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建筑公司电焊工李某在某厂运焦码头焊接水平梁铁件作业中不穿救生衣

题目

某建筑公司电焊工李某在某厂运焦码头焊接水平梁铁件作业中不穿救生衣,失足落人江中淹溺而死亡。问题:(1)该事故的等级?(2)造成该事故的直接原因?(3)从该事故中应吸取的教训和防护措施?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1)该事故的等级为伤亡事故。
(2)造成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水上作业未穿救生衣。
(3)1)水上作业,必须穿好救生衣。2)水上作业严禁一人单独作业。3)水上作业必须设水上救生设施。4)加强安全思想教育。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1998年3月,梁某伪造了某市供销贸易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公章和合同专用章。当月中旬,梁某结识了周某,梁自称是供销贸易公司业务经理,提出聘周某为公司业务员,周允诺。3月下旬的一天,梁某用伪造的公章以供销贸易公司的名义与一乡办衬衫厂签订合同一份,约定衬衫厂供应衬衫5000件,价款15万元;供方三天内交货,需方提货时先付20%的货款,五日内付清全部货款。随后,梁某将假冒供销贸易公司签订合同一事告诉了周某,并让周某筹款1万元,联系衬衫销路,以便到衬衫厂提货后迅速出手。周某听后不悦,表示没钱,不愿到厂家提货,但可帮助联系衬衫销路。第二天,梁某雇车单独到衬衫厂,交了3万货款后,提取衬衫5000件。运到服装城后,销给周某联系的客户4000件,得款8万元。另1000件推销给服装个体户李某。李某从梁、周小声言谈和急于出手的神态上,知悉此货系骗来的,考虑到自己未骗人,且买卖自由,便将价格压至每件10元(该品牌衬衫市场零售价五十元左右),梁得款1万元。事后,梁某给周某1.5万元。

(2)周某是否与梁某构成共同犯罪,为什么?

(3)李某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正确答案:
(1)梁某构成合同诈骗罪。因为梁某通过伪造某市供销贸易公司的有关公文、印章的手段,冒用该公司的名义,骗取某乡办衬衫厂的产品,价值15万元,符合合同诈骗罪的犯罪特征。     
(2)周某未与梁某构成共同犯罪。因为周某事前并不知晓梁某的诈骗行为,缺乏共同故意。但是,周某在得知梁某的诈骗行为后,表示愿代为联系销路,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3)李某构成犯罪。因为李某明知货物是骗来的而予以收购,供生产经营使用,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第2题:

(2015年)张某为某服装厂安全主管,王某为某食品厂安全主管,李某为某炼钢厂安全主管,赵某为某建筑公司安全主管。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上述人员的任免应当告知安全监管主管部门的是()。

A.张某
B.王某
C.李某
D.赵某

答案:C
解析:
第二十三条第二款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任免,应当告知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第3题:

李某与王某签订了一份委托合同,由李某代王某购买一批服装。李某遂以自己的名义与莱厂签订了一份服装购买合同,该厂在订立合同时知道李某是王某的代理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买卖合同当事人为某厂及李某

B.买卖合同主体应为某厂与李某、王某

C.买卖合同中王某、李某对某厂承担连带责任

D.买卖合同中,若无确切证据该合同只约束李某与某厂,其主体应为王某与某厂


正确答案:ABC
「考点」委托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解析」《合同法》第402条规定,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在委托人的授权范围内与第三人订立的合同,第三人在订立合同时知道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代理关系的,该合同直接约束委托人和第三人,但有确切证据证明该合同只约束受托人和第三人的除外。故本题中,买卖合同当事人为王某及某厂,A、B错,D正确;买卖合同中王某对某厂承担责任,C错。

第4题:

在某水利施工单位,王某电焊工,张某是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李某是叉车司机,赵某是塔吊指挥工。该施工单位应组织()参加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并渠道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以安排其上岗作业。

  • A、王某
  • B、张某
  • C、李某
  • D、赵某

正确答案:A

第5题:

某工地需要大量焊接铁件,一时找不到人,经过培训无证的电焊工刘某说自己能烧电焊,领导就让刘某在工地临时焊接铁件,半天后刘某感到眼睛不适,第二天眼睛肿大,经医院检查被电焊灼伤。 请分析事故原因。 没戴安全防护镜。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1998年3月,梁某伪造了某市供销贸易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公章和合同专用章。当月中旬,梁某认识了周某,梁某自称是供销贸易公司业务经理,提出聘周某为公司业务员,周某允诺。3月下旬的一天,梁用伪造的公章以供销贸易公司的名义与一乡办衬衫厂签订合同一份,约定衬衫厂供应衬衫5 000件,价款15万元;供方三天内交货,需方提货时先付20%货款,五日内付清全部货款。随后,梁某将假冒供销贸易公司签订合同一事告诉了周某,并让周某筹款1万元,联系衬衫销路,以便到衬衫厂提货后迅速出手。周某听后不悦,表示没钱,不愿到厂家提货,但可帮助联系衬衫销路。第二天,梁某雇车单独到衬衫厂,交了3万元货款后,提取衬衫5 000件。运到服装城后,销给周某联系的客户4 000件,得款8万元。另1 000件推销给服装个体户李某。李某从梁某、周某小声言谈和急于出手的神态上,知悉此货系骗来的,考虑到自己未骗人,且买卖自由,便将价格压至每件10元(该品牌衬衫市场零售价50元左右),梁某得款1万元。事后,梁某给周某1.5万元。
问:(1)梁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为什么?
(2)周某是否与梁某构成共同犯罪?为什么?
(3)李某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答案:
解析:
(1)根据刑法的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本案中梁某伪造了某市供销贸易公司营业执副本、公章和合同专用章,假冒供销贸易公司名义与衬衫厂签订合同,先交少量货款3万元,骗取价款为15万元的衬衫,符合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成立合同诈骗罪。
(2)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是共同犯罪。本案中,梁某将假冒供销贸易公司签订合同一事告诉了周某后周某答应帮助联系衬衫销路,二人形成了共同犯罪的故意,并且实施了共同犯罪的行为,即周某帮助销赃,所以周某与梁某成立共同犯罪。梁某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是主犯;周某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是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赃物而收购的,构成收购赃物罪。本案中.李某从梁某言谈与神态中已知悉衬衫是犯罪所得仍予以收购,符合收购赃物罪的构成要件,成立收购赃物罪。

第7题:

张某为某服装厂安全主管,王某为某食品厂安全主管,李某为某炼钢厂安全主管,赵某为某建筑公司安全主管。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上述人员的任免应当告知安全监管主管部门的是( )。

A、张某
B、王某
C、李某
D、赵某

答案:C
解析:
第二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 恪尽职守,依法履行职责。
生产经营单位作出涉及安全生产的经营决策,应当听取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 理人员的意见。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 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任免,应当告 知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第8题:

在某水利施工单位,王某电焊工,张某是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李某是叉车司机,赵某是塔吊指挥工。该施工单位应组织()参加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并渠道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以安排其上岗作业。

A.王某

B.张某

C.李某

D.赵某


答案:A

第9题:

某工地需要大量焊接铁件,一时找不到人,经过培训无证的电焊工刘某说自己能烧电焊,领导就让刘某在工地临时焊接铁件,半天后刘某感到眼睛不适,第二天眼睛肿大,经医院检查被电焊灼伤。 请分析事故原因。 操作无安全交底。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李某原是某机械厂厂长,后调到同级的公司当经理,李某完成的社会流动是()

  • A、自由流动
  • B、垂直流动
  • C、水平流动
  • D、代际流动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