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国共合作同第一次国共合作相比所具有历史特点是什么?

题目

第二次国共合作同第一次国共合作相比所具有历史特点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参考答案: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第2题:

简述第二次国共合作得以实现的原因?


参考答案:

1.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日本侵略威胁蒋介石集团;
3.日本侵略威胁英美利益;
4.中共的倡导推动;
5.抗日民主运动的高涨。


第3题: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三民主义。 ( )


正确答案:×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

第4题:

在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 A、首次提出了国共合作
  • B、标志着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 C、国共合作已经获得了初步成果
  • D、国共合作濒临破灭

正确答案:B

第5题:

“皖南事变”是什么时期?( )
A.第一次国共合作 B.第二次国共合作
C.解放战争 D.北伐战争


答案:B
解析:
国共第二次合作时间是在1937?1946年,“皖南事变”发生在1941年1月。

第6题: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参考答案:是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第7题:

第一次国共合作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1)共产党方面:
①1922年8月中共中央在杭州西湖召开特别会议决定在孙中山按照民主原则改组国民党的条件下,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②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中共三大: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以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同时强调在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时,党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独立性.
(2)国民党方面,
①1923年元旦孙中山发表《中国国民党宣言》,强调革命必须依靠民众,表明他实现了依靠地方军阀到依靠广大民众的转变.
②1923年1月之6日孙中山同苏俄政府代表越飞发表《孙文越飞宣言》,正式确立联俄政策.
③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阐释,新三民主义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核心,和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在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
A,民族主义: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强调对外争取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B.民权主义: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
C.民生主义.在“平均地权”基础上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原则,并提出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
④改组后的国民党从原来代表资产阶级的政党改变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

第8题: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最大成果是()战争的胜利。


答案:(北伐)

第9题: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我国的新闻事业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国共合作成功,促进了中国革命新高潮的到来,也迎来了新闻事业的大发展。这个时期的中国新闻事业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革命报刊大发展。包括三个方面:(1)由于工农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北伐战争的爆发,一批工农兵报刊应运而生。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机关刊物《中国工人》省港罢工委员会的机关报《工人之路特号》和黄埔军校青年军人联合会办的《中国军人》。(2)为加强对各地革命运动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在各地创办了一批党委机关报如北京的《政治生活》、广东的《人民周刊》、河南的《中州评论》、湖南的《战斗》周报等等。为直接指导“五”运动的开展,中国共产党不在上海创办了党的第一张大型日报《热血日报》。(3)在共产党的真诚帮助下,国民党的各级机关报及其工、农、军、学、妇组织的革命报刊大幅度地增加。上述这些报刊对促进国共合作,推动革命运动,支持北伐战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国共两党的报刊在宣传上都有许多共同点,如国民党上海机关报《民国日报》对待“五卅”运动所采取的态度,就与中共中央办的“热血日报”是一致的。相反地国民党左右两派的报刊之间则存在着激烈的斗争。
三、大批共产党人参与国民党报刊的工作,有的还担任主编。如毛泽东就主编了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机关刊物《政治周报》,恽代英主编了国民党《新建设》月刊等等。
四、南方革命运动高涨,新闻事业获得很大发展;北方则处在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下,新闻事业受到摧残,因而形成了“南北两重天”的局面。

第10题:

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是在1927年。


正确答案:正确