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走向和路由方案应结合线路的技术条件和地形地貌,提出()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以进行方案比选和论证。A、1~2B、2~3C、3~4D、4~5

题目

线路走向和路由方案应结合线路的技术条件和地形地貌,提出()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以进行方案比选和论证。

  • A、1~2
  • B、2~3
  • C、3~4
  • D、4~5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进行独立型方案比选时,如果条件(如资金)允许,在三个备选方案中可以选择()个投资方案。

A、1

B、2

C、3

D、以上各项


参考答案:D

第2题:

项目应该采用设备租赁方案还是设备购买方案,取决于两种方案在经济上的比较,比较的方法与一般的互斥方案比选方法相同,具体步骤应为( )。

(1)拟定若干设备投资、更新方案

(2)定性分析筛选方案(包括进行财务能力、技术风险等分析)

(3)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状况,提出更新建议

(4)定量分析进行方案优选,做出决策

A.(1)(2)(3)(4) B.(3)(1)(2)(4)

C.(1)(2)(4)(3) D.(3)(1)(4)(2)


正确答案:B

第3题:

制定计划的过程分为以下几步:(1)确立目标;(2)估量机会;(3)调查研究;(4)提出多种方案;(5)方案选择。正确的顺序是()

A、(1)→(3)→(2)→(4)→(5)

B、(2)→(1)→(3)→(4)→(5)

C、(2)→(1)→(4)→(3)→(5)


参考答案:B

第4题:

某公益项目现有4个备选方案,方案的效果是增加就业岗位,费用为方案实施的全部费用,各方案的实施期和效果预测期相同,具体效果和费用见下表。若基准指标为每增加一个就业岗位需要花费500元,则在政府财力充足时,采用费用效果比的方法进行比选时,应选择的方案为()

A:方案1
B:方案2
C:方案3
D:方案

答案:A
解析:
四个方案的费用效果比分别为:C1/E1=7200/17.5=411.43(元/人);C2/E2=8800/18.4=478.26(元/人);C3/E3=10100/18.1=558.01(元/人);C4/E4=12000/19.0=631.58(元/人)。第3、4个方案的费用效果比大于基准指标500元/人,这两个方案不予接受。第1、2两个方案的增量费用效果比为△C/△E=(8800-7200)/(18.4-17.5)=1777.78(元/人),超过基准指标,所以投资额小的方案1更优。

第5题:


某工程,业主在招标文件中规定:工期T(周)不得超过8 0周,也不应短于6 0周。某施工单位决定参与该工程的投标。在基本确定技术方案后,为提高竞争能力,对其中某技术措施拟定了三个方案进行比选。方案一的费用为C1 =100+4T;方案二的费用为C2 =150+3T;方案三的费用为C3 =250+2T。这种技术措施的三个比选方案对施工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均没有影响。各关键工作可压缩的时间及相应增加的费用见表5-10。



假定所有关键工作压缩后不改变关键线路。


【问题】


1.该施工单位应采用哪种技术措施方案投标?为什么?


2.该工程采用问题1中选用的技术措施方案时的工期为80周,造价为2 6 5 3万元。为了争取中标,该施工单位投标应报工期和报价各为多少?


3.若招标文件规定,施工单位自报工期小于80周时,工期每提前1周,其总报价降低2万元作为经评审的报价,则施工单位的自报工期应为多少?相应的经评审的报价为多少?


4.如果该工程的施工网络计划如图5-19所示,则压缩哪些关键工作可能改变关键线路?压缩哪些关键工作不会改变关键线路?





答案:
解析:

1.令C1=C2,即100+4T=150+3T,解得T=50(周)。当工期小于5 0周时,应采用方案一;当工期大于50周时,应采用方案二。由于招标文件规定工期在60~ 80周之间,因此,应采用方案二。再令C2=C3,即150+3T=250+2T,解得T=100(周)。当工期小于1 00周时,应采用方案二;当工期大于1 00周时,应采用方案三。因此,根据招标文件对工期的要求,施工单位应采用方案二的技术措施投标。或:当T=60周,则C1=100+4*60=3 40(万元)C2=150+3*60 =330(万元)C3=250+2*60=370(万元)此时,方案二为最优方案。当T=80周,则C1=100+4*80=420(万元)C2 =150+3*80=390(万元)C3 =250+2*80=410(万元)此时,方案二为最优方案。所以施工单位应采用方案二的技术措施投标。


2.由于方案二的费用函数为C2=150+3T,所以对压缩1周时间增加的费用小于3万元的关键工作均可压缩,即应对关键工作C和M进行压缩,则自报工期应为:80-2-2= 76(周)。相应的报价为:2653 -(80 - 76)*3+2.5*2+2.0*2=2650(万元)


3.由于工期每提前1周,可降低经评审的报价2万元,所以对压缩1周时间增加的费用小于5万元的关键工作均可压缩,即应对关键工作A、C、E、I进行压缩,则自报工期应为:80-1-2-1-2=74(周)。相应的经评审的报价为:2653 -(80 -74)*(3+2)+3.5+2.5*2+4.5+2.0*2=2640(万元)


4.压缩关键工作C、E、H可能改变关键线路,压缩关键工作A、M不会改变关键线路。



第6题:

在建设方案设计过程中,应结合政策、法规、技术和经济等各方面相关因素,对建设方案开展各层次的多方案分析和比选,以争取全面优化项目建设方案,具体要求不包括( )。

A.建设项目各层次的建设方案设计都进行多方案分析和比选

B.参与比选的各建设方案设计都应经审批单位核准

C.参与比选的各建设方案设计都应满足项目功能要求

D.建设方案设计单位应详细报告多方案比选结果,提出推荐方案


正确答案:B

第7题:

根据《工程咨询成果质量评价办法》,进行多方案比选情况综合评价时,应主要从()等方面进行评价。

A:技术方案比选
B:节能节水论证
C:节约土地论证
D:实施方案比选
E:职业卫生论证

答案:A,D
解析:
多方案比选情况综合评价应从厂址和外部配套条件论证情况、技术方案比选、实施方案比选情况进行。

第8题: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深度要求:重大的技术、经济方案,应有( )方案的比选。

A.2个以上 B.3个以上 C.4个以上 D.5个以上


正确答案:A

在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时,重大的技术、经济方案,应有两个以上方案的比选。

第9题:

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重大技术(经济)方案至少应进行()个方案的比选。

A、2
B、3
C、4
D、5

答案:A
解析: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在以下方面达到使用要求:①应能充分反映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成果,内容齐全,结论明确,数据准确,论据充分,满足决策者确定方案和项目决策的要求。②选用主要设备的规格、参数应能满足预订货的要求。③重大技术、经济方案,应有两个以上方案的比选。④确定的主要工程技术数据,应能满足项目初步设计的要求。⑤构造的融资方案,应能满足银行等金融部门信贷决策的需要。⑥应反映可行性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某些方案的重大分歧及未被采纳的理由,以供委托单位与投资者权衡利弊进行决策。⑦应附有评估、决策(审批)所必需的合同、协议、意向书、政府批件等。

第10题:

根据《从技术走向管理》课程,工作追踪的正确步骤是:()。

  • A、(1)收集工作数据、(2)作出工作评价、(3)寻找改进方案、(4)建立共识和承诺
  • B、(1)收集工作数据、(2)作出工作评价、(3)建立共识和承诺、(4)寻找改进方案
  • C、(1)收集工作数据、(2)寻找改进方案、(3)、作出工作评价(4)建立共识和承诺
  • D、(1)作出工作评价、(2)收集工作数据、(3)寻找改进方案、(4)建立共识和承诺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