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关于热力站内的混水装置的说法错误的是()A、混水装置的扬程不应小于棍水点后用户系统的总阻力B、采用混水泵时不应少于2台,其中l台备用C、采用汽—水混合式加热器时,蒸汽的压力至少应比加热器入口水压高出50~100kPaD、混水装置的设计流量等于二级网路供暖用户的循环水量乘以混合比

题目

以下关于热力站内的混水装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混水装置的扬程不应小于棍水点后用户系统的总阻力
  • B、采用混水泵时不应少于2台,其中l台备用
  • C、采用汽—水混合式加热器时,蒸汽的压力至少应比加热器入口水压高出50~100kPa
  • D、混水装置的设计流量等于二级网路供暖用户的循环水量乘以混合比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一般设在热力管网的回水干管上,其扬程不应小于设计流量条件下热源、热网、最不利用户环路压力损失之和。此水泵为( )。

A:补水泵
B:混水泵
C:凝结水泵
D:循环水泵

答案:D
解析:
2019版教材P240
循环水泵的设置,教材原文是“循环水泵。循环水泵提供的扬程应等于水从热源经管路送到末端设备再回到热源→个闭合环路的阻力损失,即扬程不应小于设计流量条件下热源、热网、最不利用户环路压力损失之和。一般将循环水泵设在回水干管上,这样回水温度低,泵的工作条件好,有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

第2题:

供暖用户与热力管网间接连接,用户设计供回水温度为85℃/60℃,选择供暖系统补水装置时,符合规定的是( )。

A.补水量取系统循环水量的1%~2%
B.补水量取系统循环水量的4%~5%
C.补水泵的扬程取补水点压力加5m水柱
D.补水箱的有效容积为1h的补水量

答案:B,C
解析:

第3题:

蒸汽采暖系统入口装置可分为( )形式。

A. 设混水器的入口装置

B. 低压蒸汽直接供汽系统入口装置

C. 设减压阀的减压供汽系统入口装置

D. 设两个截止阀的减压供汽系统入口装置


参考答案BCD

第4题:

选择闭式热水热力管网补水装置时,做法正确的是( )。

A.补水装置的流量取系统循环水量的4%
B.补水装置的流量等于生活热水最大设计流量
C.设置补水泵2台,无备用
D.设置补水泵1台

答案:A,C
解析:

第5题:

热力站内的换热设置,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换热器可以不设备用
B.采用2台或2台以上换热器,当其中1台停止运行时,其余换热器宜满足75%总计算负荷的需要
C.换热器为汽一水加热,当热负荷较小时,可采用汽-水混合加热装置
D.当加热介质为蒸汽时,不宜采用汽-水换热器和水-水换热器两级串联

答案:D
解析:

第6题:

一般设在热力管网的回水干管上,其扬程不应小于设计流量条件下热源、热网、最不利用户环路压力损失之和。此水泵为()。

A.补水泵
B.混水泵
C.凝结水泵
D.循环水泵

答案:D
解析:
循环水泵提供的扬程应等于水从热源经管路送到末端设备再回到热源一个闭合环路的阻力损失,即扬程不应小于设计流量条件下热源、热网、最不利用户环路压力损失之和。一般将循环水泵设在回水干管上,这样回水温度低,泵的工作条件好,有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

第7题:

关于空调系统设置补水泵的做法,哪几项是正确的?

A.小时流量为系统循环水量的5%~10%
B.小时流量为系统水容量的5%~10%
C.补水泵扬程,应保证补水压力比补水点压力高30~50kPa
D.补水泵扬程,应保证补水压力比系统静止时补水点压力高30~50kPa

答案:B,D
解析:

第8题:

当热力站入口处热网资用压头不满足用户需要时,应设( )。

A:中继泵
B:循环泵
C:补水泵
D:混水泵

答案:A
解析:
2019版教材P240
采暖系统主要设备中的几种常用水泵的特点与用途,教材原文是“热水网路中根据水力工况要求,为提高供热介质压力而设置的水泵。当供热区域地形复杂或供热距离很长,或热水网路扩建等原因,使换热站入口处热网资用压头不满足用户需要时,可设中继泵。”

第9题:

管网用户侧和热网采用带混水装置的直连。热网侧热水为150/70℃,用户侧为95/70℃,用户侧流量为200t/h,计算混水装置流量为下列哪一项?

A.120
B.200
C.440
D.620

答案:C
解析:

第10题:

热力网与供暖用户采取有混水降温装置的直接连接,热网设计供回水温度为110℃/70℃,用户设计供回水温度为85℃/60℃,用户供暖设计热负荷为100kW,混水装置的设计流量为( )。

A.2000~2100kg/h
B.2100~2200kg/h
C.2200~2300kg/h
D.2300~2400kg/h

答案:B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