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某(男26岁)与宋某(女23岁)同居在一起。某日二人在所住院内

题目

冯某(男26岁)与宋某(女23岁)同居在一起。某日二人在所住院内发生争吵继而厮打。在过程中冯某将宋某的衣服剥光,而且对宋某进行殴打(后经鉴定宋某为轻伤),后被围观的邻居制止。事后宋某向法院起诉,要求分割二人同居期间的财产。法院经审查以后认为,冯某的行为已涉嫌构成侮辱罪和故意伤害罪(轻伤),根据先刑事后民事的原则,于是将案件转到刑事审判庭。对此,宋某向法院表示,自己只是要求分割二人同居期间的财产,不愿追究冯某的刑事责任。但法院仍将此案作为自诉案件立案。法院立案后,宋某多次要求撤诉,但法院不予准许。开庭审理时,宋某经两次依法传呼仍拒不到庭,人民法院遂将宋某拘传至法庭上。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此案在诉讼程序上存在哪些错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第 18 题 依据《刑法》的相关规定,以下选项中的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A.张某与李某是男女朋友关系,因李某家人极力反对二人交往,李某提出分手。张某怀恨在心将李某骗至森林公园杀害,后又于第二晚将李某之母砍伤。张某的行为属于连续犯

B.王某以介绍工作为名将找工作的乡下女孩于某从凌海市骗至松源市,在寻求买主的同时强迫其卖淫。王某的行为属于结果加重犯

C.宋某抢夺一女青年钱包(内有人民币2000元),因用力过猛致其摔倒在地身亡。宋某的行为属于想象竞合犯

D.冯某盗掘古墓葬后为湮灭罪迹毁坏文物,对冯某的行为应予以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C
[考点]想象竞合犯,连续犯,结果加重犯,情节加重犯
想象竞合犯亦称想象的数罪,是指行为人基于一个犯罪意图所支配的数个不同的罪过,实施一个危害行为,触犯两个以上异种罪名的犯罪形态。宋某基于抢夺目的,实施一个抢夺行为,对抢夺持故意心态,对女青年的死亡持过失的心态,结果同时触犯抢夺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因此属于想象竞合犯,对于想象竞合犯应当采用“从一重处罚”的原则论处。C项正确。连续犯是指行为人基于数个同一的犯罪故意,连续多次实施数个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态。A项中张某的行为分别触犯了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不属于连续犯。A项错误。B项王某的行为属于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加重情节,王某属于情节加重犯而不是结果加重犯。B项错误。根据《刑法》第328条第l款第(4)项的规定,D项冯某盗掘古墓葬并造成珍贵文物严重破坏的行为属于情节加重犯,不应当数罪并罚。D项错误。故C项当选。

第2题:

宋某外出打工期间与男友王某同居并怀孕,因父母反对二人处对象,宋某一直将怀孕一事对外隐瞒。一日,宋某在其公司员工宿舍一楼卫生间内自然分娩产下一活体男婴后,不顾当日低温且下雪的室外环境,将男婴扔到女卫生问窗外的空地上,最终导致该男婴死亡。对于宋某的行为认定,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构成遗弃罪
B.构成故意杀人罪
C.构成虐待罪
D.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故意杀人罪与遗弃罪的区别。行为人将负有抚养义务的被害人抛弃,构成故意杀人罪还是遗弃罪,关键是看该抛弃行为能否使被抛弃对象生命安全遭受重大危险。宋某将没有任何自我救助能力的婴儿扔在环境极其恶劣的室外,构成故意杀人罪。

第3题:

冯某借给李某1万元,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二人之间的借款合同未约定利息,李某向法院起诉要求冯某支付利息,则法院应予支持

B.如果二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有利息,冯某可以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约定的利息

C.二人之问的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

D.二人之间的借款合同为实践性合同


正确答案:D
参见《合同法》第l97、200、210、211条。

第4题:

卜某(男)与井某(女)原为夫妻,两人于2004年6月中旬协议离婚。离婚后井某于同年6月底与李某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卜某离婚后未再婚,而井某结婚后仍与卜某公开以夫妻的名义同居生活在一起。2005年2月中旬,井某产下一女婴,该女婴系卜某与井某的孩子。请根据所学的婚姻法知识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重婚?重婚有哪些形式?


正确答案: 重婚,是指有配偶者又与他人结婚的行为。即已有了一个合法的婚姻关系,后又与他人缔结第二个婚姻关系。
重婚的形式有两种:
(1)法律上的重婚。即前婚未解除,又与他人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只要双方办理了了结婚登记手续,不论是否同居,重婚即已构成。
(2)事实上的重婚。即前婚未解除,又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但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只要双方事实上公开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虽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也已构成重婚。

第5题:

某日凌晨,苏某潜入宋家准备盗窃,不料宋某临时回家,发现苏某大声喊叫。苏某用凶器袭击,宋某与之搏斗,被凶器击中后倒地不动,苏某认为宋某已死,从宋某身上搜得现金6800元,一条手链后逃离现场,对苏某的行为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A.盗窃罪
B.抢劫罪
C.故意杀人罪
D.故意伤害罪

答案:B
解析: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以抢劫罪定罪处罚。苏某入室盗窃过程中,遇到宋某,并使用暴力将宋某打倒,并拿走财物的行为,法律拟制为抢劫罪。因此选择B选项。
A项:盗窃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C项:故意杀人罪: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D项:故意伤害罪:故意非法伤害他人身体并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应受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

第6题:

宋某两周岁,在幼儿园入托。一天,为幼儿园送货的冯某因宋某将其衣服弄湿,便打了宋某一记耳光,造成宋某左耳失聪。宋某的父亲拟代女儿向法院起诉。关于本案被告的确定,下列选项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冯某是本案唯一的被告
B.幼儿园是本案唯一的被告
C.冯某和幼儿园是本案共同被告
D.冯某是本案被告,幼儿园是本案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核民事诉讼的被告。《侵权责任法》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人员人身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据此可知,本题中冯某是实际的侵权人,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是本案的被告。另外,幼儿园对宋某负有安保义务,幼儿园没有尽到责任造成宋某的人身受到侵害,应当承担补充赔偿责任,也是本案的被告。

第7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赵某,男,22周岁,曾患麻风病,已治愈;钱某,女,20周岁,患不孕不育症,二人不能结婚
B. 孙某在酒吧认识李某并同居,三个月后得知李某为军嫂,遂结束同居关系,孙某的行为构成破坏军婚罪,但应从轻处罚
C. 周某与妻子关系不和正闹离婚,期间公然以夫妻名义与另一名女子同居生活,虽未登记也构成重婚罪
D. 公安民警郑某结识一名美籍女子,二人可在我国境内登记结婚

答案:C
解析:
根绝我国《婚姻法》的相关规定,结婚登记的法定条件其中有: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禁止患麻风病、性病未经治愈或患有其他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结婚。A项赵某曾患麻风病但已治愈,钱某患不孕不育症不属于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按照婚姻法相关规定二者可以结婚,A项错误;关于破坏军婚罪,按照我国《刑法》规定,明知对方是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或结婚,构成破坏军婚罪,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所以破坏军婚罪的一个条件是“明知对方是军人的配偶”,B项孙某跟李某同居时并不知李某是军人的配偶,所以孙某的行为不构成破坏军婚罪,B项错误;双方或一方有配偶,又与他人登记结婚的,或者虽未登记,但却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的,构成重婚,重婚构成重婚罪。C项中,周某与妻子处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与另一女子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构成重婚罪,C项正确;根据我国法律有关规定,担任某些特定公职的人员不能与外国人结婚,包括现役军人、外交人员、公安人员、机要人员和其他掌握重大国家机密的人员,D项错误。故选C。

第8题:

孙某(男)与钱某(女)是同学,1990年两人开始恋爱,并于1992年5月举办了婚礼,但并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此时两人均为25周岁,两人开始同居生活,周围邻居和同事也认为他们是夫妻关系。1996年孙某离家到外地工作,认识了生意伙伴刘某(女),两人产生了感情,并以夫妻的名义公开同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孙某与钱某的关系巳构成事实婚姻

B.钱某可以向法院起诉离婚

C.孙某与钱某的关系属于同居关系

D.孙某与刘某的行为构成重婚


参考答案:ABD

第9题:

张某(男)与王某(女)结婚6年,因张某长期驻外,后与蒋某(女)同居,生一女,关于他们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张某与蒋某属于非法同居
B:张某与蒋某是事实婚姻关系
C:这个孩子与王某是拟制血亲的关系
D:张某与蒋某同居期间的财产按照家庭共有财产划分

答案:A
解析:
事实婚姻是指没有配偶的男女未办结婚登记,便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他们是夫妻关系,并且符合我国结婚实质条件的男女两性结合。张某与蒋某是非法同居关系,其同居期间的财产按照一般共有财产处理。

第10题:

李某(女,19岁)为达到与张某(男,24岁)尽快结婚的目的,伪造身份证骗张某进行婚姻登记。但一年后,李某因外遇欲与张某离婚,遂以登记结婚时未达法定婚龄为由诉请法院宣告无效。对此正确的判断是()。

  • A、张李二人登记结婚时未达法定婚龄,婚姻无效
  • B、张李二人涉嫌伪造证件罪,应追究刑事责任
  • C、法院应认定张李二人为非法同居关系并予以解除
  • D、李某提起诉讼时,已达法定婚龄,法院对其请求不予支持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