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建筑安全出口或疏散楼梯间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题目

下列关于建筑安全出口或疏散楼梯间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 A、位于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为1000m2的卡拉OK厅和舞厅,设置了3个净宽度均为2m的安全出口
  • B、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且每层使用人数不超过180人的多层制衣厂,设置了2座梯段净宽度均为1.2m的封闭楼梯间
  • C、每层办公楼的每层使用人数为60人,设置了2座防烟疏散楼梯间,楼梯间的净宽度及楼梯间在首层的门的净宽度均为1.2m
  • D、单层二级耐火等级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电影院,其中一个1000座的观众厅设置了4个净宽度均为1.50m的安全出口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疏散楼梯间设置的做法,错误的是()。

A、2 层展览建筑无自然通风条件的封闭楼梯间,在楼梯间直接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B、与高层办公主体建筑之间设置防火墙的商业裙房,其疏散楼梯间采用封闭楼梯间

C、建筑高度为 33m 的住宅建筑,户外均采用乙级防火门,其疏散楼梯间采用敞开楼梯间

D、建筑高度 32m,标准层建筑面积为 1500 m2 的电信楼,其疏散楼梯间采用封闭楼梯间


正确答案: D

第2题:

(2017年真题)关于高层办公楼疏散楼梯设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疏散楼梯间内不得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存室、垃圾道
B.疏散楼梯间不得设置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
C.疏散楼梯间必须靠外墙设置并开设外窗
D.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间不得敷设可燃气体管道

答案:C
解析: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6.4.1条规定,疏散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靠外墙设置时,楼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外墙上的窗口与两侧门、窗、洞口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0m(无需是必须设置,因此选项C错误)。②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选项A正确)。③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选项B正确)。④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设置卷帘。⑤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甲、乙、丙类液体管道。⑥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内禁止穿过或设置可燃气体管道。敞开楼梯问内不应设置可燃气体管道,当住宅建筑的敞开楼梯间内确需设置可燃气体管道和可燃气体计量表时,应采用金属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阀门(选项D正确)。

第3题:

下列关于建筑安全出口或疏散楼梯间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A.位于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为1000㎡的卡拉OK厅和舞厅,设置了3个净宽度 为2m的安全出口。

B.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且每层使用返效不超过180人的多层制衣厂,设置了2 座梯段净宽度为1.2cm的封闭楼梯间

C.高层办公楼的每层使用人数为60人,设置了2座防烟疏散楼梯间,楼梯间的 梯段净宽度及楼梯间在首层的们的净宽度均为1.2m

D.单层二级耐火等级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电影院,其中一个1000座的 观众厅设置了4个净宽度均为1.50cm的安全出口


参考答案:B

第4题:

下列关于民用建筑内安全疏散设施的设置做法,错误的是()。
(1分)

A 某地上3层商场,每层利用封闭楼梯间和自动扶梯作为安全疏散设施
B 某地上6层的服装加工厂房,利用室外楼梯作为安全疏散设施
C 某建筑高度为24m的制砖车间,采用符合规范要求的金属梯作为第二安全出口
D 建筑高度为27m的住宅建筑户门为乙级防火门,采用敞开式楼梯间进行安全疏散

答案:A
解析:
2020版教材P 108
自动扶梯和电梯不应计作安全疏散设施,A选项错误;根据3.7.6,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的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建筑高度大于32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厂房,应采用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B选项正确;根据6.4.6,用作丁、戊类厂房内第二安全出口的楼梯可采用金属梯,但其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倾斜角度不应大于45°,C选项正确。

第5题:

建筑安全疏散技术的重点是安全出口、疏散出口以及安全疏散通道的数量、宽度、位置和疏散距离。基本要求是( )。(易)

A.疏散路线必须满足室内最远点到房门,房门到最近安全出口或楼梯间的行走距离限值
B.疏散方向应尽量为双向疏散,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减少袋形走道的设置
C.选用合适的疏散楼梯形式,楼梯间应为安全的区域,不受烟火的侵袭,楼梯间入口禁止设置可自行关闭的防火门保护
D.通向地下室的楼梯间不得与地上楼梯相连,如必须相连时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E.疏散宽度应保证不出现拥堵现象,并采取有效措施在清晰的空间高度内为人员疏散提供引导

答案:A,B,E
解析:
2020版教材P 61
建筑安全疏散技术的重点是安全出口、疏散出口以及安全疏散通道的数量、宽度、位置和疏散距离。基本要求是:每个防火分区必须设有至少两个安全出口;疏散路线必须满足室内最远点到房门,房门到最近安全出口或楼梯间的行走距离限值;疏散方向应尽量为双向疏散,疏散出口应分散布置,减少袋形走道的设置;选用合适的疏散楼梯形式,楼梯间应为安全的区域,不受烟火的侵袭,楼梯间人口应设置可自行关闭的防火门保护;通向地下室的楼梯间不得与地上楼梯相连,如必须相连时应采用防火墙分隔,通过防火门出人;疏散宽度应保证不出现拥堵现象,并采取有效措施在清晰的空间高度内为人员疏散提供引导。

第6题:

( )是指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

A.疏散出口

B.安全出口

C.疏散走道

D.疏散楼梯间


正确答案:B
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

第7题:

下列关于建筑安全疏散技术基本要求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

A.疏散路线必须满足室内最近点到房门,房门到最近安全出口或楼梯间的行走距离限值
B.疏散方向应尽量为双向疏散,疏散出口应集中布置,减少袋形走道的设置
C.选用合适的疏散楼梯形式,楼梯间应为安全的区域,不受烟火的侵袭,楼梯间入口应设置可自行关闭的防火门保护
D.疏散宽度应保证不出现拥堵现象,并采取有效措施,在清晰的空间高度内为人员疏散提供引导
E.通向地下室的楼梯间不得与地上楼梯相连,如必须相连时应采用防火墙分隔,通过防火门出入

答案:A,B
解析:
2020版教材P 62
建筑安全疏散技术的重点是:安全出口、疏散出口以及安全疏散通道的数量、宽度、位置和疏散距离。基本要求是:每个防火分区必须设有至少两个安全出口;疏散路线必须满足室内最远点到房门,房门到最近安全出口或楼梯间的行走距离限值;疏散方向应尽量为双向疏散,疏散出口应分散布置,减少袋形走道的设置;选用合适的疏散楼梯形式,楼梯间应为安全的区域,不受烟火的侵袭,楼梯间入口应设置可自行关闭的防火门保护;通向地下室的楼梯间不得与地上楼梯相连,如必须相连时应采用防火墙分隔,通过防火门出入;疏散宽度应保证不出现拥堵现象,并采取有效措施,在清晰的空间高度内为人员疏散提供引导。

第8题:

关于高层办公楼疏散楼梯设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疏散楼梯间内不得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存室、垃圾道

B.疏散楼梯间不得设置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

C.疏散楼梯间必须靠外墙设置并开设外窗

D.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间不得敷设可燃气体管道


正确答案:C
解析:参《防火知识详解》P169原文可知A、B、D正确;
参《防火知识详解》P168可知,该疏散楼梯为防烟楼梯间或封闭楼梯间,若为封闭楼梯间,参《防火知识详解》P172可知,不能自然通风或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或采用防烟楼梯间。也即若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则可以不靠外墙;若为防烟楼梯间,则设置满足要求的防烟设施也可不靠外墙。

第9题:

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主要包括房间内任一点至直通疏散走道的疏散门之间的距离、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到最近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下列建筑防火检查中关于建筑安全疏散距离说法中,不符合国家工程消防技术标准规定的是( )。

A.建筑物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淋灭火系统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规定增加25%
B.建筑内开向敞开式外廊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可按规定增加5m
C.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敞开楼梯间的距离,当房间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按规定减少5m
D.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敞开楼梯间的距离,当房间位于袋型走道两侧或尽端时,按规定减少5m

答案:D
解析:
2020版教材P 105
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敞开楼梯间的距离,当房间位于袋型走道两侧或尽端时,按规定减少2m。

第10题:

下列关于地铁建筑安全疏散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设备与管理用房区房间单面布置时,疏散通道宽度不应小于1.2m
B.设备与管理用房区房间双面布置时,疏散通道宽度不应小于1.5m
C.站台和站厅公共区内任一点,与安全出口疏散的距离不应大于50m
D.车站的安全出口应分散设置,当同方向设置时,两个安全出口通道口部之间净距不应小于5m

答案:D
解析:
根据《地铁设计规范》2.10.2,设备与管理用房区房间单面布置时,疏散通道宽度不得小于 1.2m,双 面布置时不得小于 1.5m,AB 选项正确;根据 28.2.7,站台和站厅公共区内任一点,与安全出口疏散的距离不得 大于 50m,C 选项正确;根据 28,2.3-4,安全出口应分散设置,当同方向设置时,两个安全出口通道口部之间 净距不应小于 10m,D 选项错误。本题答案为 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