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述对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处理措施中()不能减轻液化影响。()

题目

下述对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处理措施中()不能减轻液化影响。()

  • A、选择较小的基础埋置深度,使基础埋深小于液化土层底面的埋深
  • B、减小基础的偏心
  • C、加强基础的整体性及刚度
  • D、加强上部结构的整体刚度及均匀对称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地基液化等级为中等时,合理的抗液化措施是( )。

A.部分消除液化沉陷
B.对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
C.A+B
D.A或B

答案:C
解析:

第2题:

经计算液化指数ILE,场地液化等级为严重,正确的抗震措施为()。
A.乙、丙、丁类建筑均应采取全部消除液化的措施
B.对乙类建筑除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性质外,尚需对基础及上部结构进行处理
C.对乙类建筑只需消除地基液化性,不需对上部结构进行处理
D.对丙类建筑只需部分消除地基液化沉陷


答案:C
解析:

第3题:

下列何种措施不能减轻液化对建筑物的影响?()

A、选择合适的基础埋深

B、调整基础底面积

C、加强基础强度

D、减轻荷载增强上部结构的整体刚度和均匀对称性


参考答案:C

第4题:

对于某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的建筑,地基液化等级为轻微的砂土地基,宜采用以下哪种抗液化措施()

  • A、全部消除液化沉陷
  • B、部分消除液化沉陷,或对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
  • C、部分消除液化沉陷且对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
  • D、可不采取措施

正确答案:B

第5题:

地基液化等级为中等,丙类建筑,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10)规定,必须采取的抗液化措施是( )。
A.全部消除液化沉陷
B.部分消除液化沉陷,对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
C.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或更高要求的措施
D.可不采取措施,或采取其他经济措施


答案:C
解析: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10)第4. 3. 6条,可根据表9 -4判断不同条件下的抗液化措施。

第6题:

为了减轻液化影响而采用的基础和上部结构技术措施中,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减轻荷载合理设置沉降缝
B.调整基础底面积减少基础偏心
C.加强基础的整体性和刚度
D.管道穿过建筑处应采用刚性接头牢固连接


答案:A,B,C
解析:

第7题:

为了减轻液化影响而采用的基础和上部结构技术措施中正确的是( )。
A.减轻荷载,合理设置沉降缝
B.调整基础底面积,减少基础偏心
C.加强基础的整体性和刚度
D.管道穿过建筑处应采用刚性接头,牢固连接


答案:A,B,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4. 3. 9条,减轻液化影响的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可综合采用的措施有:①选择合适的基础埋置深度;②调整基础底面积减少基础偏心;③加强基础的整体性和刚度如采用箱基筏基或钢筋混凝土交叉条形基础加设基础圈梁等;④减轻荷载增强上部结构的整体刚度和均匀对称性合理设置沉降缝避免采用对不均匀沉降敏感的结构形式等;⑤管道穿过建筑处应预留足够尺寸或采用柔性接头等。

第8题:

下列关于减轻液化影响所采取的综合处理措施中,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

A.尽量采用深基础
B.调整基础底面积,减少基础偏心
C.加强基础的整体性和刚度,如采用箱基、筏基或钢筋混凝土交叉条形基础,加设基础圈梁等
D.减轻荷载,增强上部结构的整体刚度和均匀对称性,合理设置沉降缝,避免采用对不均匀沉降敏感的结构形式等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4.3.9条。

第9题:

某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所采用条形基础宽度b=2.0m,埋深2.0m,地基剖面如图9-5所示,场地土层勘察资料如表9-10所示。作用在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标准值为Fk=450kN,荷载按地震效应组合计算。


(2)根据建筑物性质和对地基液化判别,应采取( )的抗液化措施。
A.部分消除液化沉陷,或对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
B.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或更高要求
C.全部消除液化沉陷
D.可不采取措施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10)第4.3.5条,求得液化指数I1E=7+5+3=15,根据4.3.5可知地基的液化等级为中等,根据表4.3.6可知,选择丙类建筑所采取的抗液化措施。

第10题:

减轻液化影响的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措施包括()。

  • A、减轻荷载,增强上部结构的稳体刚度和均匀对称性
  • B、调整基底面积,减少基础偏心
  • C、合理设置防震缝
  • D、增厚上覆非液化土层的厚度

正确答案:A,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