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址距离测量使用钢尺测量时一般不得超过()尺段。

题目

界址距离测量使用钢尺测量时一般不得超过()尺段。

  • A、1
  • B、2
  • C、3
  • D、5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钢尺量距时,加入下列何项改正后,才能保证距离测量精度(  )。

A、尺长改正
B、温度改正
C、倾斜改正
D、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倾斜改正

答案:D
解析:
钢尺量距的成果整理一般应包括计算每段距离的量得长度、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高差改正,最后算得经过各项长度改正后的水平距离。

第2题:

钢尺量距时,尺长误差是积累性的,其大小与所测量()成正比。

  • A、水平距离
  • B、倾斜距离
  • C、距离
  • D、垂直距离

正确答案:C

第3题:

进行三等水准测量时,每一站控制前后尺距离符合要求时,一般是用( )方法。

A.钢尺量距;

B.皮尺量距;

C.视距测量;

D.光电测距。


正确答案:C

第4题:

水准测量的仪器设备主要有水准仪和水准尺,一般情况下多使用()尺。 

  • A、塔尺
  • B、折尺
  • C、钢尺
  • D、板尺

正确答案:A

第5题:

钢尺量距注意事项不合理是()

  • A、丈量时尺应用力均匀拉紧,尺零点应对准尺段终点位置
  • B、测量整尺段数应记清,并与后测手收回的测钎数应符合
  • C、量完一段前进时,钢尺应悬空,不触地拖拉

正确答案:A

第6题:

界址测量中,下列各项属于对角度半测回测定要求的有(  )。

A.经纬仪对中误差不得超过3mm
B.一测站结束后必须检查后视方向,其偏差不得大于±30″
C.使用电磁波测距仪时,距离一般不超过300m
D.使用钢尺测量距离时一般不得超过2尺段
E.经纬仪对中误差不得超过1mm

答案:A,B,D
解析:
界址测量一般采用极坐标法,须在已知控制点上设站。角度半测回测定,经纬仪对中误差不得超过3mm,一测站结束后必须检查后视方向,其偏差不得大于±30″;距离测量可用电磁波测距仪或钢尺,使用电磁波测距仪时,距离一般不超过200m,个别放宽至300m,使用钢尺测量时一般不得超过2尺段。相邻测站至少应检测一界址点;界址边丈量应采用电磁波测距仪或钢尺丈量。解析法测定界址点坐标相对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5cm两相邻界址点间,坐标反算距离与实地丈量距离的较差,不得大于10cm;解析法测定的界址点坐标与原拟用地界址点坐标之差的中误差为±10cm,允许误差为±20cm。

第7题:

由于视距测量距离比钢尺量距来得快,所以一般精度较高的距离测量都采用这种方法。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使用钢盘尺测量距离时,应把尺端头和测量起点对齐,进行测量。()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9题:

钢尺量距注意事项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量完一段前进时,钢尺应沿地面拉动前进,以防钢尺断裂
  • B、丈量时尺应用力均匀拉紧,尺零点应对准尺段终点位置
  • C、测量整尺段数应记清,并与后尺手收回的测钎数应符合

正确答案:C

第10题:

带电线路导线的垂直距离可用()测量。

  • A、绝缘绳;
  • B、皮尺;
  • C、钢尺;
  • D、线尺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