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甲午战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

题目

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甲午战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点是()

  • A、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 B、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 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 D、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一战后,在华盛顿会议上,大国为争夺亚太地区霸权展开激烈斗争,斗争的结果是()

A.日本的扩张势头受挫

B.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美国取代英国确立了海上霸权

D.英国的殖民势力大增


参考答案:A

第2题:

下列不平等条约内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 )。

A.割占香港岛
B.赔款2100万银元
C.攫取领事裁判权
D.协定关税

答案:D
解析:
中国近代史上的协定关税,是从1842年中英签订的《南京条约》开始的。条约第10款规定:英商“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一条文,在相应的英文本中是“中国皇帝同意建立一个公平和正规的进出口关税和其他饷费”,并不含有必须对方议允的意思。

第3题:

通过两次鸦片战争,英国殖民者除强占香港外,在中国攫取的权益还有( )。

A.协定关税

B.投资设厂

C.设置租界

D.驻扎军队

E.领事裁判权


正确答案:ACE
本题考点: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在中国攫取的权益。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殖民者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等不平等条约,获得了协定关税、设置租界和领事裁判权等权益,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时对这些权益有了更详细、更苛刻的规定。可见选项ACE项正确。
B项“投资设厂”是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首先攫取的,D项“驻扎军队”是各国列强通过1901年的《辛丑条约》获得的。均不符合题意。

第4题:

日本企业家大岛川一在重庆开了一家铁厂,你认为这件事最早会出现在()

  • A、鸦片战争后
  •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 C、甲午中日战争后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正确答案:C

第5题:

甲午战后,中国弥补对外贸易逆差的最主要手段是()。

  • A、侨汇
  • B、金银的输出
  • C、国际援助
  • D、外商在华投资

正确答案:D

第6题:

通过两次鸦片战争,英国殖民者除强占香港外,在中国攫取的权益还有(  )。


A.领事裁判权

B.设置租界

C.投资设厂

D.关税协定

答案:A,B,D
解析:
通过两次鸦片战争及有关条约,英国在中国攫取了关税协定、设置租界、领事裁判权等权益。“投资设厂”是日本通过《马关条约》攫取的。故选ABD。

第7题:

弗农经过对战后日本跨国公司发展的长期研究,提出了产品周期理论。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一家日本企业在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杭州开设一家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后

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D.甲午战争后


参考答案:D

第9题:

一家日本企业在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杭州开设一家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 A、鸦片战争后
  • B、洋务运动后
  • 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 D、甲午战争后

正确答案:D

第10题:

简述并评价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外国人在华办报活动。


正确答案: (1)外国人在华办报活动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
(2)外报的出现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3)外报的实践有助于中国民族报业的发展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