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政府再造公共组织

题目

简述政府再造公共组织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政府再造公共组织是一个不断与其环境发生作用的开放系统。面对环境变化,公共组织必然要进行变革。90年代以来最引人注目的公共组织变革理论即政府再造理论。它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进行根本性的转型,以大幅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变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简单说,就是用企业化体制来取代官僚制。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政府再造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进行根本性的转型,以大幅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变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

A

B



第2题:

简述组织再造应注意的问题。


正确答案: (1)组织再造本身不会自动给企业任何利益的绝对增加;
(2)再造后的组织应由合适的人来掌控,而且这些人应该具有足够的信心与动机来保持激情,不断追求高的绩效,这就需要配套一系列保护创新激情的制度;
(3)只有首先决定“改造人”的决心,才能够推进组织结构的变革,而绝不是简单地绘制组织结构图。

第3题:

简述政府再造的十条原则。


参考答案:(1)掌舵而不是划桨。(2)授权而不是服务。(3)将竞争机制注入到服务提供中去。(4)转变规则导向型组织。(5)结果导向型政府——按结果而不是投入进行拨款。(6)顾客驱使的政府。(7)企业化政府(8)预知型政府(9)分权的政府——从等级制到参与和协作(10)市场导向型政府。

第4题:

简述推动非政府公共组织发展


正确答案:1政府要理顺与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关系
2改革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双重管理体制
3在竞争中促进非政府公共组织发展
4建立有利于非政府公共组织的法治环境

第5题:

简述政府公共组织及其相关的几个概念。


正确答案: 1.非政府公共组织:是指那些独立于政府与企业之外的各类社会组织。在我国,大体包括官办或民办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群众组织、社会中介组织以及民办非企业组织,另外,还应包括带有一定政治色彩的群团组织,具有一定管理职能的准行政组织等。
2.事业单位:这是中国十分重要的社会组织类型,也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称谓。事业单位的主要特征是:为政府或社会提供某一方面的专业性服务,不以赢利为目的。
3.社会团体,1989年,中国政府重新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并对社团的概念作了政策性规定,这一新的社团政策将社团组织的范围规定为“各行各业”的“各种协会、学会、联合会、研究会、基金会、联谊会、商会等”并认为社团是一种“不得从事营利性活动”的“群众团体”。社团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它的互益性和非营利性。
4.社会中介组织,是指那些介于政府与社会之间,参与社会管理,提供中介服务的各类社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大体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非营利性中介组织,这类中介组织多数具有公益性或群团性的特征;另一类是营利性中介组织。这类中介组织更多的是为市场主体直接提供某种服务,其经济活动带有明显的营利行为。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
5.民办非企业组织:是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民办非企业组织的显著特征是民间性,互益性和同类相聚性。

第6题:

简述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主要活动领域及特点。
主要活动领域是:环境保护;扶贫救困;社会公益。具有双重性、广泛性、针对性、中介性、公益性等特点。

第7题:

简述非政府组织在公共治理的发展方向。


正确答案: 非政府组织在以往到的公共治理中的活动领域主要有六个方面:
第一是环境保护,指的是环境、生态与资源的保护。
第二是扶贫发展,指的是救助贫困和促进发展。
第三是权益保护,指的是对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
第四是社区服务。
第五是经济中介。
第六是慈善救济。

第8题:

简述政府再造的原则。


参考答案:(1)起催化作用的政府――掌舵而不是划浆(2)社区拥有的政府――授权而不是服务(3)竞争型政府――将竞争机制引进服务当中去(4)有使命感的政府――转变规则导向组织(5)结果导向型政府――按结果而不是按投入进行拨款。(6)顾客驱使的政府――满足顾客而不是官僚制度的需要(7)企业家政府――挣钱而不是花钱(8)预防型政府――预防而不是治疗(9)分权的政府――从等级制到参与和协作(10)市场导向型政府――通过市场力量进行改革。

第9题:

政府再造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进行根本性的转型,以大幅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变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简述非政府公共组织存在问题


正确答案:1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活动能力
2经费不足
3专业能力不足
4社会公信度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