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我国古代行会的管理方式。

题目

简述我国古代行会的管理方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我国古代旅游诗词的艺术特征。


正确答案:
(1)旅游诗词善于摄取景物意象,并把它凸现出来。
(2)旅游诗词善于彰显景物的诗情画意,注重意境的营构。
(3)旅游诗词善于挖掘景物的哲理内涵,是“景”与“理”的融合。(4)旅游诗词善于描述历史遗迹,于古今之叹中表达人生感悟。

第2题:

简述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


正确答案: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萌芽时期先秦、郡县制时期秦、汉、州制时期魏晋南北朝、隋、道路制时期唐、宋、行省制时期元、明、清。1、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的发展演变1秦郡县制。2汉由郡、县两级制变成了州、郡、县三级。3隋州、县两级制。⑷唐道、州、县三级。宋道(或称路)、州(或称府)、县三级制。⑹元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⑺明承宣布政司(习惯仍称行省)以下设府、县。⑻清省、道、府、县2、演变特点(1)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变化多发生在混乱时期;一级行政区变化较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史实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史实东汉时期的刺史制度逐渐演化为州一级行政机构。发生在政权交替混乱时期的史实唐朝的藩镇;元朝的行省制。一级行政区变化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史实一级行政区秦汉为郡,元为行省;县级基本未动。)(2)原则山川形便;犬牙相入;依经济和人口变化不断调整。元代以前与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或山川形便);元代以后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或犬牙交错)。(元以前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元后“犬牙交错”原则,避免行政区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的吻合。各自的优点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顺应了封建社会的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促进区域内部经济的交流发展和形成独立的经济体;有利于形成文化认同。“犬牙交错”原则有利于削弱地方经济实力和文化认同感;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的出现,强化中央集权。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和抗御自然灾害;对内部交通、文化交流产生了不良影响。)(3)深层特征中央集权逐步加强,地方主动性与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地方权力越来越集中到中央。(4)整体特征二级三级制是古代地方管理制度的主体;局部而言县是中国历史最稳定的一级政区;州的地位不断降低。3、对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整体评价⑴积极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便于征发徭役、兵役,征收赋税,管理地方治安;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评述以政治为目的为主,加强中央集权,遏制地方割据;维护了农耕经济的稳定和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思想上巩固了统一和认同意识,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⑵消极①高度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②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地方行政权力受到多方面限制,不能充分发挥积极性,宋明两代最为明显。)③过度限制地方权力,不利于地方和国家的整体发展。4、地方行政区划“变动”与“不变”的具体表现。(1)变动表现地方行政区划逐渐增多,由两级制到三级制或四级制;州府等中级地方行政区域不断缩小,行政权力不断萎缩;监察区逐渐演变为行政区;元朝新增省级地方行政单位。(2)不变表现中央对地方层层的严密控制不变;在地方行政机构内分化事权,相互制约的指导思想不变;县级行政单位基本稳定,加强对最基层地方的控制不变。

第3题:

简述我国古代帝王陵墓建筑封土的沿革。


正确答案:

答案:大约从周代开始,出现“封土为坟”的做法。
(1)秦汉两代的“方上”;以秦始皇陵为典型:
(2)唐代的“以山为陵”,以唐乾陵为典型;
(3)宋代恢复“方上”的形式,但不是简单的重复;
(4)明清两代的“宝城宝顶”形式

第4题:

简述我国古代行会的主要管理方式。


正确答案: ①祖师崇拜,各行各业都有自己崇拜的祖师。
②师徒传承,手工行业的技术传承是在师傅和徒弟之间进行的,徒弟入行、拜师、出师都有一套行规,不可逾越。
③行业禁忌,传统手工业有许多行业忌讳,反映了过去手工业生存艰难的另一面。

第5题:

简述我国银行会计记账方法的演变过程。


正确答案: 1948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建行之初,采用复式收付记账法。
1949年11月第一届全国会计工作会议制定了全国银行统一会计制度,规定银行统一采用借贷记账法1950年又改用以科目为主的收付记账法1954年再次改为借贷记账法。
1965年又改为不舍现金科目的“现金收付记账法”。
1979年改为以资金为主体的“资金收付记账法”。
1987年4月人民银行总行颁布“全国银行统一会计基本制度”规定,银行的记账方法根据复式记账远原理,采用资金收付记账法或借贷记账法。并指定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及新成立的银行,采用“借贷记账法”,其余专业银行包括信用社均采用“资金收付记账法”随着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会计核算方法与国际惯例接轨已势在必行。所以1993年颁布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范从1994年1月1日起,全国银行统一采用借贷记账法。至此,银行记账方法的以固定。

第6题:

简述我国古代货币形成的条件。


参考答案:货币是在商品交换中产生的,它的出现是以商品交换的发展为前提的。(1)社会大分工促进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2)商品交换的发展,促使古代货币的产生。

第7题:

什么是会计的法规和制度?简述我国现行会计法规体系的组成内容。


正确答案:会计的法规和制度是组织从事会计工作必须遵守的规范,是经济法规、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行的会计法规体系4个层次的内容包括: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其他会计法规和会计准制度。

第8题:

简述我国古代的离婚制度。


参考答案:

我国古代社会是世俗社会,实行许可离婚的制度;同时,我国古代社会又是宗法社会,实行专权离婚和限制离婚的制度。反映在离婚方式上,以“出妻”为主,以“义绝”、“和离”和一定条件下的“呈诉离婚”为补充。出妻,即男子强制休妻,是中国古代社会最主要的离婚方式。中国古代的“礼”和“法”为男子休妻规定了七种理由,即所谓“七出”。和离又称“两愿离”,是我国封建社会一种允许夫妻通过协议离异的法律制度,大多是一种协议休妻或“放妻”,往往成为男方之家为掩盖“出妻”原因,以避免“家丑外扬”而采取的一种变通形式。义绝是一种刑事案件附带的民事法律后果。如果夫妻之间、夫妻一方与他方的一定亲属间或者双方的一定亲属间发生了法律所指明的相互侵害等犯罪事件,在追究犯罪人刑事责任的同时,夫妻关系也必须解除。呈诉离婚,即发生特定事由时由官司处断的离婚。依封建法律规定,男女双方均可呈诉要求解除婚姻关系。


第9题:

简述我国古代乐籍制度。


正确答案:最早出自项阳《山西乐户研究》一书,书中对其做了梳理与论证。“乐籍制度”是以“贱民”为主体的专业乐人制度,没入乐籍者为“乐户”。他们在宫廷、官府、军旅、庙宇中执事应差,为之提供多种与“乐”相关的服务。他们以音乐为业,甚至担当起了中国传统音乐传承之主脉,却世世代代被视作“贱民”与“奴隶”,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构成了我国封建时代一个特殊的社会团体。其发展沿革,大致是自夏商时代便有的、以音乐作为谋生手段的一群,在北魏时便以乐籍制度的形式得以确立。这确立之初,便决定了这一群体的“贱民”身份与地位。

第10题:

简述行会的管理方式?


正确答案: (1)祖师崇拜。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祖师,每逢到自己行业祖师的诞辰日,举行祭拜;
(2)师徒传承。手工行业的技术传承是在师傅和徒弟之间进行的,徒弟入行、出行、拜师、出师都是有行规的,不可逾越;
(3)行业禁忌。传统手工行业有许多禁忌,反映了过去手工业生存的艰难,如:“熟行莫出,生行莫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