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布置的一些观点,其中何项无不妥之处?()[2008年真题]A、剪力墙是主要抗侧力构件,数量尽量多一些,全部剪力墙抗弯刚度之和越大越好B、抗震设计时,剪力墙的布置宜使各主轴方向的侧向刚度接近,非地震区抗风设计时,则可根据备主轴风力大小布置,使结构满足承载力和位移要求C、剪力墙应布置在建筑物周边,增大建筑物的抗扭刚度D、非地震区抗风设计时,剪力墙的数量应使框架部分承受的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倾覆力矩的50%

题目

下列关于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布置的一些观点,其中何项无不妥之处?()[2008年真题]

  • A、剪力墙是主要抗侧力构件,数量尽量多一些,全部剪力墙抗弯刚度之和越大越好
  • B、抗震设计时,剪力墙的布置宜使各主轴方向的侧向刚度接近,非地震区抗风设计时,则可根据备主轴风力大小布置,使结构满足承载力和位移要求
  • C、剪力墙应布置在建筑物周边,增大建筑物的抗扭刚度
  • D、非地震区抗风设计时,剪力墙的数量应使框架部分承受的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倾覆力矩的50%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框架-剪力墙结构刚度特征值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λ值很大,结构的变形特性及受力将以框架为主

B.λ是剪力墙抗弯刚度与框架抗推刚度的比值

C.λ是框架抗推刚度与剪力墙抗弯刚度的比值

D.λ值很小,结构的变形特性及受力将以剪力墙为主


参考答案:B

第2题:

下列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一些主张,其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 对竖向荷载沿平面均匀分布的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剪力墙宜均匀布置在平面中部
(B) 对一级抗震等级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各墙肢截面组合弯矩设计值应按墙底截面组合弯矩计算值乘以大于1.0的增大系数采用
(C) 由短肢剪力墙和一般剪力墙构成的某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时,一般剪力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不宜小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50%
(D) 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当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仍应按框架-剪力墙结构采用


答案:C
解析:
由《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8.1.7条第1款,剪力墙宜均匀布置在建筑物的周边附近,答案(A)错误。
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2.7条或《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7.2.6条,答案(B)错误。
由《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7.1.2条第2款,答案(C)正确。
由《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8.1.3条,答案(D)错误。

第3题:

框架-剪力墙结构或者短肢墙-筒体结构抗震设计时,剪力墙或者筒体承受的第一阵型底部倾覆力矩不宜小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以限制框架或者短肢剪力墙的数量。

A.30%

B.40%

C.50%

D.60%


答案C

第4题:

对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结构布置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于剪力墙是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主要抗侧力构件,因此在各个主轴方向上,均需设置剪力墙
B.在抗震设防区进行结构布置时,宜使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各个主轴方向上的侧向刚度数值相接近
C.宜将各主轴方向上设置的剪力墙相互整体连接,组成T形、L形、I形或围成筒体
D.在每个主轴方向上的剪力墙片数,只需按抵抗侧向力的要求即可确定

答案:D
解析:
D项,位于各主轴方向上的剪力墙的片数,不但由抗侧力的需要所确定,而且还需满足一些构造要求,例如在一个主轴方向上的剪力墙不宜少于3片等,以使每片剪力墙所承担的水平剪力比较均匀。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8.1.7条第4款规定,单片剪力墙底部承担的水平剪力不应超过结构底部总水平剪力的30%。

第5题:

关于框架——剪力墙结构优点的说法,正确的有()。

A.平面布置灵活
B.剪力墙布置位置不受限制
C.自重大
D.抗侧刚度小
E.侧向刚度大

答案:A,E
解析:
2020/2019版教材P18
框架-剪力墙结构是在框架结构中设置适当剪力墙的结构。 它具有_匡架结构平面布置灵活,空间较大的优点, 又具有侧向刚度较大的优点。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主要承受水平荷载,竖向荷载主要由框架承担。框架-剪力墙结构可以适用于不超过 170m 高的建筑。

第6题:

剪力墙结构房屋上所承受的水平荷载可以按各片剪力墙的什么分配给各片剪力墙,然后分别进行内力和位移计算?(  )

A、等效抗弯刚度
B、实际抗弯刚度
C、等效抗剪刚度
D、实际抗剪刚度

答案:A
解析:
剪力墙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可按各片剪力墙的等效抗弯刚度分配水平力给各片剪力墙,然后分别进行内力和位移计算。

第7题:

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的特点为( )。Ⅰ.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相结合,抗推刚度介于二者之间;Ⅱ.既可提供较大空间,使建筑布置灵活,又具有适宜的刚度;Ⅲ.具有一道抗震防线;Ⅳ,主要由框架承担竖向荷载;V.主要由剪力墙承担水平地震作用

A.Ⅰ、Ⅲ、V
B.Ⅰ、Ⅱ、Ⅳ、V
C.Ⅰ、Ⅱ、Ⅲ、V
D.Ⅰ、Ⅱ、Ⅲ、Ⅳ、V

答案:B
解析:
其特点为Ⅰ、Ⅱ、Ⅳ、V所述。

第8题:

剪力墙的布置原则除了要遵循“均匀对称,分散对称”,纵、横剪力墙宜组成L形、T形和[形等型式,应布置3片以上剪力墙,各片剪力墙的刚度宜均匀,单片剪力墙底部承担的水平剪力不宜超过结构底部总水平剪力的40%外,还应()。

A.抗震设计时,剪力墙布置宜使结构各主轴方向的侧向刚度接近

B.对称布置,或使结构平面上刚度均匀,减小在侧向力作用下结构的扭转效应

C.剪力墙宜均匀布置在建筑物的周边附近、楼梯间、电梯间、平面形状变化及恒载较大的部位

D.平面形状凹凸较大时,宜在凸出部分的端部附近布置剪力墙


答案:ABCD

第9题:

长矩形平面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高层结构,楼、屋盖抗震墙之间无大洞口,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时,下列关于剪力墙布置的几种说法,其中何项不够准确?(  )

A.结构两主轴方向均应布置剪力墙
B.楼、屋盖长宽比不大于3时,可不考虑楼盖平面内变形对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分配的影响
C.两方向的剪力墙宜集中布置在结构单元的两尽端,增大整个结构的抗扭能力
D.剪力墙的布置宜使结构各主轴方向的侧向刚度接近

答案:C
解析:
C项,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8.1.8条第2款规定,纵向剪力墙不宜集中布置在房屋的两尽端,不正确。
A项,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条文说明第8.1.5条规定,框架剪力墙结构应设计成双向抗侧力体系;抗震设计时,框架—剪力墙结构在结构两个主轴方向均应布置剪力墙,正确。
B项,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6.1.6条及表6.1.6规定,从78规范起,就提出了不同烈度下抗震墙之间不同类型楼、屋盖的长宽比限值。超过该限值时,需考虑楼、屋盖平面内变形对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分配的影响,正确。
D项,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8.1.7条第7款,抗震设计时,剪力墙的布置宜使结构各主轴方向的侧向刚度就近,正确。

第10题:

下列四种高层建筑结构布置正确的是()。

  • A、框架结构体系,当矩形建筑平面的长边边长为短边的4倍时,主要承重框架宜顺长向布置,形成纵向布置方案,对抗侧力有利
  • B、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当矩形建筑平面的长边边长为短边的4倍时,顺长边方向布置的纵向剪力墙宜集中布置在房屋的纵向两尽端
  • C、不论采用哪种结构,在一个独立结构单元内,其结构的平面布置宜对称、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均匀
  • D、不论场地的地质情况如何,为了高层建筑的抗滑和抗倾覆需要,均宜设地下室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