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增量集成测试的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两种测试方法的优缺点?

题目

简述增量集成测试的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两种测试方法的优缺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自顶向下测试的主要优点在于,它可以自然地作到逐步求精,一开始便能让测试者看到系统的框架。它的主要缺点是需要提供被调用模拟子模板。
自底向上测试的优点在于,由于驱动模块模拟了所有调用参数,即使数据流并未构成有向的非环状图,生成测试数据也没有困难。如果关键的模块是在结构图的底部,那么自底向上测试有优越性的。它的主要缺点则在于,直到最后一个模块被加入进去以后才能看到整个程序的框架。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比较自顶向下集成测试和自底向上集成测试的优劣?


参考答案:自顶向下集成测试表示逐步集成和逐步测试是按照结构图自上而下进行的,即模块集成的顺序是首先集成主控模块(主程序),然后依照控制层次结构向下进行集成。自底向上集成测试表示逐步集成和逐步测试的工作是按结构图自下而上进行的,由于是从最底层开始集成,所以也就不再需要使用桩模块进行辅助测试。
自顶向下测试的主要优点在于它可以自然的做到逐步求精,一开始就能让测试者看到系统的框架。它的主要缺点是需要提供桩模块。自底向上的优点在于不需要桩模块,需用的驱动模块比较少。它的主要缺点在于,直到最后一个模块被加进去之后才能看到整个程序(系统)的框架。

第2题:

集成测试时,能够较早发现高层模块接口错误的测试方法是 ______。

A.自底向上渐增式测试方法

B.自顶向下渐增式测试方法

C.非渐增式测试方法

D.系统测试方法


正确答案:B
解析:由自顶向下测试的特点可知,该集成测试方法是能够较早发现高层模块接口错误的。

第3题:

下列关于面向对象集成测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大突击集成是面向对象集成测试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法

B.自底向上集成和自顶向下集成都需要为集成测试开发大量代码

C.协作集成在任何情况下都优于自底向上集成和自顶向下集成

D.高频集成是以自底向上集成为基础,利用冒烟测试进行的集成测试


正确答案:B
解析:面向对象程序的集成测试策略有很多种,其中主要有传统的集成策略(大突击集成、自底向上集成、自顶向下集成和夹层式集成),协作集成,基于集成,高频集成,基于事件(或消息)的集成,基于使用的集成,客户机/服务器的集成、分布式集成。大突击集成就是将系统的所有组成成分都集成在一起进行测试,通常只有在整个软件的可靠性有了基本的保障时,大突击集成测试才是一种合理的选择。自底向上集成主要缺点是需要开发大量的测试驱动代码,自顶向下集成则需要为集成测试开发大量桩代码,总之,二者都要为集成测试开发大量代码。选项C说法过于绝对,因为只有当类间的主要协作关系可以明确辨识,且每个功能只需要少数类协作就可以完成时,采用协作集成方式才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高频集成并不是一个具体的集成策略,它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频繁地将新开发出来的代码与已有代码集成,一般采用冒烟测试的方法,但并不是以自底向上集成为基础。

第4题:

简述自顶向下集成测试的过程、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正确答案:过程: (1)对主控模块进行测试,测试时用桩模块代替所有直接附属于主控模块的模块。 (2)根据选定的结合策略(深度优先或广度优先),每次用一个实际模块代替对应的桩模块. (3)在结合下一个模块的同时进行测试(新结合进来的模块也许又需要新的桩模块). (4)为保证加入的模块没有引进新的错误,可能需要进行回归测试. (5)从[2]开始不断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完成. 优点:不需要驱动程序;早期验证系统主要功能;早期发现上层模块的接口错误 缺点:需要大量的桩模块;底层模块的错误发现较晚;早期不能充分展开人力 适用范围:产品控制结构比较清晰和稳定;产品的高层接口变化比较小;产品的底层接口经常可能被修改;产品的控制规模具有较大的技术风险,需要尽早进行验证。

第5题:

集成测试是在组装软件模块的同时,进行测试以查找与接口有关的错误。组装模块的过程为( )。

A.自顶向下或自底向上

B.自顶向下

C.先自顶向下后自底向上

D.自底向上


正确答案:A

第6题:

简述自顶向下增量式测试和自底向上增量式测试两种集成测试方法,并比较两者的优点和缺点。


参考答案:自顶向下增量式测试:主要优点在于它可以自然的做到逐步求精,一开始就能让测试者看到系统的框架。主要缺点是需要提供桩模块,并且在输入/输出模块接入系统以前,在桩模块中表示测试数据有一定困难。
自底向上增量式测试:优点在于,由于驱动模块模拟了所有调用参数,即使数据流并未构成有向的非环状图,生成测试数据也无困难。主要缺点在于,直到最后一个模块被加进去之后才能看到整个程序(系统)的框架。

第7题:

下列关于面向对象集成测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__。

A.大突击集成是面向对象集成测试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法

B.自底向上集成和自顶向下集成都需要为集成测试开发大量代码

C.与自底向上集成和自顶向下集成相比,基干集成是一种更充分的集成测试策略

D.高频集成是以自底向上集成为基础,利用冒烟测试进行的集成测试


正确答案:B
解析:大突击集成就是将系统的所有组成成分都集成在一起进行测试,通常只有在整个软件的可靠性有了基本的保障时,大突击集成测试才是一种合理的选择。自底向上集成主要缺点是需要开发大量的测试驱动代码,自顶向下集成则需要为集成测试开发大量桩代码,总之,二者都要为集成测试开发大量代码。选项C说法过于绝对,因为只有当类间的主要协作关系可以明确辨识,且每个功能只需要少数类协作就可以完成时,采用协作集成方式才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高频集成并不是一个具体的集成策略,它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频繁地将新开发出来的代码与已有代码集成,一般采用冒烟的方式,但并不是以自底向上集成为基础。

第8题:

以下关于面向对象软件集成测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大突击测试总是面向对象软件集成测试效果最差的方法

B.基于判定表的测试是面向对象软件集成测试的常用方法

C.大突击测试无须增量集成

D.自底向上集成需要开发的测试代码总是比自顶向下集成需要开发的测试代码多


正确答案:C
解析:所谓大突击集成就是将系统的所有组成成份都集成在一起进行测试。与其他集成策略不同的是,大突击集成只能进行一轮,无须进行增量集成。

第9题:

简述增量模式集成测试的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两种测试方法。


正确答案:自顶向下法(Top-down integration) 对主控模块进行测试,测试时用桩模块代替所有直接附属于主控模块的模块。 根据选定的结合策略(深度优先或广度优先),每次用一个实际模块代替对应的桩模块. 在结合下一个模块的同时进行测试(新结合进来的模块也许又需要新的桩模块). 为保证加入的模块没有引进新的错误,可能需要进行回归测试. 自底向上法(Bottom-up integration) 把底层模块组合成实现某个特定软件子功能的簇(Cluster). 开发一个驱动程序,协调测试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对由模块组成的子功能簇进行测试. 去掉驱动程序,沿软件结构自下向上移动,把子功能簇组合起来形成更大的子功能簇.

第10题:

简述自底向上集成测试过程、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正确答案:过程 把底层模块组合成实现某个特定软件子功能的簇(Cluster). 开发一个驱动程序,协调测试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对由模块组成的子功能簇进行测试. 去掉驱动程序,沿软件结构自下向上移动,把子功能簇组合起来形成更大的子功能簇. 从[2]开始不断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完成. 优点 对底层模块行为的早期验证,较早发现底层模块错误 在初期可能会并行进行,提高效率 减少了桩模块的工作量 驱动模块额外编写,对被测模块的可测性要求较低 便于故障定位 缺点 驱动模块工作量非常大 对需求的验证被推迟到了最后,设计上的错误不能被及时发现 适用范围 底层接口比较稳定的产品 高层接口变化比较频繁的产品 底层模块较早完成的产品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