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师甲将作家乙的小说《春天的故事》译成英文短剧,但未经乙同意

题目

外语教师甲将作家乙的小说《春天的故事》译成英文短剧,但未经乙同意。该剧本出版后被乙发现。甲的行为()

  • A、侵犯了乙的改编权
  • B、侵犯了乙的翻译权
  • C、侵犯了乙的表演权
  • D、侵犯了乙的播放权
  • E、侵犯了乙的摄制权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外语教师甲将作家乙的小说《春天的故事》译编成英文短剧,但未经乙同意。该剧本出版后被乙发现。甲的行为()。

A侵犯了乙的改编权

B侵犯了乙的翻译权

C侵犯了乙的表演权

D侵犯了乙的播放权

E侵犯了乙的摄制权


参考答案:B

第2题:

某大学对外汉语学院美国籍留学生托尼用汉语创作了一篇小说并予以发表,但发表时未作任何声明。以下哪些行为是侵犯托尼著作权的行为?( )

A.甲未经托尼同意将该小说翻译成英文在中国出版

B.乙未经托尼同意也未向其支付报酬将该小说上传到某网站供人点击阅读

C.丙未经托尼同意也未向其支付报酬将该小说改变成盲文出版

D.丁未经托尼同意也未向其支付报酬将该小说翻译成维语在新疆出版发行


正确答案:ABD
「考点」合理使用;著作财产权
「解析」《著作权法》第10条列举了著作权人所享有的17项权利,其中规定: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十二)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十五)翻译权,即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A中甲侵犯了著作权人的翻译权,B中甲侵犯了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著作权法》第22条规定:"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十一)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十二)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C中丙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的,属于合理使用,不构成侵权,故不选C.而托尼乃美国籍留学生,不适用第22条第11项的规定,D中丁的行为构成侵犯托尼著作权的行为。

第3题:

外语教师甲将作家乙的中文小说译编成英文短剧,但未经乙同意。该剧本出版后被乙发现,则甲侵犯了乙的何种权利: ()

A、侵犯了乙的改编权

B、侵犯了乙的翻译权

C、侵犯了乙的表演权

D、侵犯乙的播放权


参考答案:AB

第4题:

甲、乙共同创作一部小说,甲主张发表,乙不同意。后乙死亡,有一继承人。后甲将该小说发表。则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乙生前不同意发表该小说,甲无权发表

B.发表该小说获得的稿酬由甲和乙的继承人分享

C.乙享有对该小说的署名权

D.如果将该小说改成剧本,则须征得甲、乙的继承人一致同意


正确答案:A

第5题:

翻译家甲将作家乙的中文小说《山楂树的故事》翻译并改编成英文剧本但未经乙同意。甲将该剧本出版后被乙发现。甲侵犯了作家乙的()

A.改编权

B.翻译权

C.表演权

D.播放权

E.摄制权


参考答案:A, B

第6题:

甲创作了一部日文小说,乙经甲许可后,将该小说翻译成中文,丙希望把该小说改编成剧本()

A.丙应该取得甲的许可

B.丙应该取得乙的许可

C.丙应该取得甲和乙的许可

D.丙应该取得甲或乙的许可


参考答案:C

第7题:

甲将《孙子兵法》的古文予以整理注释后出版,乙经甲同意将其译成法文。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对《孙子兵法》注释本享有版权

B.出版社要出版乙的书应征得甲和乙的同意

C.乙有权禁止他人再将《孙子兵法》译成外国文字

D.乙对法文版的《孙子兵法》享有版权


正确答案:C
「考点」演绎作品著作权的归属及行使
「解析」A、B、D三项均正确,《著作权法》第12条规定:"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据此,使用演绎作品,必须征得原作著作权人和演绎作品著作权人的双重许可。
C项表述错误,因《孙子兵法》的著作权已过了保护期,任何人都可以将其翻译成外国文字,乙只是《孙子兵法》法文注释本的著作权人,其无权禁止他人再将《孙子兵法》译成外国文字。

第8题:

甲、乙系夫妻,甲未经乙同意将夫妻共有房屋出售给丙。如果甲的出售行为给乙造成损失,乙有权在离婚时提出损害赔偿的请求。 ( )


参考答案:对

第9题:

居住在A国的我国公民甲创作一部英文小说,乙经许可将该小说翻译成中文小说,丙经许可将该翻译的中文小说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并向丁杂志社投稿。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甲的小说必须在我国或A国发表才能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 B.乙翻译的小说和丙改编的电影文学剧本均属于演绎作品 C.丙只需征得乙的同意并向其支付报酬 D.丁杂志社如要使用丙的作品还应当分别征得甲、乙的同意,但只需向丙支付报酬


正确答案:ACD

第10题:

甲、乙合作创作了一部小说,后甲希望出版小说,乙无故拒绝。甲把小说上传至自己博客并保留了乙的署名。丙未经甲、乙许可,在自己博客中设置链接,用户点击链接可进入甲的博客阅读小说。丁未经甲、乙许可,在自己博客中转载了小说。戊出版社只经过甲的许可就出版了小说。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甲侵害了乙的发表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
B.丙侵害了甲、乙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C.丁向甲、乙寄送了高额报酬,但其行为仍然构成侵权
D.戊出版社侵害了乙的复制权和发行权

答案:C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著作财产权和著作权侵权。 《著作权法》第13条规定:“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没有参加创作的人,不能成为合作作者。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体的著作权。”《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9条规定:“合作作品不可以分割使用的,其著作权由各合作作者共同享有,通过协商一致行使;不能协商一致,又无正当理由的,任何一方不得阻止他方行使除转让以外的其他权利,但是所得收益应当合理分配给所有合作作者。”据此,本题中,甲将小说发表,并且保留乙的署名,没有构成对于乙著作权的侵犯,故A项错误。
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4条规定,有证据证明网络服务提供者与他人以分工合作等方式共同提供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构成共同侵权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判令其承担连带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能够证明其仅提供自动接入、自动传输、信息存储空间、搜索、链接、文件分享技术等网络服务,主张其不构成共同侵权行为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丙在自己的博客中设置了链接,使其他用户能通过此链接进入甲的博客阅读,属于该条所述情形,不构成侵权,故B项错误。
《著作权法》第10条第1款第12项规定,著作权人对自己的作品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丁未经甲、乙许可而直接将二人的作品复制转载,其行为构成侵权,故C项正确。
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这两个权利,均是作者享有的财产权的内容。在不能协商一致的情况下,乙又没有正当理由,不得阻止甲行使除转让外的其他权利。出版社经过甲的许可出版小说的行为,不构成侵权,只是出版获得的收益,应当合理分配给乙,故D项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