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属于()时期,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取

题目

2006年,属于()时期,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性进展。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 A、“九五”
  • B、“十五”
  • C、“十一五”
  • D、“十二五”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

A.谋求国民经济一段时期内快速发展

B.谋求国民经济在一个长时期内快速发展

C.谋求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正确答案:C

第2题:

注重分析规划对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所产生的影响和要求,促进经济社会的()。

A:协调发展
B:全面发展
C:可持续发展
D:科学发展

答案:B
解析:

第3题:

宏观经济调控的任务主要是( )

A.保持国民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

B. 促进整个国家经济结构的优化。

C. 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D. 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参考答案:BCD

第4题:

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是编制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科学编制并组织实施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有利于合理有效地配置公共资源,引导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国民经济( )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 A、持续
  • B、稳定
  • C、永续
  • D、快速
  • E、协调

正确答案:A,D,E

第6题:

1996年以来,国家开始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把( )作为“九五”时期及其后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条重要方针。

A.“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迅速消除地区发展不平衡” B.“实施西部大开发,建设山川秀美的西部” C.“迅速消除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实现共同富裕” D.“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正确答案:D
点评:改革开放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上从过去强调均衡布局,重点开发建设内陆地区,转变到按三大地带序列,由东部向中部和西部,分阶段、有重点、求效益地展开布局。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开始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把“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九五”和今后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条重要方针。详见教材P16.

第7题:

23.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 )、社会( )。
A.全面发展,全面进步B.持续发展,持续进步
C.快速发展,快速进步D.充分发展,全面进步


答案:A
解析:

第8题: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原则有()。

A.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B.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C.必须坚持自力更生战略基点

D.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没

E.必须扩大宏观调控范围


正确答案:ABD

第9题:

道路运输是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环节正常运转和协调发展的先决条件,对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国防现代化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概述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共对私营经济实施的政策及其原因、作用。


正确答案: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政策:限制和利用;(合理调整);原因:国民经济崩溃,私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作用:对国民经济恢复起了重要作用;
⑵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政策:赎买政策;原因:民族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同盟军;民族资产阶级愿意接受改造;作用: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
⑶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政策:鼓励、引导健康发展;原因:以往的教训;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决定的;
作用:促进了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