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写王力上古三十韵部。

题目

默写王力上古三十韵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据王力的研究,上古音中声母和韵部的个数分别是()

A、28,30

B、30,32

C、32,30

D、30,28


参考答案:C

第2题:

据王力的研究,上古音中韵部有()个

A、32

B、23

C、13

D、30


参考答案:D

第3题:

按王力的上古音系韵部说,下面属于谈部的是()

A、之

B、芝

C、谈

D、淡


参考答案:C,D

第4题:

默写《诗经·王风·黍离》


正确答案: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第5题:

关于上古声母,黄侃提出了()的观点,王力对上古声母系统最后定为()个声母。


正确答案:照二归精;32

第6题:

据王力的研究,上古音中韵母的个数是30个。()


参考答案:正确

第7题:

按王力先生的关于上古音系的韵部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谈属于谈部

B、文属于文部

C、芝属于之部

D、乐属于药部


参考答案:ABCD

第8题:

据王力的研究,上古音中韵部的个数是()

A、28

B、32

C、30

D、36


参考答案:C

第9题:

王力上古三十韵部中,与“鱼”部相配的入声韵是(),阳声韵阳。


正确答案:

第10题:

清代学者对于古音的研究有什么卓越的成就?他们是怎样研究出上古的韵部来的?


正确答案: (1)清儒在古音方面,特别是古韵方面获得了空前的成绩。清初,顾炎武作《音学五书》,分古韵十部,奠定了清代学者划分上古韵部的基础。其后,江永分古韵十三部,戴震分古韵九类二十五部,段玉裁十七部,孔广森十八部、王念孙、江有诰各分二十一部,章炳麟二十三部,黄侃二十八部。
清代学者在声母研究上作出重大贡献的只有钱大昕一人,他证明了“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
(2)上古韵部的建立主要依靠两种材料:一是先秦韵文,特别是《诗经》的用韵;二是汉字的谐声偏旁。
①古音学家分析《诗经》用韵,用系联韵脚字的方法,确定上古韵部系统。
例如《诗经》里以下一些诗的韵脚是: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有系联的结果,“采、友、蚩、丝、谋”等字都属于同一个韵部,称为“之”部。利用这种系联韵脚字的方法,参照谐声偏旁,就可以归纳出《诗经》的韵部系统。
②谐声字即形声字,即一半表示读音、一半表示义类的字。表示读音的那部分叫“谐声偏旁”,也叫“声符”或“声旁”;表示义类的那部分叫“意符”或“形旁”。清代学者段玉裁提出一个著名理论叫“同声必同部”。意思是同一谐声偏旁的字,一定属于同一个韵部。(例如“每、悔、海、侮、梅、敏”等字现代读音是不同的,但它们在上古同属“之”部。)比如“诚、城、盛”,“成”就是谐声偏旁,“言、土、皿”是“意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