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中二级类是依

题目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中二级类是依据()等方面的土地利用差异,对一级类进行具体细化。

  • A、覆盖特征
  • B、用途
  • C、自然属性
  • D、社会经济属性
  • E、经营目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中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的基本框架及其设定。


正确答案: 采用二级分类体系:一级类12个,二级类57个
一级类设定:依据土地用途和利用方式,考虑到农林水交通等有关部门需求,设定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域、交通运输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为保证地类的的完整性,对上述一级类中未包含的地类,设为其他土地

第2题:

土地利用现状三级分类与二级分类的区别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三级分类是将全国所有土地整体考虑,统一按三级分类编号
二级分类是将城镇(包括农村居民点)土地与其它土地分别单独分类,每类分别按两级分类编号。

第3题:

现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采用二级分类体系,将土地分为(  )个一级类和57个二级类。

A.3
B.8
C.12
D.15

答案:C
解析:
现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采用二级分类体系,其中,一级类12个,二级类57个。各省根据本省的具体情况,可在全国统一的二级地类基础上,根据从属关系续分三级类,并进行编码排列,但不能打乱全国统一的编码排序及其所代表的地类及含义。

第4题:

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一级地类共有()个。

  • A、10
  • B、6
  • C、8
  • D、7

正确答案:C

第5题:

什么是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原则?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是如何划分的? 


正确答案: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是指根据根据土地用途和利用方式的现状进行的土地分类,用以反映土地利用现状和研究土地利用问题。
原则:利用的相似性、分类的统一性、层次的科学性和地域的差异性。
第一级按国民经济部门用地构成,划为8个类型;第二级按照土地利用条件和方式,划分为46个类型:
1.耕地:灌溉水田、望天田、水浇地、旱地、 菜地
2.园地:果园、桑园、茶园、橡胶园、其他园地
3.林地: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苗圃
4.牧草地:天然草地、改良草地、人工草地
5.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城镇、农村居民点、独立工矿用地、盐田、特殊用地
6.交通用地:铁路、公路、农村道路、农用机场、港口/码头
7.水域:河流地面、湖泊水面、水库水面、坑塘水面、苇地、滩涂、沟渠、水工建筑物、冰川及永久积雪
8.未利用土地:荒草地、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土地、裸岩、砾石地、田坎、其他

第6题: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共分为12个一级类和56个二级类。


正确答案:正确

第7题:

土地利用分类(2007)中二级地类有()。

  • A、43个
  • B、56个
  • C、57个
  • D、69个

正确答案:C

第8题:

农用土地的用途在土地登记时登记到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的一级地类。


正确答案:正确

第9题:

2007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采用一级、二级两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为 ()个一级类,和()个二级类。


正确答案:12;57

第10题:

国土资发[2009]56号规定,国有未利用地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中未列入耕地后备资源的( )。

  • A、旱地
  • B、盐碱地
  • C、沼泽地
  • D、沙地
  • E、裸地

正确答案:B,C,D,E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