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施工地下对接技术,必须对顶管对接区土体预先进行加固。加固范围为项管外径外()m

题目

顶管施工地下对接技术,必须对顶管对接区土体预先进行加固。加固范围为项管外径外()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2~3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当管道位于路基范围内时,施工时应采取适当作业原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不得使用压路机进行压实作业
B.管顶至路床的覆土厚度在0.5~0.8m时,路基压实时应对管道采取保护或加固措施
C.管顶至路床的覆土厚度不大于0.5m时,应对管道进行加固
D.管顶至路床的覆土厚度在0.5~0.8m时,直接用压路机压实

答案:D
解析:
管顶至路床的覆土厚度在0.5~0.8m时,应对管道进行加固或保护

第2题:

顶管顶进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现场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

A、采用敞口式(手掘式)顶管时,应将地下水位降至管底以下不小于0.5m处,并应采取措施,防止其他水源进入顶管的管道
B、当周围环境要求控制地层变形或无降水条件时,宜采用封闭式的土压平衡或泥水平衡顶管机施工
C、穿越建(构)筑物、铁路、公路、重要管线和防汛墙等时,应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D、根据工程设计、施工方法、工程和水文地质条件,对邻近建(构)筑物、管线,应采用土体加固或其他有效的保护措施
E、大口径的金属管道,当无地层变形控制要求且顶力满足施工要求时,可采用一次顶进的挤密土层顶管法

答案:A,B,C,D
解析:
2020教材P203 / 2019教材P204
顶管顶进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现场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敞口式(手掘式)顶管机时,应将地下水位降至管底以下不小于0.5 m处,并应采取措施,防止其他水源进入顶管的管道。2)当周围环境要求控制地层变形或无降水条件时,宜采用封闭式的土压平衡或泥水平衡顶管机施工;目前城市改扩建给水排水管道工程多数采用顶管法施工,机械顶管技术获得了飞跃性发展。3)穿越建(构)筑物、铁路、公路、重要管线和防汛墙等时,应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根据工程设计、施工方法、工程和水文地质条件,对邻近建(构)筑物、管线,采用土体加固或其他有效的保护措施。4)小口径的金属管道,当无地层变形控制要求且顶力满足施工要求时,可采用一次顶进的挤密土层顶管法。E错。

第3题:

当因受场地挖方不允许放坡时,则应()。

A、停止施工

B、支撑加固

C、顶管施工

D、人工夯实


参考答案:B

第4题:

当管顶以上覆土厚度小于()时,应对回填材料进行改性,或对管道进行加固。


正确答案:80cm

第5题:

某项目部承接一项顶管工程,其中DN1350mm管道为东西走向,长度90m;DN1050mm管道为偏东南方向走向,长度80m,设计要求始发工作井y采用沉井法施工,接收井A、C为其他标段施工(如图5示),项目部按程序和要求完成了各项准备工作。

开工前,项目部测量员带一测量小组按建设单位给定的测量资料进行高程点与y井中心坐标的布设,布设完毕后随即将成果交予施工员组织施工。
按批准的进度计划先集中力量完成y井的施工作业,按沉井预制工艺流程,在已测定的圆周中心线上按要求铺设粗砂与D,采用定型钢模进行刃脚混凝土浇筑,然后按顺序先设置E与F、安装绑扎钢筋,再设置内、外模,最后进行井壁混凝土浇筑。
下沉前,需要降低地下水(已预先布置了喷射井点),采用机械取土;为防止y井下沉困难,项目部预先制定了下沉辅助措施。
y井下沉到位,经检验合格后,顶管作业队进场按施工工艺流程安装设备:K→千斤顶就位→观测仪器安放→铺设导轨→顶铁就位。为确保首节管节能顺利出洞,项目部按预先制定的方案在y井出洞口进行土体加固:加固方法采用高压旋喷注浆,深度6m(地质资料显示为淤泥质黏土)。
<1> 、按测量要求,该小组如何分工?测量员将测量成果交予施工员的做法是否正确,应该怎么做?
<2> 、按沉井预制工艺流程写出D、E、F的名称;本项目对刃脚是否要加固,为什么?
<3> 、降低地下水的高程至少为多少米(列式计算)?有哪些机械可以取土?下沉辅助措施有哪些?
<4> 、写出K的名称,应该布置在何处?按顶管施工的工艺流程,管节启动后,出洞前应检查哪些部位?
<5> 、加固出洞口的土体用那种浆液,有何作用?注意顶进轴线的控制,做到随偏随纠,通常纠偏有哪几种方法?


答案:
解析:
1.(1)该小组应分为两组,一组进行坐标位置放线,一组进行高程点布设,布设完毕后进行两组复核。(组内分工可分为:立尺、观测、记录、计算、复核等)
(2)布设完毕后随即将成果交予施工员组织施工的做法不正确。布设完毕后应采用不同数据采集人核对的方法,分别核对从图纸上采集的数据、实测数据的计算过程与计算结果,并据以判定测量成果的有效性,并报监理工程师复核后方可使用。
2.(1)D—垫木,E—钢板止水带,F—预留孔和管道洞口预埋件
(2)该沉井下沉位置的地质为淤泥质黏土,非坚硬地层,故刃脚位置无需特殊加固。若为防止脚踏面受损,可在踏面部位使用角钢加固。
3.(1)地下水位应降低至刃脚踏面以下0.5m。
则应降至到的标高为0.000-5.000-0.5-0.3-0.1-0.6-0.5=-7.000(m)
(2)抓铲挖土机、长臂挖掘机、抓斗。
(3)下沉辅助措施有:
①沉井外壁采用阶梯形以减少下沉摩擦阻力时,在井外壁与土体之间应有专人随时用黄砂均匀灌入。
②采用触变泥浆套助沉
③空气幕助沉
④爆破方法开挖下沉
4.(1)K—后背墙(后背、后座或后座墙),应布设在沉井井壁和千斤顶之间,后背工作面与管道轴线垂直。(或回答出A、C接收井对应的K布置的具体方向)
(2)管节启动后,出洞前应检查顶进设备(顶铁、千斤顶、油泵、油表)是否运行正常,管节本体是否出现裂痕破坏,沉井井壁是否出现裂痕,顶进开挖面是否稳定等。
5.(1)可采用水泥浆、化学浆液。起到洞口土体加固及洞门密封防水堵水的作用,保证开挖面的稳定。
(2)顶进纠偏方法有:
①挖土纠偏和调整顶进合力方向纠偏。
②纠偏时开挖面土体应保持稳定;采用挖土纠偏方式,超挖量应符合地层变形控制和施工设计要求。
③刀盘式顶管机纠偏时,可采用调整挖土方法,调整顶进合力方向,改变切削刀盘的转动方向,在管内相对于机头旋转的反向增加配重等措施。

第6题:

顶管前,根据地下顶管施工技术要求,按实际情况制定的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和措施要必须符合()。

A. 规范
B. 标准
C. 规程
D. 领导指示
E. 地方规定

答案:A,B,C
解析:
顶管前,根据地下顶管施工技术要求,按实际情况制定的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和措施要必须符合规范、规程、标准。

第7题:

当管道位于路基范围内时,施工时应采取适当作业原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不得使用压路机进行压实作业
B、管顶至路床的覆土厚度在0.5~0.8m时,路基压实时应对管道采取保护措施
C、管顶至路床的覆土厚度不大于0.5m时,应对管道进行加固
D、沟槽的回填土压实度应符合路基压实要求

答案:D
解析:
2020/2019教材P18
(二)路基下管道回填与压实(1)当管道位于路基范围内时,其沟槽的回填土压实度应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且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不得使用压路机。(2)当管道结构顶面至路床的覆土厚度不大于50cm时,应对管道结构进行加固。(3)当管道结构顶面至路床的覆土厚度在50?80cm时,路基压实时应对管道结构采取保护或加固措施。

第8题:

以下关于土压平衡式顶管施工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土压平衡式顶管施工采用流体输送切削产生的土体,施工速度快

B、土压平衡式顶管在覆土较浅的状态下也能正常工作

C、土压平衡式顶管不能连续性顶进,顶进速度较慢

D、土压平衡式顶管的顶力比泥水平衡式顶管大


答案:A

第9题:

采用顶管预埋钢管或定向钻孔时,在顶管或定向钻孔前必须将顶管区域内其他地下设施的()调查清楚,制定方案,保持安全距离,严禁盲目顶管或定向钻孔施工。


正确答案:具体位置

第10题:

顶管前,根据地下顶管施工技术要求,按实际情况制定的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和措施要必须符合()。

  • A、规范
  • B、标准
  • C、规程
  • D、领导指示
  • E、地方规定

正确答案:A,B,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