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衬砌采用先拱后墙施工时,拱圈混凝土达到仪器强度70%之后方可进

题目

当衬砌采用先拱后墙施工时,拱圈混凝土达到仪器强度70%之后方可进行()。

  • A、拱脚
  • B、下部断面的开挖
  • C、边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为保证二次衬砌的质量和整体性,在任何情况下,钻爆法开挖都应采用( )的施工顺序。

A.先拱后墙
B.先墙后拱
C.同时施做拱墙
D.交替施做拱墙

答案:B
解析:
为保证二次衬砌质量和整体性,在任何情况下,钻爆法开挖都必须采用先墙后拱施工顺序。

第2题:

下列对山岭隧道的明洞施工技术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当边坡稳定性差,但拱脚承载力较好,能保证拱圈稳定时,可采用先拱后墙法
B、当边坡能暂时稳定时,可采用先墙后拱法
C、半路堑式明洞施工时,可采用墙拱交替法,且宜先做内侧边墙,继作拱圈,再做外侧边墙。
D、当路堑式明洞拱脚地层松软,不能采用先拱后墙法施工时,可用跳槽法。


答案:C
解析:
半路堑式明洞施工时,可采用墙拱交替法,且宜先做外侧边墙,继作拱圈,再做内侧边墙。参见教材P134。

第3题:

当衬砌采用先拱后墙施工时,拱圈混凝土达到仪器强度70%之后方可进行( )。

A.拱脚

B.下部断面的开挖

C.边墙


参考答案: B

第4题:

混凝土拱涵施工,当拱圈中砂浆达到设计强度的(  )时,即可拆除拱圈支架。


A.60%

B.70%

C.80%

D.100%

答案:B
解析:
参考第四章第二节内容,应选B项。 当拱圈中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即可拆除拱圈支架,但须待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方可填土。拱圈支架未拆除,拱圈中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可进行拱顶填土,但应待拱圈中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方能拆除拱圈支架。

第5题:

根据《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规范》SL378-2007,特大断面洞室(或大断面隧洞)采用先拱后墙法施工时,拱脚下部岩石开挖应符合的要求有( )。

A.拱脚线的最低点至下部开挖面的距离,不宜小于1.5m
B.拱脚线的最低点至下部开挖面的距离,不宜小于2.5m
C.顶拱混凝土衬砌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5%
D.顶拱混凝土衬砌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65%
E.顶拱混凝土衬砌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55%

答案:A,C
解析:
2020版教材P394 / 2019版教材P393
5.5.5当特大断面洞室设有拱座,采用先拱后墙法开挖时,应注意保护和加固拱座岩体。拱脚下部的岩体开挖,应符合下列条件:1拱脚下部开挖面至拱脚线最低点的距离不应小于1.5m。2顶拱混凝土衬砌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5%。

第6题:

在涵洞拱架未拆除的情况下,拱圈砌筑砂浆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时,可进行拱顶填土,但在拱圈强度达到设计强度( )后,方可拆除拱架。

A.85%
B.90%
C.95%
D.100%

答案:D
解析:
2019版教材P151页
在拱架未拆除的情况下,拱圈砌筑砂浆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时,可进 行拱顶填土,但在拱圈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后,方可拆除拱架。

第7题:

当边坡稳定性差,但拱脚承载力较好,能保证拱圈稳定时,可采用( )。
A、先墙后拱法
B、先拱后墙法
C、墙拱交替法
D、跳槽挖井法


答案:B
解析:
当边坡稳定性差,但拱脚承载力较好,能保证拱圈稳定时,可采用先拱后墙法。参见教材P134。

第8题:

当衬砌采用先拱后墙法施工时,拱圈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 )之后方可进行下部断面的开挖。

A、60%;

B、70%;

C、80%;

D、100%。


参考答案:B

第9题:

在涵洞拱架未拆除的情况下,拱圈砌筑砂浆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时,可进行拱顶填土,但在拱圈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拱架。

A、 85%
B、 90%
C、 95%
D、 100%

答案:D
解析:
2018新教材P146 在拱架未拆除的情况下,拱圈砌筑砂浆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时,可进 行拱顶填土,但在拱圈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后,方可拆除拱架。

第10题:

用先拱后墙法施工时,拱脚以上( )m范围内,应用与拱圈同级的混凝土一起灌注。
A、5
B、1
C、1.5
D、2


答案:B
解析:
用先拱后墙法施工时,拱脚以上1m范围内,应用与拱圈同级的混凝土一起灌注。参见教材P223。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