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历的24节气于哪一个时期确定下来的()

题目

中国农历的24节气于哪一个时期确定下来的()

  • A、夏商
  • B、春秋战国
  • C、秦汉
  • D、隋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与24节气对应的历法是()。

  • A、阴历
  • B、阳历
  • C、农历
  • D、都不是

正确答案:B

第2题:

在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中,第五个节气是()节气?


正确答案:清明

第3题:

中国常说的24节气包括那些?


十四节气蕴含着丰富的含义,下面就来看看各个具体的含义吧: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至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

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

下半年是八廿三。

  二十四节气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根据视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反映我国一定地区(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代表)一年中的自然现象与农事季节特征的二十四个节候。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

二十四节气记忆句: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节气简表
节气 太阳黄经度数 所在公历日期 所在阳历日期* 所分三个气候
  立春 315° 2月3——5日 阴历腊月十六日 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
  雨水 330° 2月18——20日 阴历一月一日 獭祭鱼、鸿雁来、草木萌动
  
  

二十四节气

惊蛰 345° 3月5——7日 阴历一月十六日 桃始花、仓庚鸣、鹰化为鸠
  春分 0° 3月20——21日 阴历二月一日 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
  清明 15° 4月4——6日 阴历二月十六日 桐始华、鼠化为鴽、虹始见
  谷雨 30° 4月19——21日 阴历三月一日 萍始生、鸣鸠拂其羽、戴胜降于桑
  立夏 45° 5月5——7日 阴历三月十六日 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
  小满 60° 5月20——22日 阴历四月一日 苦菜秀、靡草死、小暑至
  芒种 75° 6月5——7日 阴历四月十六日 螳螂生、鵙始鸣、反舌无声
  夏至 90° 6月21——22日 阴历五月一日 鹿角解、蜩始鸣、半夏生
  小暑 105° 7月6——8日 阴历五月十六日 温风至、蟋蟀居辟、鹰乃学习
  大暑 120° 7月22——24日 阴历六月一日 腐草化为萤、土润溽暑、大雨时行
  立秋 135°8月7——9日 阴历六月十六日 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处暑 150° 8月22——24日 阴历七月一日 鹰乃祭鸟、天地始肃、禾乃登
  白露 165° 9月7——9日 阴历七月十六日 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
  秋分 180° 9月22——24日 阴历八月一日 雷始收声、蛰虫培户、水始涸
  寒露 195° 10月8——9日 阴历八月十六日 鸿雁来宾、雀攻大水为蛤、菊有黄花
  霜降 210° 10月23——24日 阴历九月一日 豺乃祭兽、草木黄落、蛰虫咸俯
  立冬 225° 11月7——8日 阴历九月十六日 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

二十四节气(1张)
  小雪 240° 11月22——23日 阴历十月一日 虹藏不见、天气上腾、闭塞而成冬
  大雪 255° 12月6——8日 阴历十月十六日 鴠鸟不鸣、虎始交、荔挺生
  冬至 270° 12月21——23日 阴历冬月一日(苗历新年) 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
  小寒 285° 1月5——7日 阴历冬月十六日 雁北向、鹊始巢、雉始雊
  大寒 300° 1月20——21日 阴历腊月一日 鸡始乳、鸷鸟厉疾、水泽腹坚

第4题:

我国农历中有多少个节气?


正确答案: 24个

第5题:

我国测出24节气是在()时期


正确答案:夏朝

第6题:

中国农历的哪个节气有着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


正确答案:冬至

第7题:

立春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首。()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是()?


参考答案:大寒

第9题:

在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中,属于春季(农历)的节气是()()()()。


正确答案:雨水、谷雨、惊蛰、春分

第10题:

中国农历中共有多少节气?


正确答案:中国农历中共有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