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并按要求回答: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

题目

阅读下文,并按要求回答: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得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管仲曰:“吾始用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将下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语体。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句子中的“夷”,当“平坦”之意讲的是( )。

A、大道甚夷,而民好轻

B、诛三父等而夷三族

C、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D、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正确答案:A

第2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画线语句。

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答案:
解析:
鲍叔牙不认为我不知羞耻,知道我不因小的过失而感到羞愧,却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而感到羞耻。

第3题:

下列各项中每句话都体现管仲是治国之能臣的一组是

①夫管仲,民之父母也。

②将欲治其子,不可弃其父母。

③夷吾受之,则鲁能弱齐矣。

④夷吾事君吾二心。

⑤君若欲定宗庙,则亟请之。

⑥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在晋则晋得意于天下。

A.①③⑤ B. ①④⑥

C.②③⑥ D. ②④⑤


正确答案:A

第4题: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句子中方括号内字词的正确意思是()

  • A、游泳
  • B、交游
  • C、油滑

正确答案:B

第5题:

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答案:
解析:
问题(一):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除数是整数的 小数除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归纳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的计算方法。②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 活中的简单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2.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问题(一):
一、复习准备
1.学生独立计算:
224÷4 1236÷12
完成后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1236二 12这道题是怎么算的。
(强调除到哪位商哪位,不够商I,0占位)
2.同时提问: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3.填一填:
0.32.面含有32个()。
1. 2里面含有12个()。
0.25.面含有()个百分之一。
2. 4里面含有()个十分之一。
8里面含有()个十分之一。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例I的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意。
2.师:同学们,你们有谁坚持晨练?晨练对身体有什么益处?
3.请看屏幕:仔细观察图中提供了哪些数学信息。
4.思考:王鹏坚持晨练,按计划他平均每周跑多少千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5.学生独立列出算式:22.4÷4
师:为什么用除法解决?帮助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的含义。
三、自主探索
1.独立思考: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算?
2.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与同伴交流一下。
3.在不改变商的大小的前提下,怎样把小数变成整数呢?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教 师可以随学生的回答做以下板书)
22. 4 千米= 22400 米 22400÷4 = 5600 米 5600米=5. 6千米
4.讨论:怎样列竖式计算22.4÷4?商在竖式上怎样表示呢?
(重点突出:余下的2与0. 4合起来,表示24个0. I,商6是表示6个0. I,应在商的个 位与十分位之间点上小数点。在整数商完后,在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再接着往 下商)
5.想一想:用这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和把22. 4千米化成米计算的结果相同吗?说明了 什么?观察竖式中被除数和商的小数点,你有什么发现?
6.比一比:和我们前面准备题中的224÷4相比,你发现22. 4÷4与224÷4哪些地方 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7小结。
(1)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除。
(2)计算时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8.完成书上“做一做”。
(展示学生作业,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计算的)
四、练习
1.算一算,比一比。
42÷3
4. 2 ÷ 3
2.用竖式计算。
38. 7÷9
7. 26÷6
16. 5÷15 43. 5÷29
3.《新编童话集》共4本,售价28. 6元,平均每本售价多少钱?
[设计理由]在教授计算方法时,先抛出问题,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的方法,寻找解决例 题的方法,并比较方法之间的不同,这一过程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 习,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6题:

【古文阅读】

(甲)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选自《宋史?赵普传》)

(乙)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分)

(1)普少习吏事 习:

(2)每归私第 第:

(3)家人发箧视之 发:

(4)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游:


正确答案:
(1)习:熟悉(2)第:府第,住宅(3)发:打开(4)游:交游,交往

第7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画线语句。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答案:
解析:
(他)年轻的时候,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贤明。

第8题:

"伯牙常有也,而钟期不常有;夷吾常有也,而鲍叔不常有"在文中喻指( )

A、人才难得,真医难求

B、真医难得,知音难求

C、真医常有,而知真医者不常有

D、有真医,但没有知真医者

E、一般的医生常有,而真医不常有


参考答案:C

第9题: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将“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译成现代汉语


正确答案: 现给你三支箭,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雪恨的心愿!

第10题:

翻译: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正确答案:并且我曾经听到有人小看孔仲尼的见闻、轻视伯夷的义行,开始我还不相信;如今我看见您的大海难以穷尽,我如果不到您的面前来,那就危险了。.我会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讥笑。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