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储罐站内值班操作人员必须定时、定线进行巡检,并记录储罐

题目

液化石油气储罐站内值班操作人员必须定时、定线进行巡检,并记录储罐()参数。储罐进出液时,应观察液位和压力变化情况。

  • A、压力、温度、密度
  • B、液位、压力、密度
  • C、压力、温度、密度
  • D、液位、压力、温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和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的消火栓应设置在防火堤外。()


参考答案:正确

第2题:

液化石油气储罐区有液化石油气储罐( )个。

A.一个100立方的

B.三个

C.两个100立方的

D.四个


正确答案:B

第3题:

液化石油气储罐容易泄漏的部位有哪些?


参考答案:1.阀门法兰(密封垫片)因老化、开裂等损坏而泄漏。
2.液化气管线因材质老化后受震动、撞击等出现裂缝泄漏。
3.贮罐根部因材质问题或其它原因易出现裂缝泄漏。
4.罐体大开口泄漏。因内部超压,或受高温烘烤急剧增压而在顶部撕口子爆裂,这种泄漏量大、扩散快,危险性大。

第4题:

液化石油气储罐火灾,距着火罐多少倍直径范围内的相邻储罐均应进行冷却。()

  • A、1
  • B、1.5
  • C、2
  • D、3

正确答案:B

第5题:

下列关于液化石油气储罐组或储罐区相关的设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液化石油气储罐组或储罐区的四周应设置高度不小于0.5m的防火堤
B.液化石油气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经根据计算确定,但不应小于0.6D.(D.为相邻较大罐的直径)
C.数个液化石油气储罐的总容积大于5000立方米时,应分组布置
D.当液化石油气储罐成组布置时,组与组相邻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0m

答案:D
解析:
建规4.1.3液化石油气储罐组或储罐区的四周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0m的不燃性实体防护墙。(A错误);
建规4.4.2液化石油气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相邻较大罐的直径(B错误);
数个储罐的总容积大于3000m3时,应分组布置,组内储罐宜采用单排布置(C错误);
组与组相邻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0m(D正确)。
建规4.2.2甲、乙、丙类液体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2.2的规定。

注:1 D为相邻较大立式储罐的直径(m),矩形储罐的直径为长边与短边之和的一半。
2 不同液体、不同形式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本表规定的较大值。3 两排卧式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m。
4 当单罐容量不大于1000m3且采用固定冷却系统时,甲、乙类液体的地
上式固定顶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0.6D。
5 地上式储罐同时设置液下喷射泡沫灭火系统、固定冷却水系统和扑救防火堤内液体火灾的泡沫灭火设施时,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小,但不宜小于0.4D。
6 闪点大于120℃的液体,当单罐容量大于1000m3时,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m;当单罐容量不大于1000m3时,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m。@##

第6题: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和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的消火栓,应设在【】。

A.储罐区内

B.储罐下

C.防护堤外

D.防护堤内


正确答案:C

第7题:

关于液体、气体储罐区的防火要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氯乙烯储罐区应设置在城市的边缘或相对独立的地带
B.乙炔储罐区应设置在地势低洼的地带
C.液化石油气储罐区宜布置在地势平坦等不易积存液化石油气的地带
D.液化石油气储罐区设置0.7m的燃烧性实体防护墙
E.钢质储罐必须做防雷接地,接地点不少于1处

答案:B,D,E
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4.1.1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液化石油气储罐区,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和可燃材料堆场等,应布置在城市(区域)的边缘或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氯乙烯属于甲类储罐所以A 正确;液化石油气储罐(区)宜布置在地势平坦、开阔等不易积存液化石油气的地带。所以C 正确;4.1.3 液化石油气储罐组或储罐区的四周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0m 的不燃性实体防护墙,所以D 错误;乙炔遇水产生可燃气体,容易发生火灾爆炸,所以乙炔站严禁布置在可能被水淹没的地方,所以B 错误。钢质储罐必须设防雷接地,接地点不少于2 处。所以E 错误。

第8题:

站房操作人员每_____小时对站内储罐、压力管道进行检查,并如实记录,保证可追溯。()

A.1

B.2

C.4

D.8


答案:B

第9题:

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的消火栓,应设在()。

  • A、储罐区内
  • B、储罐下
  • C、防护堤外
  • D、防护堤内

正确答案:C

第10题:

成品储罐个数设计规定:液化石油气储罐,不宜少于()个。

  • A、1
  • B、2
  • C、3
  • D、4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