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四阶段理论”是由()A、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的B、英国心理学家沃勒斯提出的C、美国经济学家华尔特.罗斯托提出的D、著名学者弗里曼提出的

题目

创新的“四阶段理论”是由()

  • A、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的
  • B、英国心理学家沃勒斯提出的
  • C、美国经济学家华尔特.罗斯托提出的
  • D、著名学者弗里曼提出的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1987年,美国经济学家纳尔逊和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


参考答案:正确

第2题:

混合模式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

A.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的"技术创新链环-回路模式"

B.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的"技术创新线性-循环"模式

C.经济学家克莱因和罗森伯格提出的"技术创新链环-回路模式"

D.经济学家克莱因和罗森伯格提出的"技术创新线性-循环"模式


正确答案:C
法律法规: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主要有以下模式;  
第一,线性模式  
1.技术推动型。技术推动型是从基础研究开始到产品在市场销售的线性序列过程,其过程是;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工程制造-市场销售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新产品和新工艺是以新原理和新概念为基础的,而这些新概念和新原理是由基础研究产生的。这种模式也称科学推动型。  
2.需求引发型。人们在对创新过程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一种新的线性模式,其过程是:  
市场需求-应用研究与开发-工程制造-市场销售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以市场需求作为技术创新过程的出发点,常常被称之为"需求引发型"。在创新中,需求是比技术潜力更重要的因素。  
第二,混合模式  
混合模式最具代表性的是由经济学家克莱因和罗森伯格提出的"技术创新链环-回路模型",它不是将创新作为一系列前后相继的阶段,而是将创新作为一个相互作用和反馈的往返过程,从而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创新过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技术创新的链环-回路模型共有五条创新路径。  
技术创新的链环-回路模型根据市场机会、企业知识基础、组织制度和结构框架以及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来认识技术创新过程的,这很大程度上将企业的技术过程、组织过程、制度过程和市场过程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这一模型大致包含四个功能,即产品战略和市场机会的辨认、分析和工程设计、生产工程、市场营销。  
企业技术创新的成败并不单纯由技术原因和市场原因所决定,而是包括组织制度和结构因素在内的多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第3题:

最早提出国家创新体系的专家是( )。

A.熊彼特

B.弗里曼

C.琼.伍德沃德

D.泰罗


正确答案:B
解析:国家创新体系最早是由英国著名技术创新研究专家弗里曼于1982年提出的。

第4题:

创新概念首次进入经济领域是()提出的。

  • A、熊彼特
  • B、华尔特•罗斯托
  • C、迈尔斯
  • D、厄特巴克

正确答案:A

第5题:

创新(Innovation)一词及其概念的首次提出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在其成名之作《经济发展理论》(1912年出版)中给予定义的。

  • A、 华尔特·惠特曼·罗斯托(Walt Whitman Rostow)
  • B、 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
  • C、 伊诺思(J.L.Enos)
  • D、 厄特巴克(J.M.Utterback)

正确答案:B

第6题:

提出企业家创新模型的人是()。

A.菲利普斯

B.弗里曼

C.沃尔什

D.熊彼特


参考答案D

第7题:

创新概念最早是()年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来的。

  • A、1912
  • B、1918
  • C、1920
  • D、1926

正确答案:A

第8题:

创新的概念最早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的。()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正确

第9题:

()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弗里曼于1987年首次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

  • A、日本
  • B、法国
  • C、英国
  • D、美国

正确答案:C

第10题:

技术创新最早的概念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于1912年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的。

  • A、斯密
  • B、马歇尔
  • C、瓦尔拉斯
  • D、熊彼特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