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对比报纸的议程设置与电视议程设置效果的不同。

题目

请对比报纸的议程设置与电视议程设置效果的不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对比报纸的议程设置与电视议程设置效果的不同。
报纸的“议程设置”对较长期议题的“重要性排列”影响较大,而电视的“热点化效果”比较突出;报纸的新闻报道形成“议程”的基本框架,而电视新闻报道则挑出“议程”中若干最主要的“议题”加以突出强调;电视的主要影响是提供“谈话议题”,而报纸则可以进一步对“个人议题”产生较深刻的影响。

第2题:

不同媒体“议程设置”的不同特点研究?


正确答案: ①报纸:对长期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排列”影响大,形成“议程”基本框架,可进一步对“个人议题”产生深刻影响;
②电视:“热点化效果”突出,挑出最主要的“议题”突出强调,主要影响是提供“谈话议题”。

第3题:

下列说法中,对议程设置理论解说正确的是()

A、它是麦库斯和肖在查普尔希尔调查之后正式提出的

B、该理论认为,媒介设置了受众议程

C、该理论认为,受众设置了媒介议程

D、李普曼的“两个世界”理论对议程设置的研究影响很大


参考答案:ABD

第4题:

试分析媒介议程效果设置过程背后的力学关系?


正确答案: 在资本主义社会,居支配地位的信息源是政府机构和垄断大企业,他们进行信息操作的手段通常有两种,一是定期举办新闻发布会公开发表见解,二是以“私下放风”的方式进行舆论引导。资本主义的媒介议程设置过程,从本质上讲是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势力对舆论进行操作和控制的过程。

第5题:

下列对议程设置理论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 A、麦库姆斯和肖在查普尔希尔调查之后正式提出的
  • B、该理论认为,媒介设置了受众议程
  • C、该理论认为,受众设置了媒介议程
  • D、李普曼的“两个世界”理论对议程设置的研究影响很大

正确答案:C

第6题:

请画出并解释麦奎尔和S.温达尔关于“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的示意图,并结合此图说明什么是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和其作用机制。

图中左侧的X1,2,3……代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议题”,中间的粗黑线段表示传播媒介对这些“议题”的强调程度,右边大小不一的X代表公众对这些“议题”及其重要性的谁知。通过该图,我们可以观察到传媒的“议程设置”与受众的“议程认知”之间高度的相关关系。这说明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大众传播主要通过三种机制来设置议程。
第一是知觉模式,即大众传媒报道或不报道某个“议题”,会影响公众对该“议题”的感知;
第二是显著性模式,即媒介对少数“议题”的突出强调,会引起公众对这些议题的突出重视;
第三是优先顺序模式,即传媒对一系列“议题”按照一定的优先顺序所给予的不同程度的报道,会影响公众对这些“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所做的判断。

第7题:

请评价议程设置理论。


正确答案: (一)M.E.麦库姆斯和D.L.肖在《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中提出了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二)评价:该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A.从考察大众传播在人们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入手,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为有效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作用;
B.传媒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的观点,把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重新摆在人们面前,有利于人们认识议程设置的本质(议程设置过程的背后存在复杂的政经和意识形态力学关系,即西方传媒和占统治地位的信息源之间的关系,本质是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势力对舆论进行操作和控制的过程,方式有定期新闻发布会和私下放风),为研究这些资产阶级力图掩盖的问题提供重要契机(真正意义);
C.与我国的舆论导向研究有一定理论接点,对详细考察传媒的舆论导向过程有启发。
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
A.只强调传媒“设置”和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
B.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虽然效果强大,但不能绝对化。

第8题:

下列不属于电视新闻报道中议程设置的误区的有()

A. 一成不变的议程

B. 引导成为误导

C. 时刻变化的议程

D. 议程设置与新闻炒作


正确答案:C

第9题:

把议程设置分为公共支持和问题提出主体两个维度的是以下哪个分析模型?()

  • A、王绍光中国政策议程设置模型
  • B、Kingdon的政策议程多源流分析模型
  • C、托马斯.戴伊的精英分析模型
  • D、Cobb的议程设置模型

正确答案:D

第10题:

简述“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特点(与历来的效果研究相比)。


正确答案: (1)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的着眼点是这个过程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的阶段(“想什么”)。
(2)“议程设置功能”所考察的,不是短期效果,而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
不是短期的、微观或即使的影响。
(3)“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暗示了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
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营建“拟态环境”(李普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