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国际形势的基本态势呈现出()。

题目

当今世界国际形势的基本态势呈现出()。

  • A、总体和平、局部战争
  • B、总体缓和、局部紧张
  • C、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 D、总体紧张、局部战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形势发展的基本态势是( )。

①总体和平、局部战争②总体缓和、局部紧张③总体封闭、局部开放④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C
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的基本态势。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利益,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故选C。

第2题:

当前国际形势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1)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2)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国际形势总体稳定.
(3)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世界还很不安宁.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
(4)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第3题:

当今世界国际形势的基本态势呈现出( )。 A.总体和平、局部战争 B.总体缓和、局部紧张 C.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D.总体紧张、局部战争


正确答案:AC

第4题:

企业文化的发展态势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状态,即在相对稳定状态下呈上升趋势。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于国际形势所作判断的基本思想包括()。

  • A、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
  • B、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
  • C、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国际形势总体稳定
  • D、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正确答案:A,B,C,D

第6题:

长期趋势(T)是指在一个长时期内居支配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基本因素使得现象总体呈现出大致逐渐上升或下降的发展变动态势。(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7题:

五年来“海西”经济区建设呈现出良好的()

  • A、趋势
  • B、态势
  • C、形势
  • D、气势

正确答案:A,B,C,D

第8题:

中国的专利授权数量在2010年之后呈现出爆发式的态势。()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正确

第9题:

根据文章叙述,明清时期华语呈现出渐渐衰落的态势。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认识当今世界的新变化?


正确答案:1、世界经济在分化调整中低速增长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是世界经济的一个转折点,世界经济结束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持续增长与繁荣,进入危机后缓慢且充满不确定性的调整阶段。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实施以"再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复苏战略,掀起回归实体经济的高潮。自2013年发达国家整体经济复苏势头企稳,美国经济明显好于欧日,增长势头基本稳固,是全球经济的一个亮点。但发达国家仍在消化包括高负债、高失业率在内的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一些国家面临潜在增长率下降甚至停滞的风险。金融危机爆发后,新兴经济体经济增势一度强于发达国家,成为拉动世界经济的重要动力。但面对自身沉积的诸多结构性问题和外部环境恶化的双重挑战,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出现明显放缓,发展方式需要转变。中国经济增速在放缓,但7%左右的增长率依然为全球经济的总需求提供了重要动力。总体看,全球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呈现明显的国别和地区差异,世界经济面临的问题和风险依然较多。
2、低利率环境下金融市场动荡加剧
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的中央央行实施了史上最积极的货币政策。自2008年末以来,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的官方干预利率都一直略高于零。2011年,欧洲央行曾勉为其难地把利率提高到1%以上,但随后又不得不调回至零附近。为遏制经济停滞局面,2014年6月6日欧洲银行宣布,将边际存款利率降至-0.1%,基准再融资利率下调至0.15%,边际贷款利率大幅下调35个基点至0.4%。这意味着欧洲银行成为首个实施负利率的世界主要央行。在过去20年里,日本央行执行的利率一直接近于零。世界经济复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发达国家宽松货币政策的支持。但长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有助于刺激居民增加消费产出、企业增加投资同时,也助长了金融市场的冒险行为,导致流动性风险上升。这将增加金融稳定风险,并可能影响世界经济复苏。
3、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下跌
国际金融危机前,伴随中国实体经济的成长以及美国虚拟经济的扩张,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演绎了长达10年的牛市。但在2011年创出新高后,自2012年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呈现持续下行态势。2012年和2013年,世界初级产品价格指数分别下跌0.2%和0.8%,2014年前9个月该指数同比下跌3.1%。究其原因,一是世界经济低速增长,使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开始全面进入买方市场,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导致大宗商品市场黄金期结束。二是美国逐步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元升值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三是发达国家经济企稳、股市回报回升,一些投资基金开始从商品市场撤出,大宗商品市场"去金融化"提速,一定程度纠正了过度投机造成的大宗商品价格扭曲。2014年国际原油价格出现极端波动,12月10日国际油价一度跌至5年新低。国际原油价格大幅波动对原油输出国和进口国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下跌,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全球的通缩风险。
4、全球能源格局出现重大调整
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一直通过大力发展页岩气、清洁能源等"开源"措施与制定新的汽车耗油标准等"节流"举措推动美国"能源独立"。英国石油公司发布的2014年度世界能源展望预测,受益于页岩革命,美国石油产量将于2012年达到最大值,天然气产量则会在2035年达到顶峰,美国最早将于2018年成为能源净出口国。页岩气革命提高了美国能源自给能力,夯实了美国能源安全的基础,使美国制造业成本大幅降低,提高了国际竞争力,促进了再工业化,美国实体经济大受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