」法律发展;法律传统;法律现代化「解析」关于A,中国法律的现代化的启动形式是立法主导型,法律制度变革在前,法律观念更新在后。该说法正确。关于B,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比较法学的迅速发展,各国、各民族法律的特殊性逐渐受到普遍关注,民族历史传统可能构成现实法律制度的组成部分。B的说法正确。
    关于C,所谓法系,是指根据法的历史传统和外部特征的不同,对法所作的分类。各个民族都有其法的传统,在现代社会中,历史传统可能构成现实法律制度的组成部分,各国法律都有其特点,对各国法律进行法系划分仍有其特点。故C的说法错误。关于D,法的继承是不同历史类型的法律制度之间的延续和继受,一般表现为旧法对新法的影响和新法对旧法的承接和继受。法的移植是指在鉴别、认同、调适、整合的基础上,引进、吸收、采纳、摄取同化外国法,使之成为本国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本国所用。因此D的说法正确。

第9题:

关于非正式法源,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它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B.它可以弥补正式法源的漏洞

C.它没有正式的法律效力,司法机关不能以它作为裁判案件的理由

D.它具有法律意义


正确答案:ABD

第10题:

关于法的现代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法的现代化是指与现代化的需要相适应,法的现代性因素不断增加的过程
B、内发型法的现代化是一个自发的、自下而上的、缓慢的渐进变革过程
C、对于外源型法的现代化国家,外来法律制度与本土法律文化之间往往存在紧张关系
D、在当代社会,法的现代化表现为法的西方化

答案:D
解析:
法的现代化是指与现代化的需要相适应、法的现代性因素不断增加的过程。法的现代化有两种类型:内发型法的现代化是一个自发的、自下而上的、缓慢的渐进变革过程;外源型法的现代化具有被动性和依附性,而且外来法律制度与本土法律文化之间往往存在紧张关系。尽管西方法的现代化程度很高,但是法的现代化并不等于法的西方化。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