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的短篇小说创作及其艺术上的特点是什么?

题目

巴金的短篇小说创作及其艺术上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巴金的短篇小说按照题材来划分,大致上可归为三类:第一类作品,数量较多又较有特色,以反映外国人民的生活为主。这类作品集中在《复仇集》、《沉默集》(二)中,此外,《电椅集》、《光明集》中也有一部分。
从主题上看,这些作品主要是全力以赴地攻击资本主义制度中一切丑恶的和不合理的现象,同时表达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那种亲密无问的友谊。其中《马拉的死》、《丹东的悲哀》、《罗伯斯庇尔的秘密》等三篇比较特别,反映的是法国的大革命,其目的则是不忘历史的教训。第二类作品,以反映国内各阶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以及他们的反抗斗争为主要内容,其中,反映普通劳动人民生活的作品占最大分量。描写农民生活的作品主要收在《将军集》和《抹布集》中。由于作家对这方面生活并不很熟悉,这部分作品写得不算很成功,但从一个侧面展示了20世纪30年代旧中国惨淡而又严峻的现实。第三类作品是童话,主要收在《长生塔》中。童话只是作家为了便于对社会现实表达自己的看法而借助的一种形式,其实质仍然是现实的象征,里面几乎每个形象,每句关键性的话,都影射着现实生活或表达着“革命”的主题。
20世纪30年代巴金的短篇小说在艺术上与同期其他短篇小说家相比,呈现出一些不同的特点:由于作家在创作上一贯偏重于感情的宣泄,因此在形式上,巴金多“用第一人称写小说”;在人物塑造上,巴金注重对人的心灵的探索,并从人的心理的角度来透视社会,注意人的复杂性格,而不作简单的好人坏人的伦理判断;在小说的结构上,巴金早期短篇小说中往往由一个说故事的主人公来对读者娓娓长谈,有时大故事里套小故事,或几个似乎互不相关的故事互相交织,但却表现了共同的主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不属于《儿童文学选集.巴金短篇小说卷》的短篇小说是什么?()

  • A、《马赛的夜》
  • B、《化雪的日子》
  • C、《繁星》

正确答案:C

第2题:

莫言小说创作在艺术上的探索及其对新时期文学的主要贡献。


正确答案: 奠言的作品中充满着幻象,这种幻象充满着浪漫色彩和诗的意境。这种美学效果的产生,有赖于作家运用童话、寓言的手法,把幻象与现实糅合在一起,精确地表现出人物内心世界以及作者的主观世界奇特的心理过程,这也构成了莫言小说“忧郁的主调”之下“一方面是凄楚、苍凉、沉滞、压抑,另一方面则是欢乐、激情、抗争”的独特的叙事风格。莫言在思想上和艺术上受到哥伦比亚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和美国意识流小说作家威廉·福克纳的影响,其创作改变了中国传统小说的轨迹,成为新时期军事文学的又一个里程碑。

第3题:

结合《嫉妒》节选,论述这部小说的艺术特点?它如何体现新小说派在艺术上的创作特点?


正确答案: 罗伯—格里耶的《嫉妒》这部小说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隐匿了叙事者。《嫉妒》的特别首先表现在你不知小说到底是由谁来叙述的。从叙事者的声音上判断,它显然是一个第一人称,但从未有“我”的字样出现,第一人称“我”的叙事者是隐匿的,我们只能听到他的声音,却不知他是谁。进入视野和场景的总是女主人A,A在家中走来走去,她在写信,在梳头,然后就是A和邻居弗朗克在露台聊天,在餐厅吃饭的场景。
但是读者却时刻感到场景和空间中不止有两个人,不止有A和弗朗克,还肯定有幽灵般的第三个人。这第三个人最有可能的当然是小说中的嫉妒的丈夫,也就是小说中那个隐匿的叙事者,一个潜在的“我”,他其实一般情况下都在现场,但他像个哑人一样从不出声,他只是不动声色地在观察,在倾听,其实是时时刻刻在监视和猜忌让他嫉妒的妻子。但这一切都是隐藏不露的,读者只能从叙事过程中进行猜测,最后断定有这么一个吃醋的丈夫。
(2)视觉性强。从叙述层面上看,小说的隐藏的效果取决于叙事者的观察位置和角度。在某种意义上说,小说只写了一件事情:一个隐匿的叙事者在观察。一切都取决于他的视野,他能看到什么决定了小说能叙述出什么,小说记录的其实只是丈夫眼睛所能看到的。所以也可以说《嫉妒》是一部“视觉小说”。
(3)“现在进行式”。作为“视觉小说”也决定了《嫉妒》的“现在性”和“空间性”。观察总是正在进行的,这就是它的“现在”的特点。《嫉妒》九个段落中的五段都是以“现在”二字开头的。“现在”造成的效果是叙述过程与被叙述的对象、事件同步发生的假象。被叙述的事件是正在发生的,进行中的,叙事者就缺少了时间距离,也缺少了判断距离,只能呈示所看到的一切。这使视线中的景象有一种无序性。一切都是现在进行的,小说成为正在进行的东西,我们读者的阅读似乎与小说的写作是同步的,小说家给你展示的正是他的完成小说的过程。
(4)极其精确的视觉语言。小说的场景好像是叙事者用眼睛一寸一寸地丈量出来的。比如小说一再重复写几片香蕉林,详细地不厌其烦地写香蕉林的形状,是矩形,还是梯形,树干高度如何,每排树是多少株,减去砍掉的树之后,数字又是多少等等。观察者的眼睛有如一个米尺。这种语言的特点是极端精确,注重空间、轮廓而轻色彩,是一种“几何式的描写”。
新小说派在艺术上的创作特点主要是:(1)消解深度;(2)瓦解叙事;(3)致力于探索小说的新的可能性,探索还没有被别的小说家实践过的小说形式和主题,而对传统小说形式则一概否定。作为新小说派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作家,罗伯—格里耶在《嫉妒》这部小说中所进行的以上实验和创新,正充分体现了新小说派在艺术上的创作特点。

第4题:

以《荷花淀》为例,论孙梨短篇小说创作的主要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1、取材于冀中平原,尤其是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斗争和生活,善于用平淡简朴的日常生活从侧面来折射时代风云,发掘其中所蕴含的美和诗意。
2、善于运用白描手法,通过简洁传神的环境描写、细节刻画和人物语言来揭示人物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新型的农村青年妇女的形象尤其引人注目。
3、善于捕捉具有浓郁诗意的场景,用散文诗的笔调和语言写人、叙事、绘景、抒情,使作品充满诗情画意,具有浓郁的抒情味,也因此人称抒情小说或诗体小说。

第5题:

泰戈尔短篇小说的主要思想内容是什么?艺术特色是什么?


正确答案: 思想内容:
1.揭露殖民主义者的罪恶,反映民族的觉醒,歌颂反殖斗争。如《太阳和乌云》等。
2.无情鞭笞各种形式的封建压迫和残忍、伪善、损人利己的恶德败行。如《法官》等。
3.热情赞美普通人和被压迫者的善良品质和美好情操,如《邮政局长》等。
艺术特色:
1.强烈的抒情性。他的小说往往流溢出浓郁的诗情,给人以抒情所特有的审美感受。
2.跌宕起伏的情节设置。常常运用出众意料的偶然情节促使故事发展转化。
3.善于运用精心提炼的细节展开情节,塑造人物。

第6题:

1929到1949年底,巴金一共创作了()部中长篇小说,()本短篇小说集,()本散文随笔集。


正确答案:18部中长篇;12部短篇小说;16部散文随笔

第7题:

在艺术表现上,突出体现了巴金前期创作的风格特色的是()。

  • A、《爱情叁部曲》
  • B、《激流叁部曲》
  • C、《寒夜》
  • D、《数行集》

正确答案:B

第8题:

在西方文学史上有一个“自我表现”的观念,实际上专门是指()

  • A、浪漫主义文艺家及其创作
  • B、写实主义艺术家及其创作
  • C、现代主义艺术家及其创作
  • D、荒诞派艺术家及其创作

正确答案:A

第9题:

卢梭创作的艺术特点及其对浪漫主义的影响。


正确答案: 艺术特点:采用书信体的方式叙述。如《新爱洛伊丝》。
影响:个性自由的解放。这是浪漫主义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而卢梭一生却都在致力于此。从他的第一篇论文《论科学与艺术》开始,他就吹起了解放人性与自由的号角。其实他所控诉的这种被坏社会风气的科学、文学与艺术就是在他身处的那个时代的浮泛理性下的。接下来,他更为直接的痛斥社会风尚对于人性的泯灭。在《社会契约论》的开头,就提到了人性解放的迫在眉睫。“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这后来无论是思想界还是在政治学界,无论是在人类学还是文学中都成了伟大的名言。而在剖析自己心灵的《忏悔录》、《卢梭评判让·雅克》、《孤独漫步者的遐想》著作中,更是直观的发出了对个性自由解放的呐喊。
卢梭的思想中的浓重的主观臆想的这种味道在他的开创了自然主义教育的《爱弥儿》以及罗曼蒂克式的《新爱洛伊丝》两部小说中体现的十分明显。《爱弥儿》的自身结构——教育的五段式的分期就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式。我们是不可能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以及情感教育截然分立开来的。然后,就是卢梭为爱弥儿设定的理想主义的教育环境。小说中的情节都是完全合理化的按照他的主观意愿有条不紊的发展下去的。当然,这种主观精神最适合于对强烈感情的抒发,尤其是狂热的爱情。再者,想象性——浪漫主义的符号象征。正是卢梭把这种不仅代表着浪漫主义的象征而且更是作为文学与艺术最根本的特性——想象从浮泛理性的桎梏下解禁开来。从他晚年的在隐居时写下的随笔《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他是多么的沉醉于隐居时孤独自由的田园生活。他沉浸于孤独的幻想、遐想的世界。他不仅解开了一直以来新古典主义压在人身上的镣铐,而且更是打破了接替而来的启蒙主义(狭义的,通常意义上的)浮泛理性与空洞自由的牢笼。
自然主义(卢梭意义上的,区别于19世纪后期以左拉为代表的强调人的科学性、生物性以实验小说为主要创作手法的一个世界性的文学流派)。这是浪漫主义的另一个重要的特征。几乎所有的浪漫主义者——无论是积极浪漫主义者,还是消极浪漫主义者都钟情于对大自然风景的描写。他们抒发自己对大自然的感知。而真正发现自然之美并大唱赞歌的,卢梭算是历史上的第一人。

第10题:

以《寒夜》等作品为例,论析巴金后期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


正确答案: 《寒夜》是巴金现实主义创作道路的一个新里程碑。较之以往的创作,其艺术上显示了新的追求和突破,代表了后期创作的风格。
(1)现实主义笔触更加深入细腻。虽仍采用家庭生活题材,但不再写轰轰烈烈的大家庭的重大变故,而反映小人物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但折射出的确是一个矛盾重重、令人窒息的社会。汪家的悲剧不是简单的家庭或爱情悲剧,而是时代和社会的悲剧在一个家庭的集中表现。汪家比高家更普遍更有代表性,其悲剧感染力也更大。
(2)艺术结构更浓缩,人物关系更集中,注重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人物的感情起伏。就人物内心的复杂性而言,汪文宣甚于觉新,曾树生又是女性中内涵最丰富、感情最复杂的一个。
(3)从巴金创作的总体风格看,《寒夜》的笔触由巴金以往作品的那种充满激情的呼叫和直接控诉,转变为一种深沉的批判和冷静的剖析,现实主义风格更趋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