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至清代中期(1840年前)的图书典籍主要有()。

题目

明代至清代中期(1840年前)的图书典籍主要有()。

  • A、《永乐大典》
  • B、《康熙字典》
  • C、《本草纲目》
  • D、《四库全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清代在图书典籍整理编纂方面的重要成果《四库全书》、().


参考答案:《古今图书集成》

第2题:

明式家具盛行的时代为()。

A明代

B明代中期

C明代晚期

D明代及清代早期


D

第3题:

“童话”这一名称出现在我国( )。

A、清代末年

B、“五四”时期

C、明代中期

D、民国初年


参考答案:A

第4题:

概括清代(1840年前)的闽台移民状况。


正确答案: 1683年,清朝统一台湾后,在台湾设置一府三县,总兵官一员兵八千,澎湖设副将一员兵二千,隶属福建省。从此,台湾在清朝政府统一的全国政权的统辖下,与祖国大陆之间的联系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之间在各方面息息相关,不可分割。清政府在统一后的初期将郑氏官兵及部分移民迁回大陆,使台湾人口减少了一半。不久又实行海禁政策,限制内地人移台湾。但台湾大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和良好的自然条件,强烈吸引着大陆沿海许多失去生计的百姓,他们冒着危险,偷渡入台。
乾隆年间台湾人口增至912920人。但由于清政府一度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移民台湾(包括偷渡者)的汉人多为男性,移民台湾的汉人流动性较大,相当一部分是农忙时入台耕种,收成后即回福建与家人团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文化在台湾的全面传播。乾隆以后特别是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清政府解除海禁后,大批妇女迁入台湾,与丈夫一道建设新家园,台湾开始从移民社会逐渐过渡到定居社会。台湾“商贾安于市,行旅安于途,舟车络绎,百贷麇至”。清初居台的汉人已从郑氏经营时的10万人增加到二、三十万人。18世纪中叶大陆移居台湾的人口已不下数十万,至嘉庆120多年间台湾汉族人口增加6倍多。
台湾的汉族移民中,福建人约占83.1%,其中泉州籍约占44.8%,漳州籍约35.1%,汀州、龙岩、福州等籍约3.2%;其余为别省的移民。由于闽南人占台湾移民人口的绝大多数,所以汉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历史也是福建文化移植到台湾并在台湾进一步发展的历史。诸如台湾移民大多数讲福建方言,闽南话几成为台湾通用的方言;台湾移民社会基本上保留着闽南地区的饮食习惯、服饰文化、建筑风格、婚丧喜庆和岁时节庆风俗;台湾的文化娱乐如戏剧歌舞、儿童游戏以及宗教信仰等也由福建传入。

第5题:

天主教传入福建应在()

  • A、唐代、明代
  • B、元代、清代
  • C、元代、明代
  • D、明代、清代

正确答案:C

第6题:

清代在图书典籍的整理和编纂方面的重要成果有() 

A.《四库全书》

B.《文史通义》

C.《古今图书集成》

D.《永乐大典》


参考答案:A, C

第7题:

中国市民社会的兴起可以追溯至()

  • A、唐代
  • B、清代
  • C、明代
  • D、宋代

正确答案:D

第8题:

《马伶传》的作者侯方域生活在 ( )

A.清代中期

B.明末清初

C.明代中期

D.晚清


正确答案:B

第9题:

《保富法》的作者聂云台先生是()时期的人。

  • A、明代前期
  • B、明代中期
  • C、明代末期,清代初期
  • D、清代中期

正确答案:C

第10题:

“训令”被规定为下行公文的名称是在()。

  • A、明代
  • B、清代
  • C、民国初年
  • D、民国中期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