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11帧中,Address位哪个地址位代表帧接收端的地址?

题目

802.11帧中,Address位哪个地址位代表帧接收端的地址?()

  • A、Address1
  • B、Address2
  • C、Address3
  • D、Address4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以太网帧结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目的地址与源地址使用IP地址

B.帧前定界符字段不计入帧头长度

C.数据字段的最小长度为46字节

D.帧校验字段采用32位的CRC校验


正确答案:A
解析:在以太网帧结构中,前导码与帧前定界符在接收后不需要保留,也不计人帧头长度中;目的地址与源地址分别表示帧的接收结点与发送结点的硬件地址(即MAC地址、物理地址);数据字段的最小长度是46字节;帧校验字段采用32位的循环冗余校验(CRC。所以选项A错误。

第2题:

关于以太网帧结构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目的地址与源地址使用MAC地址

B)帧前定界符字段需要计入帧头长度

C)数据字段的最小长度为64字节

D)帧校验字段采用96位的CRC校验


正确答案:A
【答案】A
【知识点】以太网的帧结构
【解析】以太网的帧结构中的目的地址与源地址均使用硬件地址即MAC地址。8B的前导码与帧前定界符在接收后不需要保留,也不计入帧头长度中。数据字段的最小长度为46B。帧校验字段采用32位的CRC校验。

第3题:

在以太网帧中,目的地址字段使用的地址长度是()

A.256位

B.128位

C.64位

D.48位


参考答案:D

第4题:

如果目的地址不在MAC地址库中,交换机如何处理帧()。

  • A、它泛滥该帧到所有端口,除了接受该帧的端口之处
  • B、它转发该帧到所有端口,直到它接收到目的地址的收到确认信息
  • C、它缓存该帧,直到目的地址学习了该路径

正确答案:A

第5题:

224.0.0.5代表的是()地址位二进制表示。

  • A、主机地址
  • B、网络地址
  • C、广播地址

正确答案:C

第6题:

下列三类地址格式中B类地址格式是:()

A.0网络地址(7位)主机地址(24位)

B.01网络地址(14位)主机地址(16位)

C.10网络地址(14位)主机地址(16位)

D.110网络地址(21位)主机地址(8位)


参考答案:C

第7题:

LAPB按HDLC的格式其地址编码只有两种:地址A是DTE地址(),地址B是DCE地址(),根据帧中的地址码可知该帧是命令帧还是响应帧,因为在命令帧中填()的地址,在响应帧中填()的地址。


正确答案:11000000;10000000;对方;自己

第8题:

关于传统Ethernet帧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源地址字段使用发送结点的IP地址

B.目的地址字段使用接收结点的IP地址

C.前导码与帧前定界符总长度为8字节

D.帧校验字段采用32位的曼彻斯特编码

E.数据字段的最大长度为1518字节


正确答案:ABED
Ethernet帧中目的地址和源地址分别表示帧的接收结点与发送结点的硬件地址。前导码与帧前定界符总长度为8个字节,帧校验字段采用32位的CRC(循环校验码)校验,数据字段的最大长度为1500B。帧的最小长度是64B,最大长度是1518B。根据解析知,除了C选项正确外,其余选项均错。故选择ABED选项。

第9题:

为方便书写及记忆,一个IP地址通常采用用0-255之内的4个十进制数表示,数之间用句点分开,这些十进制数中的每一个都代表(),即所谓的8位位组,称为点分表示法。

  • A、32位地址的其中7位
  • B、32位地址的其中8位
  • C、32位地址的其中9位
  • D、32位地址的其中10位

正确答案:B

第10题:

在8086系统中,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是()。

  • A、物理地址为20位,逻辑地址为16位
  • B、物理地址为20位,逻辑地址为20位
  • C、物理地址为16位,逻辑地址为20位
  • D、物理地址为16位,逻辑地址为16位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