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撰次诸国法”,修订出包括盗律、贼律、囚律、捕律、杂律

题目

战国时期,“撰次诸国法”,修订出包括盗律、贼律、囚律、捕律、杂律、具律六篇的《法经》的作者是()。

  • A、商鞅
  • B、韩非
  • C、李悝
  • D、李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唐律》共分()篇,502条,即: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

A、8

B、12

C、16

D、9


参考答案:B

第2题:

唐朝有关亲属相奸的内容规定在( )。A.《名例律》B.《户婚律》C.《贼盗律》D.《杂律》


正确答案:D
唐律将有关强奸、和奸、亲属相奸等犯罪规定在唐律12篇中的《杂律》中。《名例律》属于《唐律》的总则,规定的是立法指导思想、基本精神以及定罪量刑的基本原则。《户婚律》规定的是户籍管理、赋税征收、徭役、田宅、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法律,如继承、七出、三不去等。《贼盗律》规定的是恶性杀人、伤人的法律。

第3题:

《开皇律》有十二篇,最后一篇是()。

A.诈伪

B.杂律

C.断狱

D.捕亡


参考答案:C

第4题:

《九章律》在《法经》基础上增加()。

  • A、兴律
  • B、厩律
  • C、盗律
  • D、贼律
  • E、户律

正确答案:A,B,E

第5题:

《法经》六篇相当于后世《名例律》渊源的是:()

  • A、《囚法》
  • B、《盗法》
  • C、《杂法》
  • D、《具法》

正确答案:D

第6题:

《法经》六篇中相当于后世《名例律》渊源的是:( )

A.《囚法》

B.《贼法》

C.《杂法》

D.《具法》


正确答案:D
本题考查的是《法经》的内容。《法经》共六篇:《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其中《盗法》、《贼法》是关于惩罚危害国家安全、危害他人人身及侵犯财产的法律规定。李悝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所以将此两篇列为法典之首。《囚法》又称《网法》,是关于囚禁和审判罪犯的法律规定;《捕法》是关于追捕盗贼及其他犯罪者的法律规定。《囚法》、《捕法》二篇多属于诉讼法的范围。第五篇《杂法》是关于“盗贼”以外的其他犯罪与刑罚的规定,主要规定了“六禁”,即淫禁、狡禁、城禁、嬉禁、徒禁、金禁。第六篇《具法》是关于定罪量刑中从轻从重法律原则的规定,起着“具其加减”的作用,相当于近代法典中的总则部分。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D项。

第7题:

汉《九章律》是在《法经》六篇的基础上增加了《户律》、《兴律》和( )。A.《具律》B.《盗律》C.《杂律》D.《厩律》


正确答案:D

汉高祖时萧何在《法经》六篇的基础上,又吸收了秦律,增加了《户律》、《厩律》、《兴律》三篇,合为九篇,故称《九章律》,这是一部综合性的法典。

第8题:

唐朝有关强奸罪的内容规定在《唐律疏议》的( )中。

A.贼盗律

B.户婚律

C.杂律

D.名例律


正确答案:C
解析:考查要点是唐律篇目的主要内容。唐律一共十二篇,500条。十二篇按照顺序及内容来看,分别为;(1)《名例律》,规定唐律立法指导思想、基本精神以及定罪量刑的基本原则,相当于近现代刑法典的总则篇,在十二篇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卫禁律》,关于警卫皇帝宫庙、陵墓以及保卫城关要塞和边防的法律。(3)《职制律》,关于官吏职守、惩贪治赃和交通驿传的法律。(4)《户婚律》,关于户籍、赋税征收、徭役、田宅、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法律。(5)《厩库律》,关于牲畜管理、仓库管理、官物出纳方面的法律。(6)《擅兴律》,关于军队征调、指挥、行军出征、军需供给和兴造工程等方面的法律。(7)《贼盗律》,关于严惩十恶以及恶性杀人、害人的法律,是分则中很重要的内容。(8)《斗讼律》,关于惩治斗殴以及诉讼方面的法律。(9)《诈伪律》,关于惩治欺诈和伪造的法律。(10)《杂律》,关于不便列入分则内容的其他法律,如和奸、强奸罪等。(11)《捕亡律》,关于追捕逃亡的法律。(12)《断狱律》,关于审讯、判决、执行和监狱管理的法律。综上分析,C项是正确答案。A项、B项和D项均没有关于强奸内容的规定,因此,排除A项、B项和D项。

第9题:

唐律共十二篇,其中第十一篇是()。

  • A、卫禁律
  • B、捕亡律
  • C、断狱律
  • D、杂律

正确答案:B

第10题:

战国时期李悝《法经》各篇分别是()。

  • A、盗法
  • B、贼法
  • C、囚法
  • D、捕法
  • E、杂法

正确答案:A,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