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8日,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举行。会议强调,科技创新造福人民,科技创新也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要努力营造各类创新主体平等竞争的政策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形成崇尚科学、遵循规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在近年来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已经有多位科技工作者获得这一奖项,从他们的先进事迹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最普遍的道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我国营造鼓励科技创新社会氛

题目

2013年1月18日,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举行。会议强调,科技创新造福人民,科技创新也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要努力营造各类创新主体平等竞争的政策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形成崇尚科学、遵循规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在近年来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已经有多位科技工作者获得这一奖项,从他们的先进事迹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最普遍的道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我国营造鼓励科技创新社会氛围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全民参与”是指公民是科学素质建设的参与主体和受益者,要充分调动全体公民参与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社会形成()的良好风尚。

  • A、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 B、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
  • C、崇尚科学、鼓励创新
  • D、科学自由

正确答案:A

第2题: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在针对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任务中提出,促进在广大农村形成()的良好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A、讲文明、爱科学
  • B、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 C、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 D、崇尚科学、鼓励创新

正确答案:C

第3题:

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环境,如果人们自觉而明智地去塑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就能激发科技创新的社会潜能,就能缩减从科技创新到产业运用的时间进程。从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A. 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家实力最关键的体现
B. 人才是科技创新最重要的决定力量
C. 科技创新需要充分的财政支持
D. 环境决定着科技创新的进程

答案:D
解析:
“需要一定的环境”能够推出D项观点,故答案为D。

第4题:

2013年1月1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亲自向获得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郑哲敏院士、王小谟院士颁奖。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进行重奖有利于() ①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 ②更好地发挥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③形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④促进科技事业的发展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正确答案:C

第5题:

2013年1月1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授予郑哲敏院士、王小谟院士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习近平在主持大会时指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以获奖者为榜样,继续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努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创新成果。这说明() 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 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③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④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 A、①②④
  • B、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C

第6题:

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才能有效地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要把提高()摆在重要位置,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使科学技术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不断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 A、科技创新能力
  • B、自主创新能力
  • C、科学创新能力
  • D、学习创新能力

正确答案:B

第7题: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是根植于我们民族精神的固有气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鼓励人民群众不断创新,使创新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 依据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中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使创新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


正确答案: (1)创新可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因此要使创新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使创新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可以充分发挥人们群众的主体力量。
(3)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使创新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可以促进社会发展。

第8题:

()是科学素质建设的参与主体和受益者,要充分调动全体公民参与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

  • A、公民
  • B、人民
  • C、公众
  • D、群众

正确答案:C

第9题:

2016年1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十五年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对科技发展的殷切期望,对科技工作者的深切关怀。一个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越强、掌握的核心关键技术越多,未来的发展后劲和空间就越大。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我们要加快改革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收益分配制度和转化机制,赋予科技人员更大的科研决策权,激发科技人员持久的创新动力。结合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工作的理论依据。


正确答案: 本题考查政治生活角度,设问指向析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工作的理论依据。解答时报要把握材料关键信息“党”“国家”“科技工作”,调动运用中国共产的地位、执政方式,政府的职能,国际竞争的实质等有关知识进行分析,实现知识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第10题:

合理且适度的收入差距是贯彻党和国家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等重大方针的必然要求。它有利于() ①克服平均主义,更好地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 ②尊重和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③鼓励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 ④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

  •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