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2012年完成建筑工作量6860万元,消耗水泥58760t

题目

某企业2012年完成建筑工作量6860万元,消耗水泥58760t。预计2013年将完成工作量总值8960万元。按照平均供应间隔期为6d,保险储备天数为3d核定。(注:平均每日需要量是根据某一物资全年需用量除以360d得出。)最高储备定额=()t。

  • A、1919.7
  • B、946.7
  • C、1499.4
  • D、2249.4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施工企业承建某建设单位的建筑工程,当年计划建筑工作量为200万元。双方签订合同中规定,工程备料款额度按当年建筑工作量的25%计算,则应预收备料款()元。

A、5000

B、200000

C、50000

D、500000


正确答案:D

第2题:

(2016年)某船舶制造企业2018年初承接大型船舶制造业务,2018年全年按照完成工作量确认的收入是5800万元,船东确认的工作量为5000万元,合同约定船东按照确认工作量的90%支付进度款,实际收到价款4000万元。企业就该制造业务应确认所得税收入()万元。

A.4500
B.5000
C.4000
D.5800

答案:D
解析:
企业受托加工制造大型机械设备等,以及从事建筑、安装劳务等,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的,按照纳税年度内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认收入,所以2018年度该企业按完成的工作量应确认所得税收入5800万元。

第3题:

项目实施过程中某阶段实际完成的工作量所消耗的费用是()。

A、BCWS

B、EAC

C、ACWP

D、BCWP


参考答案:C

第4题:

某工程施工中某水泥厂为施工企业供应水泥,延迟交货一周,延迟交货导致施工企业每天损失0.4万元,第一天晚上施工企业为减少损失,采取紧急措施共花费1万元,使剩余6天共损失0.7万元。则水泥厂因违约应向施工企业赔偿的损失为()。

A、1.1万元
B、1.7万元
C、2.1万元
D、2.8万元

答案:C
解析:
教材P136
本题考查的是建设工程赔偿损失的规定。《合同法》规定,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对方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没有采取适当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当事人因防止损失扩大而支出的合理费用,由违约方承担。故水泥厂因违约应向施工企业赔偿的损失为0.4+1+0.7=2.1(万元)。 @##

第5题:

共用题干
某水泥厂年产水泥100万吨,每吨水泥的成本为900元,为了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消耗和稳定产量,需要进行技术改造,需耗资8000万元,技术改造完成后,每吨水泥的成本降低至850元,环境污染问题、消耗过高问题和产量不稳问题,均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假设标准投资效益系数为0.3。

该水泥厂进行技术改造后,年经济效益可达()万元。
A:2200
B:2510
C:2600
D:3000

答案:C
解析:
进行技术改造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分析,需要对技术改造方案的总投资和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在计算技术改造方案的总投资时,除了考虑由于进行技术改造而追加投资外,还应该把由于技术改造引起的某些生产能力消失给企业造成的损失计人总投资之中。即技术改造后形成的生产能力,不仅以追加投资为代价,而且还以旧的生产能力的消失为代价,这一代价将要靠改造后增加的收益按标准回收期予以收回。


技术改造方案优化选择的方法有多种,例如投资回收期法、追加投资回收期法和效益成本分析法。


根据技术改造项目的经济效益计算公式,即E=Q1(C0-C1)-E0K。式中,E为技术改造的年度经济效益;Q1为技术改造后的年产品产量(Q1=Q0);C0、C1为技术改造前、后的产品单位成本;K为技术改造的总投资;E0为标准投资效益系数。该水泥厂进行技术改造后年经济效益可达:E=Q1(C0-C1)-E0K=100*(900-850)-0.3*8000=2600(万元)。


技术可行性分析的核心是企业技术改造的技术选择问题。在进行技术选择时,企业应遵循的原则包括:①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好的效果;②有利于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③确保改造后能够消化推广。即分析技术是否适用是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分析的核心。

第6题:

某船舶制造企业2015年初承接大型船舶制造业务,2015年全年按照完成工作量确认的收入是5800万元,船东确认的工作量为5000万元,合同约定船东按照确认工作量的90%支付进度款,实际收到价款4000万元。企业该制造业务应确认所得税收入(  )万元。

A.4500
B.5000
C.4000
D.5800

答案:D
解析:
本题的考核点是企业所得税特殊收入的确认问题。企业受托加工制造大型机械设备等,以及从事建筑、安装劳务等,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的,按照纳税年度内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认收入,这与船东确认的工作量无关,所以2015年度该企业按完成的工作量应确认所得税收入5800万元。

第7题:

共用题干
某水泥厂年产水泥100万吨,每吨水泥的成本为900元,为了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消耗和稳定产量,需要进行技术改造。如果进行技术改造,需耗资8000万元,技术改造完成后,每吨水泥的成本降低至850元,环境污染问题、消耗过高问题和产量不稳问题,均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假设标准投资效益系数为0.3。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水泥厂进行技术改造后,年经济效益可达()万元。
A:2200
B:2510
C:2600
D:3000

答案:C
解析:
进行技术改造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分析,需要对技术改造方案的总投资和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在计算技术改造方案的总投资时,除了考虑由于进行技术改造而追加投资外,还应该把由于技术改造引起的某些生产能力消失给企业造成的损失计入总投资之中。
技术改造方案优化选择的方法有:①投资回收期法。指某技术改造方案的投资额用该方案实施后的净收益额来补偿的时间,其投资回收期越小越好;②追加投资回收期法。指某技术改造项目由两种及其以上方案时,采用某一方案比采用其它方案多投资的部分,由采用这一方案比采用其他方案节约的经营费用来补偿所需要的时间;③效益成本分析法。通过计算和比较技术改造项目在各方案下整个寿命期间内收益的现值与成本比率,以确定各技术改造方案排列的优先次序和取舍的方法。
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的技术改造项目的经济效益计算公式:E=Q1(C0-C1)-E0K。式中,E表示技术改造的年度经济效益;Q1表示技术改造后的年产品产量(Q1=Q0);C0、C1表示技术改造前、后的产品单位成本;K表示技术改造的总投资;E0表示标准投资效益系数。E=100*(900-850)-0.3*8000=2600(万元)。
技术可行性分析的核心是企业技术改造的技术选择问题。按照技术的先进程度一般可以将技术划分为尖端技术、先进技术,中间技术、初级技术、原始技术。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用技术。

第8题:

()是到前锋期实际完成的工作量所消耗的实际费用。

A.BCWS

B.ACWP

C.ABWS

D.BCWP


参考答案:B

第9题:

某工程计划完成建筑安装工程量价款为 850 万元,根据合同约定,工程预付款数额为建安工程款价款的 25%,主要材料比重为 50%,7 月份累计完成建筑安装工作量为 510 万元,当月完成建筑安装工程量112 万元,则 7 月份应扣回工程预付款数额是( )万元。

A.13.5
B.42.5
C.49.3
D.98.5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预付款及期中支付。工程预付款数额=850×25%=212.5(万元);起扣点=850-212.5/50%=425(万元)。7 月份应扣回预付款=(510-425)×50%=42.5(万元)。

第10题:

某企业2014年为了完成某建筑工程项目,耗用水泥36860吨,水泥按每吨365元。计划保证生产供应储备天数为10天,水泥平均库存量为1250吨。材料储备天数=平均库存量×全年日历天数/材料年度消耗量。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