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指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

题目

胡锦涛指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肯定了国民党军队的抗战
  • B、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互相配合
  • C、抗日军队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
  • D、国共两党是中国抗战的主要力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走势。抗日战争初期,由国共两党分别领导的军队相互配合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战役有

A.平型关战役
B.淞沪会战
C.忻口会战
D.武汉会战

答案:A,C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抗日战争初期国共两党领导的军队相互配合打击日军的战役。
【正确分析】1937年9月,八路军第115师主力在晋东北平型关附近伏击日军,取得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接着,又参加忻口会战,削弱了日军的空中突击和运输力量,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的作战。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选项。
【干扰分析】淞沪会战和武汉会战都是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单独进行的对日战役。

第2题:

“八路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在哪一历史时期的称呼()

  • A、抗日战争
  • B、人民解放战争
  • C、国民大革命
  • D、土地革命

正确答案:A

第3题:

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战争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


答案:C
解析:
C [解析]理论来自实践,革命实践是革命理论最直接、最重要的源泉。毛泽东思想体现在毛 泽东和其他领导人的著作和党的历史文献之中,这些著作和文献,有的是从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中概括 和总结出来的;有的是深入实际斗争、进行调查研究的结果;有的是为了指导实践活动和实际工作而作的 指示和决议。毛泽东思想离开党领导的人民进行的革命和建设的斗争实践,就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 木。可见,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基础,解决中国革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是毛泽东 思想产生的直接推动力。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第4题:

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军队的关系是:党对军队实行绝对领导。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毛泽东指出()应该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者。

  • A、蒋介石政府
  • B、共产国际
  • C、共产党和红军
  • D、张学良、杨虎城为首的国民党军队

正确答案:C

第6题:

《中国共产党军队支部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军队党支部是实现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团结巩固部队和完成各项任务的()。

  • A、领导核心
  • B、根本保证
  • C、战斗堡垒
  • D、重要基础

正确答案:C

第7题:

试述中国共产党领导军队的根本原则。


正确答案: 军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柱石,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政权和社会的基础之一。由于在中国政治中,军队无法与政治隔离,因此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家和社会的领导理所当然地包括了如何处理与军队关系的内容。
党指挥枪是中国共产党处理与军队关系的传统和领导军队的根本原则,其基本含义是:
一方面在党与军队的关系上,党高于军队,政治高于军事,政权高于军权;
另一方面,在军队的领导权归属问题上,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而不是任何其他力量可以和能够领导军队。党指挥枪原则体现为中国共产党对军队实行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绝对领导。
中国共产党对军队政治上的领导就是军队必须服从和实现中国共产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和政治原则;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目标就是军队的政治目标,军队不允许持有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目标不同的其他任何政治目标和政治主张;在军队中,只能宣传和贯彻中国共产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绝不允许宣传、渗透、奉行其他任何政治思想和主张。
首先,中国共产党对军队思想上的领导就是军队必须奉行中国共产党所奉行的理论和意识形态,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用这些思想和理论武装军队的头脑;不允许在军队中传播任何反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思想;保持军队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基础上的思想上的纯洁性,使军队能够在政治上与中国共产党保持一致、在军事上自觉听从中国共产党的指挥。从具体手段上说,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首先表现为中国共产党在组织上系统地实行对军队的严格控制和领导。
其次,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组织领导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在军队中层层建立党组织,使中国共产党党组织成为军队中更为集中、更有凝聚力的组织核心,从而实现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中同共产党对军队的组织领导是排他性的。再次,中同共产党通过独具特色的政治工作制度保证对军队的领导。军队中的政治工作制度由政治委员制度和政治机关制度构成。

第8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建立的第一块抗日根据地是( )

A.晋察冀
B.晋察豫
C.井冈山
D.陕甘

答案:A
解析:
暂无解析

第9题:

简述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的建国方针。


正确答案: (1)国民党:提出和平建国方针图谋在全国重建专制独裁政权。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在“国家统一、民主政治”口号下坚持独裁内战方针,企图在全国范围内加强和恢复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在美国的支持下,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打着“战后和平建国方针”的幌子,在政治上坚持专制独裁,军事上抢占军事要地,经济上发展官僚资本,企图重建专制独裁政权。
(2)共产党:主张和平民主团结,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联合政权。
为促使蒋介石接受这一方针,中共采取了以谈对谈,以打对打的政策。考虑到在国内外压力下,蒋介石有可能通过谈判有条件地承认中共的地位,我党亦有条件地承认国民党地位,造成“两党合作(加上民主同盟等)、和平发展的新阶段”。中共派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赴重庆谈判。通过谈判,中共以有限度地、不伤害人民根本利益的让步,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地位,取得了国际舆论和国内人民及中间派的同情。在各解放区,人民军队以自卫战争迅速、沉重地打击旨在迫使中共让步的国民党军队的大规模进攻,有力地配合谈判斗争。谈与打两方面的斗争,使得蒋介石处处被动,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一致认为“和平建国的新阶段,即将开始”,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建国的基础。
(3)各民主党派:以中国民主同盟等为代表的各民主党派在政协会议前后开始活跃于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他们为争取走“第三条道路”而奔走于国共之间。在国共问题上,他们声称“不左倾,不右袒”,在国共之间“超然独立”,以促使中国出现和谐团结的政治局面。在政治制度上,主张以英美式的民主政治为范本,建立以国会制、内阁制为特征的民主政治。在实现方式上,主张国共两党同时“解除武装,改变性质”,从有武装的“特别政党”变成为无武装的“普通政党”。行动的态度主张和平的,改良的,不赞成暴力的革命的行动,而他们企盼的就是早日召开政协会议以解决国共间尚未化解的争端。

第10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军队的根本原则


正确答案: 党指挥枪是中国共产党处理与军队关系的传统和领导军队的根本原则,其基本含义是:一方面在党与军队的关系上,党高于军队,政治高于军事,政权高于军权;另一方面,在军队的领导权归属问题上,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而不是任何其他力量可以和能够领导军队。
党指挥枪原则体现为中国共产党对军队实行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绝对领导。中国共产党对军队政治上的领导就是军队必须服从和实现中国共产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和政治原则;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目标就是军队的政治目标,军队不允许持有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目标不同的其他任何政治目标和政治主张;在军队中,只能宣传和贯彻中国共产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绝不允许宣传、渗透、奉行其他任何政治思想和主张。
中国共产党对军队思想上的领导就是军队必须奉行中国共产党所奉行的理论和意识形态,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用这些思想和理论武装军队的头脑;不允许在军队中传播任何反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思想;保持军队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基础上的思想上的纯洁性,使军队能够在政治上与中国共产党保持一致、在军事上自学听从中国共产党的指挥。
从具体手段上说,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首先表现为中国共产党在组织上系统地实行对军队的严格控制和领导。
其次,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组织领导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在军队中层层建立党组织,使中国共产党党组织成为军队中更为集中、更有凝聚力的组织核心,从而实现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组织领导是排他性的。
再次,中国共产党通过独具特色的政治工作制度保证对军队的领导。军队中的政治工作制度由政治委员制度和政治机关制度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