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杨荫浏著的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4

题目

1964年杨荫浏著的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49,《人民音乐》创刊时主编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撰写《东西乐制之比较》《东方民族之音乐》等论著,被誉为我国近代比较音乐学先驱的是( )

A.杨荫浏
B.王光祈
C.吕冀
D.青主

答案:B
解析:
B选项,王光祈 (1891—1936) 音乐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字润玙,笔名若愚,属龙,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人。1920年赴德国留学,研习政治经济学,1923年转学音乐。1927年入柏林大学专攻音乐学,1934年以《论中国古典歌剧》一文获波恩大学博士学位。他的研究,开东方民族音乐之先河。代表作《东方民族之音乐》、《欧洲音乐进化论》、《论中国古典歌剧》等。综上,B选项正确。

ACD项,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是B项。

第2题:

()在发表的《论国防音乐》一文中提出了“国防音乐应以歌曲为中心”的主张,认为音乐也应该成为国防文化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 A、萧友梅
  • B、杨荫浏
  • C、吕骥
  • D、冼星海

正确答案:C

第3题:

通过()的努力,二胡被纳入近代专业音乐教育的轨道。

A、华彦均

B、杨荫浏

C、刘天华

D、箫友梅


参考答案:C

第4题:

《中国音乐史纲》是由()撰写的。

  • A、王光祈
  • B、杨荫浏
  • C、吕骥
  • D、叶伯和

正确答案:B

第5题:

中国音乐研究所编《湖南民间音乐普查报告》(人民音乐出版社1960年出版)一书,就是大型(),在抢救民族文化遗产、发展民族音乐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 A、全面调查报告
  • B、专题调查报告
  • C、典型调查报告
  • D、学术调查报告

正确答案:A

第6题:

《满江红》是音乐史家杨荫浏先生将()的古曲与岳飞的《满江红》词配在一起的。

A宋代

B元代

C明朝

D清朝


B

第7题:

我国近代第一个明确抱着“音乐救国”的理想而踏上音乐研究道路的音乐学家是()

  • A、杨荫浏
  • B、王光祈
  • C、曾志忞
  • D、郑觐文

正确答案:B

第8题:

一、考题回顾
题目:《光明行》




注:图片节选自花城版出版社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第40页
3.基本要求:
(1)10分钟之内讲完试讲;
(2)教师介绍作者背景;
(3)需要分析视唱旋律;
(4)要体现适当的板书。


答案:
解析: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刘天华的人物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对刘天华的了解,并且讲解一个故事:1930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北京饭店门口停着多辆小轿车,那是一些外国人来听刘天华演奏会。他们认为“中国有什么音乐?”闲来无事,抱着姑妄听之的心态而来。刘天华演奏自己写的二胡曲、琵琶曲,有“病中吟”“月夜”“空山鸟语”“良宵”“光明行”等曲,震撼全场。
2.教师引入课程《光明行》。
(二)初步感知
1.教师介绍《光明行》创作来源。
《光明行》产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后,当时国内动荡不安,各种社会矛盾日趋激化。“五四”运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爆发的。“五四”对中国知识分子及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就音乐而言,当时黄色音乐泛滥,靡靡之音流行。而主张“真正的音乐”的刘天华此时创作的一曲《光明行》,使中外一些对传统民乐有偏见的人不得不刮目相看,从而有利地驳斥了那些认为二胡乐曲只能表现缠绵无力情绪的论调,为民族音乐注入了新的活力。
2.教师播放乐曲,引导学生聆听,并且听完谈谈所了解的二胡及其音乐的印象。
(三)深入赏析
1.播放《光明行》,设问:与你平时听到的二胡曲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调性明亮,跳弓、颤弓、顿弓的演奏技法和效果。
2.分段落聆听分析《光明行》的特点。
(1)教师引导学生聆听第一段,学生小组讨论,从旋律、节奏等方面总结音乐特点。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第一段的音乐,节奏富于弹性和推动力,旋律情绪激扬。宽阔有力的分弓,连续的带附点节奏的顿音加之饶有变化的力度的使用,是音乐具有一种强烈的冲击力量。
(2)聆听第二段,对比第一段有什么不同?
第二段进行曲风格的旋律,流畅舒展,优美如歌。先在G调上用内弦演奏出现,而在D大调上重复主题时,则移至外弦演奏,这样运用内、外弦不同的特性,乐曲由一种内在的、被抑制的热情,发展为更加开朗和富于自信心的新的音乐形象
(3)第三四段,学生小组自学,教师检验成果。
第三段犹如人们踏着矫健步伐,昂首阔步地前进。第四段雄壮威武。尾声中,利用颤弓的特殊效果再现第二段的主题,并且加以扩展;当情绪发展到高潮时,又运用了紧缩重复的手法,使音乐更加热烈;最后出现了模拟军号声的主三和弦分解进行的旋律,这一切都使全曲生气勃勃,充满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和对光明前途的乐观自信
3.教师总结:全曲共分为四段,另有引子和尾声。在中国民族音乐传统习惯用的循环变奏的基础上,采用西洋的复三部曲式的特点,结构严整。
4.视唱第二段的主旋律。
(四)拓展延伸
1.聆听刘天华的《空山鸟语》,感受乐曲意境。
2.学生讨论自己喜欢的民族乐器,来介绍一下,教师点评。
(五)小结作业
1.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
2.作业:查找其他的二胡作品聆听。

第9题:

()第一次较为系统地将西方表现主义音乐美学理论介绍到了中国,奠定了中国近代音乐美学发展的基础。

  • A、王光祈
  • B、青主
  • C、杨荫浏
  • D、叶伯和

正确答案:B

第10题:

我国第一部中外音乐文化交流史是()撰写的《外族音乐流传中国史》。

  • A、王光祈
  • B、孔德
  • C、杨荫浏
  • D、叶伯和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