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后现代主义美术的基本特征。

题目

简述后现代主义美术的基本特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中小学美术教学内容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第一,将美术教学内容按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分为四个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
第二,根据学生美术能力发展的基本规律,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分为四个学段:
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二学段,34年级。
第三学段,56年级。
第四学段,789年级。
第三,各学习领域分别由标准、学习活动建议和成就标准三部分组成。

第2题:

简述后现代主义艺术对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影响。


正确答案:后现代艺术一反现代艺术远离现实社会的态度,对现实社会生活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它们不再局限于艺术概念和艺术体制的问题,而是站在社会学、人类学的高度,从社会的历史、政治、性别、种族、文化差异、大众文化、环境保护、个体经验等不同角度对现实世界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体验,把艺术视为一种改造社会、提升人类精神的力量,并尝试用艺术来干预现实社会。对社会、人类、环境以及个性的关注正是信息时代艺术设计的重心所在,后现代艺术不仅为艺术设计提供了设计的方法和手段,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

第3题:

试论述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20世纪60年代主要是80年代以来盛行于西方世界的一种泛文化思潮,也是对现代文化哲学和精神价值取向进行批判和解构(deconstruct)的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和态度。这一反现代性思潮虽然孕育于30年代现代主义的母胎,但主要是后现代社会(又称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晚期资本主义)适应科学技术革命发展需要的产物,也是美国社会危机和精神异化的反映。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主要特点
(1)反主体性(countersubjectivity)后现代主义哲学继尼采的“上帝死亡”的口号之后,提出“主体死亡”、“人已死亡”的口号,他们的意思是说主客二分式的主体和人的概念不现实,西方传统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人类中心论”已破灭。
(2)反普遍性及反同一性后现代主义哲学认为差异无所不在,即使在重复中也有差异出现,无差异的世界是苍白枯燥的世界,传统哲学以普遍性(universality)、同一性(identity)为人的最高本质,只能使人成为丧失个性、无血无肉无情感的抽象的人。
(3)不确定性(uncertainty)后现代主义哲学认为,没有独立自在的世界,世界是由语言构成的。这就是说,世界本身有语言的结构,语言不是人表达意义的工具,它有其自身的体系。每一件已知的事物都是由语言来中介着的,所谓事实、真理只是语言上的。在他们看来,“不是我说语言,而是语言说我”。这样,人就从西方传统哲学所讲的以人为中心的地位而退居到为语言所掌握的地位。但语言又总是不确定的,并且随言说者的不稳定的情绪而动摇不定。因此,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模糊的、多元的和解构的[4]。
(4)内在性(internality)如果说不确定性主要代表中心消失和本体论消失的结果,那么内在性则代表使人类心灵适应所有现实本身的倾向。这表明后现代主义哲学不再具有超越性(transcendence),它不再对精神、价值或终极关怀、真理、美善之类超越价值感兴趣,相反,它是对主体的内缩,是对环境、现实、创造的内在适应。
后现代主义哲学是对现代主义质疑、反思和批判的一种新的认知范式。它的矛头指向传统哲学中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经验主义,是彻底反传统、反权威的。它由逻各斯中心主义转向非中心的多元主义,由深度模式转向平面模式,由以人为中心转向反传统人本主义。它可以促进我们拓展视野、观念更新,转变以往僵化、封闭的思维方式,实现学科交融,不断向大众化和现实生活贴近。
多年来,我国的茶叶市场被形象地比喻为“有姓无名”。有姓,是指有品种,如龙井、乌龙、毛峰等;无名,是指没有品牌。而茶叶这种很难从理智上进行甄别,又充满文化涵义的产品,恰恰是需要品牌支撑的。茶叶品牌建设的落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茶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没有品牌,就没有竞争力。目前我国出口茶在国际市场上每公斤仅值1-2美元,平均茶价比印度低4成,比斯里兰卡低6成多甚至比肯尼亚还要低2成。当今世界著名的茶叶品牌和大型茶叶企业,并不为中国人所拥有。被成为茶业第一品牌的英国联合利华的“立顿”茶,年销售额达数十亿美元。一个品牌就超过我国产业的出口总值。(《市场营销管理》,钱旭潮、王龙、韩翔,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问题:

第4题:

后现代主义的美术特点?


正确答案:1)企图突破审美范畴: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
2)对主流美术思潮的质疑和对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美术的关注:主张多元和承认多中心。
3)从传统艺术,现代主义的形态学范畴转向方法论:用艺术表达多种思维方式。
4)从强调主观感情到转向客观世界:对个性和风格的漠视和敌视。
5)从对工业,机械社会的反感到与工业机械的结合。
6)主张艺术平民化:广泛运用大众传播媒介。
7)后现代主义试图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使艺术“生活化“和片面强调观念的作用,这种片面性和极端性,也给艺术带来负面影响。

第5题:

简述后现代主义美术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1)企图突破审美范畴,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
(2)从传统艺术、现代主义艺术的形态学范畴转向方法论,用艺术表达多种思维方式。
(3)从强调主观感情到转向客观世界。
(4)对个性和风格的漠视或敌视。
(5)从对工业、机械社会的反感到与工业机械的结合。
(6)主张艺术平民化,广泛运用大众传播媒介。

第6题:

什么是后现代主义?简述后现代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正确答案: 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产物。它发端于建筑设计并影响到其他设计领域,在设计宗旨、风格等方面向现代主义设计提出挑战。
20世纪60年代,西方进入“丰裕社会”时代,人们的消费观念从讲究结实耐用转向求新求异。现代主义设计风格长期以单调、沉闷、冷漠的形式充斥城市,使人们渴望出现变化。随着经济发展,形式单调的产品已不能适应多元化市场的需求和商业竞争。后现代主义设计遂应运而生。后现代主义反对米斯的“少即多”的设计原则,并提出“少即烦”的观点,认为设计不仅要实现功能要求,还必须使形式表现出丰富的视觉效果,满足消费者日益精致和多元化的审美需求。他们提出“复兴都市历史拼合”理论,认为新时期的设计应以新材料、新技术克服单一化的技术特征,要表现出与自然和原有的历史传统面貌融为一体的都市面貌。同时,还应表现出设计师的个性和风格。其设计风格的总体特征,是重视形式、强调装饰。企图把良好的功能、科学的结构和古希腊罗马样式、哥特样式以及巴洛克、洛可可或维多利亚等各种经典样式的装饰细节相结合,追求独特艺术韵味和设计个性,并面向不同的文化群体与层面,从中汲取营养、激发创作灵感。因此,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常常显得生动、活泼,同时又经常呈现出繁琐、杂乱无章甚至拼凑和大杂烩的面貌。

第7题:

简述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不确定性的创作原则。
(1)主题的不确定。
(2)形象的不确定。
(3)情节的不确定。
(4)语言的不确定。

第8题:

简述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

(1)用逆向思维分析法批判现代主义;
(2)超越现代主流文化的理论基础、思维方式以及价值取向;
(3)是当代西方社会经济、政治观念的集中反映;
(4)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当代世界中的诸多矛盾与冲突。


第9题:

简述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美术特点?


正确答案:西方现代主义特点
1.哲学化、理论化。西方现代主义美术与各种哲学思潮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准确地反映出自己的哲学思想,现代派艺术家们发展出各自不同的语言符号,而且特别注重理论化的表述。
2.形式主义。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家不仅主张形式具有独立的价值,而且赋予它至高无上的地位。尽管其中有为形式而形式的偏颇,但却极大地丰富了美术的表现力和我们的视觉感受。
3.创新意识。几乎所有的主义或流派都是在对其先前艺术家的反叛中发展起来的,这是西方个人主义传统在20世纪的延续和发展。艺术家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只有反叛和创新才能证明自己的存在与价值。
后现代主义美术特点
1.企图突破审美范畴,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
2.对主流美术思潮的质疑和对少数民族及边远地区美术的关注,主张多元化和承认多中心;
3.从传统主义、现代主义艺术的形态范畴转向方法论,用艺术表达多种思维方式;
4.从强调主观感情转到客观世界,对个性和风格的漠视或敌视;
5.从对工业、机械社会的反感到与工业机械的结合;
6.主张艺术平民化,广泛运用大众传播媒介。后现代主义艺术现象比较复杂。

第10题:

后现代主义美术特点


正确答案:企图突破审美范畴,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对主流美术思潮的质疑和对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美术的关注,主张多远;从传统艺术、现代主义艺术的形态学范畴转向方法论,用艺术表达多种思维方式;从强调主观感情到转向客观世界,对风格和个性漠视;从对工业、机械社会的反感到与工业机械的结合;主张艺术平民化,广泛运用大众传播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