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地类界线调绘时,当影像反映的界线与实地一致时,调绘的地类界线应严格与影像反映界线保持一致(重合),移位不得大于图上()mm,否则应重新标绘。A、0.2B、0.3C、0.5D、1.0

题目

农村土地地类界线调绘时,当影像反映的界线与实地一致时,调绘的地类界线应严格与影像反映界线保持一致(重合),移位不得大于图上()mm,否则应重新标绘。

  • A、0.2
  • B、0.3
  • C、0.5
  • D、1.0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地类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地类调查应当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进行
B.按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及《全国土地分类(试行)》的要求进行
C.以接受勘测定界委托时为调查时点
D.通过现场调查及实地判读,将用地范围内及其附近的各地类界线测绘或转绘在工作底图上,并标注三级地类编号
E.在地类调查的同时,实地调绘农用地和建设用地范围界线

答案:A,B,C,D
解析:
E项,在地类调查的同时,要将基本农田的位置、范围等标绘在土地勘测定界图上,首先要向划定基本农田的部门收集标绘有基本农田位置、范围的图件资料,将收集的资料与土地勘测定界图套合、调整,经基本农田划定部门认可后,确定为占用基本农田数据;而农用地转用范围线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

第2题:

农村土地地类界线调绘时,当影像反映的界线与实地一致时,调绘的地类界线应严格与影像反映界线保持一致(重合),移位不得大于图上(  )mm,否则应重新标绘。

A.0.2
B.0.3
C.0.5
D.1.0

答案:B
解析:
农村土地地类界线调绘时,当影像反映的界线与实地一致时,调绘的地类界线应严格与影像反映界线保持一致(重合),移位不得大于图上0.3mm,否则应重新标绘。当影像反映的地类界线与实地不一致,必须在实地依据实地情况或综合判读标绘其地类界线,判读标绘的地类界线相对于实地确定的地类界线移位不得大于图上1.0mm。

第3题:

权属调查阶段中,按宗地开展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国有土地使用权调查,将(  )调绘或标绘在调查工作底图上或直接标绘在土地利用现状图上。

A.属地界线
B.属地线
C.地界线
D.权属界线

答案:D
解析:
权属调查阶段主要工作内容是按宗地开展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国有土地使用权调查,将权属界线调绘或标绘在调查工作底图上或直接标绘在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处理和调处土地权属争议,签订或继续使用原签订的《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或《土地权属界线争议原由书》。

第4题:

权属调查阶段中,按宗地开展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国有土地使用权调查,将()调绘或标绘在调查工作底图上或直接标绘在土地利用现状图上。

  • A、属地界线
  • B、属地线
  • C、地界线
  • D、权属界线

正确答案:D

第5题: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需要进行外业调绘的界线有()、权属界线和地类界。


正确答案:境界线

第6题:

关于农村土地地类调查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综合调绘法可以将大量外业调绘工作提前到室内完成,减轻外业调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调绘的工作效率
B.综合调绘法是农村土地调查中地类调查的主要方法,是内业判读和外业调查相结合的调绘方法
C.室内解译采用的方式有直接目视判读标绘、立体(具备立体像对时)判读标绘以及直接利用已有土地利用数据库与调查底图(DOM)套合解译及标绘
D.全野外调绘法就是持调查底图直接到实地,将影像所反映的地类信息与实地状况一一对照、识别,将调查结果直接形成能够反映调查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状况的原始调查图件和资料
E.全野外调绘法耗时耗力,地类调查应全部采用综合调绘法

答案:A,C,D
解析:
B项,综合调绘法是农村土地调查中地类调查的主要方法,是内业解译和外业核实、补充调查相结合的调绘方法,内业解译又包括了判读、判译、预判和判绘四个步骤;E项,全野外调绘法虽然耗时耗力,但当影像分辨率较低、影像现势性不强、人员影像解译能力较差和调查经验不足时,应采用全野外调绘法以提高精度。

第7题:

外业调绘的主要内容包括:()

  • A、地类图斑的调绘
  • B、行政区域界线和权属界线的调绘
  • C、线状地物的调绘
  • D、零星地物的调绘
  • E、基本农田的调绘

正确答案:A,B,C,D,E

第8题:

农村土地调查中,地类调查采用调绘法,下列关于调绘法的描述正确的有(  )。

A.当影像上地类界线与实地一致时,将地类界线直接调绘到调查底图上
B.当影像不清晰、或实地地物与影像不一致时,采用实地测量方法,将地物补测后重新绘制调查底图
C.当影像不清晰、或实地地物与影像不一致时,采用实地测量方法,将地物补测到调查底图上
D.当有设计图、竣工图等有关资料时,可将新增地物的地类界线直接补测在土地利用现状图上,但必须实地核实确认
E.将地物的坐落、权属性质、权属单位、图斑编号、地类编码、耕地类型、线状地物宽度等属性标注在调查底图或《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上

答案:A,C,D,E
解析:
B项,当影像不清晰、或实地地物与影像不一致时,采用实地测量方法,将地物补测到调查底图上即可,不需对底图进行重新绘制。

第9题:

采用调绘方式确认图斑界线时,下列哪种情况符合调绘的技术要求()

  • A、调绘图斑的明显界线与影像中同名地物位移图上距离为0.5mm
  • B、调绘图斑的不明显界线与影像中同名地物位移图上距离为1.5mm
  • C、调绘图斑的明显界线与影像中同名地物位移图上距离为1mm
  • D、调绘图斑的不明显界线与影像中同名地物位移图上距离为0.9mm

正确答案:D

第10题:

当影像反映的地类界线与实地不一致,必须在实地依据实地情况或综合判读标绘其地类界线,判读标绘的地类界线相对于实地确定的地类界线移位不得大于图上()mm。

  • A、1.0
  • B、1.5
  • C、2.0
  • D、2.5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