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述消除地基液化的措施中哪些为部分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

题目

下述消除地基液化的措施中哪些为部分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

  • A、桩端伸入液化深度以下稳定地层中足够长度的桩基础
  • B、采用振冲挤密法处理,经处理后的地基液化指数为3
  • C、基础底面埋入液化深度以下的稳定土层中0.5m以下的深基础
  • D、用非液化土替换全部液化土层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地基液化等级为中等时,合理的抗液化措施是( )。

A.部分消除液化沉陷
B.对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
C.A+B
D.A或B

答案:C
解析:

第2题:

经计算液化指数ILE,场地液化等级为严重,正确的抗震措施为()。
A.乙、丙、丁类建筑均应采取全部消除液化的措施
B.对乙类建筑除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性质外,尚需对基础及上部结构进行处理
C.对乙类建筑只需消除地基液化性,不需对上部结构进行处理
D.对丙类建筑只需部分消除地基液化沉陷


答案:C
解析:

第3题:

下列不能用于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是()?

A、桩基

B、加密法

C、振冲

D、换土法


参考答案:C

第4题:

某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所采用条形基础宽度b=2.0m,埋深2.0m,地基剖面如图9-5所示,场地土层勘察资料如表9-10所示。作用在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标准值为Fk=450kN,荷载按地震效应组合计算。


(2)根据建筑物性质和对地基液化判别,应采取( )的抗液化措施。
A.部分消除液化沉陷,或对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
B.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或更高要求
C.全部消除液化沉陷
D.可不采取措施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10)第4.3.5条,求得液化指数I1E=7+5+3=15,根据4.3.5可知地基的液化等级为中等,根据表4.3.6可知,选择丙类建筑所采取的抗液化措施。

第5题:

地震烈度7度区,某建筑场地存在液化粉土,分布较平坦且均匀,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规定,下列哪些情况可以采用不消除液化沉陷的地基抗液化措施?(  )

A、地基液化等级严重,建筑设防类别为丙类
B、地基液化等级中等,建筑设防类别为丙类
C、地基液化等级中等,建筑设防类别为乙类
D、地基液化等级严重,建筑设防类别为丁类

答案:B,D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4.3.6条规定,当液化砂土层、粉土层较平坦且均匀时,宜按表(见题表)选用地基抗液化措施;尚可计入上部结构重力荷载对液化危害的影响,根据液化震陷量的估计适当调整抗液化措施。不宜将未经处理的的液化土层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

第6题:

拟建场地地基液化等级为中等时,下列措施尚不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规定是(  )。

A、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的建筑物采用桩基础,桩深入液化深度以下稳定土层中足够长度
B、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的建筑物采取部分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且对基础和上部结构进行处理
C、抗震设防类别为丁类的建筑物不采取消除液化措施
D、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的建筑物进行地基处理,处理后的地基液化指数小于5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4.3.6条规定,当液化砂土层、粉土层较平坦且均匀时,宜按表4.3.6(见题36表)选用地基抗液化措施。
A项,根据第4.3.7条第1款规定,建筑物采用桩基础,故采用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时,桩端伸入液化深度以下稳定土层中的长度(不包括桩尖部分),应按计算确定,满足。
B项,由于拟建场地地基液化等级为中等,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由表4.3.6(见题36表)可知,所采用抗液化措施是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或更高要求的措施,满足。
C项,由于拟建场地地基液化等级为中等,抗震设防类别为丁类,由表4.3.6(见题36表)可知,可不采取措施,满足。
D项,根据第4.3.8条第1款规定,部分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处理深度应使处理后的地基液化指数减少,其值不宜大于5;大面积筏基、箱基的中心区域,处理后的液化指数可比上述规定降低1;对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尚不应小于基础底面下液化土特征深度和基础宽度的较大值。处理后的地基液化指数小于5,符合部分消除地基液化沉陷措施的要求,不满足。

第7题:

下列选项中哪些措施可以全部或部分消除地基液化?(  )

A、钻孔灌注桩
B、挤密碎石桩
C、强夯
D、长螺旋施工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答案:A,B,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4.3.7条,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①采用桩基础时,桩端伸入液化深度以下稳定土层中的长度,应按计算确定,且对碎石土,硕、粗、中砂,坚硬粘性土和密实粉土尚不应小于0.8米。②采用深基础时,基础底面应埋入液化深度以下的稳定土层中,其深度不应小于0.5米。③采用加密法(如振冲、振动加密、挤密碎石桩、强夯等)加固时,应处理至液化深度下界。其中长螺旋施工水泥粉煤灰碎石桩不具有挤密作用,无法消除液化。

第8题:

对于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下列( )措施不属于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

A.采用桩基础,桩端伸入稳定土层
B.用非液化土替换全部液化土层
C.采用加密法加固,至液化深度下界
D.采用箱基、筏基,加强基础的整体性和刚度

答案:D
解析:

第9题:

地基液化等级为中等,丙类建筑,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10)规定,必须采取的抗液化措施是( )。
A.全部消除液化沉陷
B.部分消除液化沉陷,对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
C.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或更高要求的措施
D.可不采取措施,或采取其他经济措施


答案:C
解析: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10)第4. 3. 6条,可根据表9 -4判断不同条件下的抗液化措施。

第10题:

下列措施中,哪种不适合用于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 )

A.换填法
B.强夯法
C.真空预压法
D.挤密碎石桩法

答案:C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