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的十个标准是由()提出来的。

题目

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的十个标准是由()提出来的。

  • A、许又新
  • B、郭念锋
  • C、钟友彬
  • D、李心天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现实地认识自我,承认自我,接受自我;(2)对现实合乎常理地认识与反应,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观念与行为;(3)对挫折有较高的承受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4)行为方式与社会角色相一致,符合常规;(5)正常健康的交往;(6)统一的人格,心理保持延续性。

第2题:

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正确答案:


第3题:

心理健康标准是__________的具体化。


正确答案:
心理健康概念;

第4题:

在郭念锋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的十个标准中,将个体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定义为( )

A. 情绪易感性
B. 心理活动的强度
C. 情绪的阀限
D. 心理活动耐受力

答案:B
解析:
知识点: 变态与健康心理学 /区分
心理活动强度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

第5题: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的评估标准是相同的。()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6题:

样评估求助者一般心理健康水平。


正确答案:评估求助者一般心理健康水平可以用郭念峰教授提出的十个标准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心理活动强度。这是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这种抵抗力即心理活动强度主要和人的认识水平有关。一个人对外部事件有充分理智的认识时就可以相对地减弱刺激的强度。另外人的生活经验、固有的性格特征、当时所处的环境条件以及神经系统的类型也会影响到这种抵抗能力。 (2) 心理活动耐受力。这是指长期经受精神刺激的能力也是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慢性的、长期的精神刺激可以使耐受力差的人处在痛苦之中在经历一段时间后便在这种慢性精神折磨下出现心理异常个性改变精神不振甚至产生严重躯体疾病。 (3) 周期节律性。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固有节律经常处在紊乱状态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都可以认为他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了。 (4) 意识水平。意识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品质的好坏为客观指标。因为注意水平的降低会影响到意识活动的有效水平。思想不能集中的程度越高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由此而造成的其他后果如记忆水平下降等也越严重。 (5) 暗示性。易受暗示的人往往容易被周围环境的无关因素引起情绪的波动和思维的动摇有时表现为意志力薄弱。他们的情绪和思维很容易随环境变化给精神活动带来不太稳定的特点。 (6) 康复能力。这是指从创伤刺激中回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康复水平高的人恢复得较快而且不留什么严重痕迹每当再次回忆起这次创伤时他们表现得较为平静原有的情绪色彩也很平淡。 (7) 心理自控力。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方向和思维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观察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时可以从他的自我控制能力如何进行判断。为此精神活动的自控能力不失为一个心理健康指标。 (8) 自信心。当一个人面对某种生活事件或工作任务时首先是估计自己的应付能力。一个人是否有恰如其分的自信是精神健康的一种标准。 (9) 社会交往。人类的精神活动得以产生和维持其重要的支柱是充分的社会交往。社会交往的剥夺必然导致精神崩溃出现种种异常心理。 (10) 环境适应能力。当生活环境条件突然变化时一个人能否很快地采取各种办法去适应并以此保持心理平衡往往标志着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健康水平。
评估求助者一般心理健康水平可以用郭念峰教授提出的十个标准,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心理活动强度。这是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这种抵抗力,即心理活动强度,主要和人的认识水平有关。一个人对外部事件有充分理智的认识时,就可以相对地减弱刺激的强度。另外,人的生活经验、固有的性格特征、当时所处的环境条件以及神经系统的类型,也会影响到这种抵抗能力。 (2) 心理活动耐受力。这是指长期经受精神刺激的能力,也是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慢性的、长期的精神刺激,可以使耐受力差的人处在痛苦之中,在经历一段时间后,便在这种慢性精神折磨下出现心理异常,个性改变,精神不振,甚至产生严重躯体疾病。 (3) 周期节律性。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固有节律经常处在紊乱状态,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都可以认为他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了。 (4) 意识水平。意识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品质的好坏为客观指标。因为注意水平的降低会影响到意识活动的有效水平。思想不能集中的程度越高,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由此而造成的其他后果,如记忆水平下降等也越严重。 (5) 暗示性。易受暗示的人,往往容易被周围环境的无关因素引起情绪的波动和思维的动摇,有时表现为意志力薄弱。他们的情绪和思维很容易随环境变化,给精神活动带来不太稳定的特点。 (6) 康复能力。这是指从创伤刺激中回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康复水平高的人恢复得较快,而且不留什么严重痕迹,每当再次回忆起这次创伤时,他们表现得较为平静,原有的情绪色彩也很平淡。 (7) 心理自控力。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方向和思维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观察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时,可以从他的自我控制能力如何进行判断。为此,精神活动的自控能力不失为一个心理健康指标。 (8) 自信心。当一个人面对某种生活事件或工作任务时,首先是估计自己的应付能力。一个人是否有恰如其分的自信,是精神健康的一种标准。 (9) 社会交往。人类的精神活动得以产生和维持,其重要的支柱是充分的社会交往。社会交往的剥夺,必然导致精神崩溃,出现种种异常心理。 (10) 环境适应能力。当生活环境条件突然变化时,一个人能否很快地采取各种办法去适应,并以此保持心理平衡,往往标志着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健康水平。

第7题:

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形成健康人格?


参考答案:(1)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2)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一是身体、智力、情绪的和谐;二是适应环境,在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三是有幸福感;四是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3)健康自我能让人们快乐而充实地生活与工作。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延伸自我、创造自我是自我完善的四部曲。

第8题:

基本标准是指对某个被评估对象而言期望达到的水平。卓越标准是指对被评估对象未作要求和期望,但是可以达到的绩效水平。()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9题:

许又新评估求助者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准包括( )。
(A)发展标准 (B)操作标准
(C)体验标准 (D)统计标准


答案:A,B,C
解析:
许又新(1988)提出心理健康可以用三类标准去衡量:体验标准(内心体验)、操作标准(社会功能)、发展标准(心理发展)。

第10题:

应对方式问卷的应用价值包括( )。
(A)为选拔人才提供帮助 (B)评估精神障碍的程度
(C)评估心理健康的水平 (D)为心理咨询提供指导


答案:A,C,D
解析:
应用方式问卷的应用价值包括:①可以作为不同群体的应对行为研究的标准 化工具。②有助于为心理健康保健工作提供依据。③为不同专业领域选拔人才提供帮助。④ 为培养人才提供帮助。⑤为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提供指导。⑥为提高和改善人的应对水平提 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