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建筑结构自震周期为0.1s,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阻

题目

某建筑结构自震周期为0.1s,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阻尼比为0.05,该建筑结构地震影响系数为()。

  • A、0.08
  • B、0.12
  • C、0.50
  • D、不能确定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哪个选项与确定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无关 ()
A.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
B.结构自震周期和阻尼比
C.50年地震基准期的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加速度
D.建筑结构的抗震设防类别


答案:D
解析:
.该题为理解题。《建筑抗震规范》5.1.4和5.1.5表明,地震影响系数与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远近震)、结构自震周期和阻尼比、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C选项)等有关。

第2题:

某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土层等效剪切波速为150m/s,覆盖层厚度60m。相应于建筑结构自振周期T=0.40S,阻尼比ξ =0. 05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值a最接近干下列哪个选项?
(A) 0.12 (B) 0. 16
(C) 0.20 (D) 0.24


答案:D
解析:

第3题:

7度区某钢筋混凝土标准设防类多层建筑,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场地类别为Ⅱ类。
假设,该建筑结构本身的计算自振周期为0.5s,周期折减系数为0.8。试问,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0.08 (B)0.09
(C)0.10 (D)0.12


答案:A
解析:

第4题:

某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土层及其剪切波速见下表。建筑结构的自振周期T=0.30s,阻尼比为0.05。请问特征周期Tg和建筑结构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α最接近下列哪一选项?(按多遇地震作用考虑)(  )


A、 Tg=0.35s α=0.16
B、 Tg=0.45s α=0.24
C、 Tg=0.35s α=0.24
D、 Tg=0.45s α=0.16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4.1.5条规定,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可以计算如下:



根据表得:场地类别为Ⅱ类。



表 各类建筑场地的覆盖层厚度

第5题:

某场地为Ⅱ类建筑场地,位于8度烈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 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建筑物自震周期为1.6 s,阻尼比为0.05,多遇地震条件下该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为( )。

A 0.04
B 0.05
C 0.06
D 0.07

答案:D
解析:
Tg=0.40gTg<T<5Tg
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为曲线下降段,(ζ=0.05)αmax=0.24

第6题: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峰值与下列()有关。
A .设计地震分组 B .设计基本烈度
C .建筑结构的自震周期 D .阻尼比


答案:B,D
解析:

第7题:

某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4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覆盖层厚度为9m。建筑结构自振周期T=2.45s,阻尼比ζ=0.05。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计算罕遇地震作用时建筑结构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值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

A、 0.074
B、 0.265
C、 0.305
D、 0.335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表得:覆盖层厚度为9m,场地类别为Ⅱ类。

第8题:

某7度区某钢筋混凝土标准设防类多层建筑,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场地类别为Ⅱ类。[2012年真题]
.假设,该建筑结构本身的计算自振周期为0.5s,周期折减系数为0.8。试问,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0.08
B、0.09
C、0.10
D、0.12

答案:A
解析:

第9题:

某建筑工程场地类别为II类,位于8度地震烈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中斜坡高度为18m,斜坡水平长度为20m,建筑物与斜坡边缘的最小距离为15m,建筑物自振周期为0.3s,则在多遇地震条件下,该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为( )。
A. 0.24 B. 0.34 C. 0.44 D. 0. 54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5.1.4条,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0.24;场地特征周期:Tg=0.35s;
由于0.1<T=0.3s<Tg,所以,根据图 5.1.5,α1=αmax=0.24;
已知H=18m,H/L=18/20=0.9,则α2=0.4;L1/H=15/18=0.83<2.5,因此,取附加调整系数ξ=1; 则局部突出地形顶部地震影响系数的放大系数为:
λ=1+ξα2=1+1×0.4=1.4 ;
根据第4.1.8条条文说明,不利场地条件下的地震影响系数:α=α1·λ=0.24×1.4=0.34,因此在多遇地震,不利场地条件下建筑结构地震影响系数为0. 34。

第10题:

某环形截面钢筋混凝土烟囱,如图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加速度为0.10g,设计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III类。试确定相应于烟囱基本自振周期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按《烟囱设计规范》(GB50051-2002)计算烟囱基本自振周期。
(A)0.021(B)0.027
(C)0.033(D)0.038


答案:C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